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作为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建筑行业,水工建筑行业是重要的社会经济支柱。长期以来,水工建筑行业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其整体施工质量和稳定发展十分关键。所以,科学的结构设计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在水工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而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中还有问题存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属于中国重点开发的项目,其中大部分建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的主体,承载着防渗功能。所以,在水工建筑中,其施工质量非常重要,质量控制环节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运行和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因素很多,比如混凝土的施工环境、工程设计及原材料质量等。其施工应该从施工环境、材料及管理等方面开展,认真分析各环节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法,进而保证工程的防渗效果和承载力。为此,下文进行了有关研究分析。
1 结构设计
1.1 水工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
以前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过于重视强度问题,而对于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既需要保证结构强度符合标准,也需要考虑水工建筑结构将会长时间处于水下环境,极易导致结构材料的腐蚀,进而对混凝土结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所以,必须尽量科学合理的设计出混凝土结构,以便延长结构的使用时间。现阶段,在实际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时,既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及政策,又要科学、全面的分析正常使用建筑结构的过程中,相关构件的检测和维护。但是,在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它们必然将会被侵害,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降低其受损害程度。在实际设计混凝土结构构件时,既需要考虑材料老化和侵蚀等方面问题,又需要尽可能保证构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
1.2 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
必须在满足整体性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地设置相关结构变形缝隙;全面、准确的算出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值,并对断面设计进行验算,而且也要精确验算正常使用中的维修施工、受力程度及超载现象等[2]。
1.3 通过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
所用水泥的安定性必须符合标准,并且需要砂石级配良好,注意通过结构设计控制泥土、石粉和砂的比例;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基于相关试验来确定,并根据现场实际骨料条件,科学、合理对配合比进行换算和调整,并结合施工现场附近温度变化情况,相应的选用水化热合适的水泥产品。
2 控制施工质量
2.1 控制材料质量
采购人员在购买建筑原料的过程中,对材料质量和价格的了解很关键。但企业采购人员在实际购买材料时,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未充分了解材料的市场销售情况或材料报价不准确,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采买花费,不利于建设造价编制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了对施工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建设部门在实际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需要定期将工程的原料花费和实际工程预选进行对比,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合理化工程预算编制[3]。
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场地时,就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工程监察部门,在采购原料时,就应实施全程监督,购买后,再查验所购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每批材料都需要有质量保证书等文件,并针对质量问题,实施抽样检查。检测外观后,按规定抽取一些样品,展开实验,确定其合格后,工程才可以开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控制混凝土施工配比
水化热问题是浇筑作业中,一个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在配比施工混凝土时,为了降低水化热,在施工作业中,一般会使用具有较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而为了使水化热进一步降低,在配比之中还需要采用粉煤灰来代替水泥,以便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可泵性,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进而节约资源。在配比中,加入粉煤灰还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结构表面的强度,有利于建筑质量的提高。防渗灰土水化热问题是防渗作业中的一个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其解决方法与浇筑水化热问题相同。
施工浇筑采用的混凝土配比直接关系着浇筑结构的质量和强度。在浇筑混凝土的成分中,混凝土主体通常为具有较低水化热的粉煤灰水泥,避免因浇筑放热而影响结构强度。与此同时,在混凝土配比中,骨料应占总体积的80%以上,以便确保混凝土强度。应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摸索混凝土配合比,一个科学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3 施工技术必须符合标准
由于水工建筑的特点,需要其建筑结构的防水质量很高,其结构的防渗性能和防水性能非常关键。另外,目前,在建设水利项目时,大部分建筑由于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严重影响了其防水性能,并不利于下游人民的生活安全和水利建设的实施。所以,应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防水处理的监管力度。
在水工建筑施工时,施工重点为控制其在水利工程正常工作时的防渗防水功能,堵漏防渗施工主要旨在找出并修补水分渗透位置。所以,首先,施工需要确定渗透处的水源,进而从根本上杜绝建筑的渗透现象。而建筑渗透水源的确定工作却较复杂,一处渗透点有可能会对应多处水源。在现代水工建筑工程中的防渗堵漏项目,一般采用促凝灰土防渗技术,这种技术采用防水灰土材料处理渗漏点,在施工时,也可以采用该技术控制建筑防渗功能。
此外,为了后期施工便利,目前,在浇筑混凝土结构时,通常在混凝土结构的边缘位置,预留出水平施工缝。在后期处理水平施工缝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无法顺利进行后期工程的施工,以致影响项目的正常工期。所以,施工人员在处理水平施工缝时,为了保证浇筑结构的质量和强度,在浇筑前,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均匀的露出骨料,并清理掉杂物,包括结构表面的小石子等,从而保证正常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为了使水平施工缝成型,可以在本层初凝后,先湿润本层表面,再浇筑下一层。
2.4 施工管理
在施工中,必须对原材料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并充分搅拌;在较大体积水工混凝土的浇筑中,其施工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必须采用适当的分段、分区、分层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不可以过慢或过快,必须匀速进行;在振捣施工中,混凝土状态应完全密实,控制模板和插入式振捣器的间隔,以防出现漏水、漏浆问题;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实施科学养护,以防受潮[4]。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工建筑中,其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严格把关并规范管理所有施工环节,全方位的控制施工质量,有机结合设计及施工环节等,实施严格的检验工作,及时发现、调整和处理各种问题,并严格控制重点环节质量,进而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操作安全性。以上这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防渗性能,消除后期水工建筑运营中的质量隐患,实现防患于未然,在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质量进行充分保证的同时,使水工建筑的使用时间得以进一步延长。
参考文献:
[1]赵发起.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李锦辉.某水利枢纽泄洪洞及其出口段水工结构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3]张伟.西龙池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4]孙中洋.连续刚构桥建设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论文作者:詹壮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水工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水化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