如何让幼儿主动探索科学论文_李丽芬

如何让幼儿主动探索科学论文_李丽芬

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三幼儿园 李丽芬

【摘 要】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中,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原来的自然常识教育的发展,它的内容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和更新,并体现出一些新的观念,但它与传统的常识教学不尽相同。它作为幼儿园自然常识教学的继续和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而且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兴趣;探索;启发;科学教育

探索技能是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所需的认知能力。我觉得在教育活动中,操作是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拓宽孩子探索空间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平时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幼儿萌发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

幼儿的科学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正规性的科学活动,或是非正规性的科学活动,也可以是偶发性的科学活动。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营造出一个自然的科学氛围,采用多种灵活的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拓宽幼儿的探索空间。比如区域活动中就可以做到科学探索活动,自然角、科学区、手工区等,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探索。

运用实物、图片等各种材料创设情境,把幼儿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如:提供各种食物和无害液体等味觉材料,让幼儿通过品尝,识别各种物体的味道。在进行“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科学活动时,将各种形状的纸盒、积木、铁块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操作前只提出问题:想什么办法才能使它们动起来?让幼儿自己去操作。然后让幼儿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幼儿懂得了用力大时东西动得快,用力小就慢而近,用力很小时重的东西不动的道理;感知到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获取了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经验。这既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打闹”中获得知识。

二、勇于实践,鼓励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的探索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实践才易发现问题,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易解决问题。

记得在一次“踩鸡蛋”的活动中,老师慢慢踩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破碎,此时幼儿的兴趣激发起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老师又拎起两桶水,幼儿发现鸡蛋在这么重的物体下面还是没事,由衷地拍起手来说:“老师好厉害!”这时,老师神秘地说:“老师不厉害,这里有秘密。”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探索“鸡蛋的秘密”。

三、营造动手空间,让幼儿的双手动起来

科学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只有通过实践探究,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现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探究体验,让幼儿的双手动起来,在探究中升华知识。

幼儿生来就一个“探索者”。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是喜欢摸摸、看看、尝尝,甚至拆拆装装,摆弄摆弄。也可以这样说,幼儿需要亲自动手对物质材料的操作,让幼儿在广阔的动手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其实,生活中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凡是幼儿感兴趣、想了解、能感知、无危险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幼儿操作的对象。所以,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积攒,并注意废旧利用。例如,废旧手电筒、汽车可以让幼儿拆开、修理或重新组装,既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心理需要,也让创新才能再一次得到发挥。在幼儿动手操作时,教师要提供相关的工具来帮忙。如测量工具、光学用具。准备充足的材料与工具,会给幼儿充分的“选择”机会,正是这样自主选择的操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其实,培养孩子爱好科学,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多昂贵的设备,只要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四、启发引导幼儿,培养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力

教师要致力于对幼儿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决定、自己主动的进行观察。一方面要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思路去分类,另一方面需要提供一些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方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分类。

幼儿园科学教育注重的是幼儿的实践活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形成幼儿的探索技能和发展他们对客观事实的理解能力。当幼儿在进行亲自实践操作时,就获得了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同点、差异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在具体探索性的科学活动中,幼儿进行着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和判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并将这两方面的任务渗透到科学活动中,而且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同一过程中完成。

幼儿会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用新奇和探索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一切,渴望学习,渴望知识,所以教师要当好领路人,用正确而且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孩子们,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让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的科学知识,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因素。

论文作者:李丽芬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幼儿主动探索科学论文_李丽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