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_邓华 徐琼松

新课程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_邓华 徐琼松

 邓 华 徐琼松 四川省盐源县梅雨镇小学 615700

学校实施德育管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成为社会合格人才打基础。笔者根据自己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研究,做了以下探讨: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呵护学生

学生是学校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学校教育应是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要关心自己的学生,爱护自己的学生,给予学生“超凡脱俗”的师爱。现在高中校园里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激情、求知欲强烈,但心理和思想尚不成熟,叛逆心理较强。在新的教育思想下,班主任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心交心,以心换心,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帮助他们减轻和排除心理压力。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既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典范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生活与学习的管理者、示范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转变角色,改变原来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意思是说,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把握角色位置,融自己于学生之中,做好表率作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以良好的个人品德获得学生的尊重。其次,新时期的教育观念要求高中班主任老师应掌握多种学科的科学知识。面对思想活跃的高中生,只有班主任博学多才,才能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念引领,引导学生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中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需要,以适应新时期班主任德育管理的要求。

三、融入班集体,增进师生情感

班风是体现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好坏的标志。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和集体凝聚力,就好比一盘散沙四处流散,肯定不会有好的班风。所以我一直把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闲暇时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拉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很渴望了解世界,周末可以组织学生去爬山,去体验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既放松了学习压力,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四、 结语

班主任德育的途径十分广泛,而且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如生活指导法、心理咨询法、网络教育法等等,处处蕴含着德育的意义。要想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与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途径,同时还需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方法相配合, 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做好班级德育工作,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邓华 徐琼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新课程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_邓华 徐琼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