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水地区更新策略论文_陈冬蕾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290

摘要:“城市双修”是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城市双修”的背景,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建设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更新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城市发展需求。本文对“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水地区更新问题及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双修;滨水地区;更新;问题;策略

引言: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起源。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增加,城市滨水地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急需有效解决。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采取何种有效策略推动滨水地区更新改造,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现今我国滨水地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滨水地区环境恶化,生态严重失衡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交错区域,其生态环境极易受到城市活动的影响。由于多年来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忽视,工业及生活垃圾废水不规范排放、滨水地区河道随意填埋,滨水树木任意砍伐和区域不合理开发,造成城市滨水地区的水质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对城市的整体风貌造成不良影响。

(二)滨水地区更新建设规模过大过快且带有盲目性

随着近几年城市滨水地区更新活动的迅速兴起,一些城市为获得更高的城市建设政绩而过度地追求滨水地区更新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缺乏有效合理的整体规划和严谨设计,更新目标单一,滨水地区建设流于形式,忽视了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应具有的实质性作用,造成滨水地区资源浪费,更新成效低下。

(三)滨水地区功能单一,共享性较差

我国的城市滨水地区更新改造活动起步较晚,目前仍以美化绿化滨水环境、开发滨水地区旅游和房地产等形式为主,滨水地区功能单一,缺少综合性较强的滨水地区项目的开发建设。此外,滨水地区的可利用土地大多仍然被“赖水而生”的传统型产业或港口码头等水域活动所占据,市民可活动的公共范围较小,滨水地区开放度和共享性较差[1]。

(四)城市历史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尊重和传承,城市特色不突出

城市管理者为追求滨水地区更新的规模和速度,常常采用拆除重建的极端方式,破坏了滨水地区原有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或者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没有将其深刻内涵真正融合进滨水地区的更新活动中。这都造成滨水地区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割裂,城市特色缺失,破坏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滨水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存在弊端

滨水地区的更新改造涉及多个部门,然而在当前城市滨水地区的管理中却缺少有力的专门机构对相关项目和事宜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和多部门协调,造成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和管理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滨水地区更新的效率和进程。

二、基于“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水地区更新策略

“城市双修”是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这要求新时期的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从改善民生出发,发挥城市自身特色,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城市双修”的大背景下,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改造要积极响应“城市双修”的要求,采取有效科学的策略,解决现今存在的问题,促进滨水地区经济环境的双面收益。

(一)从生态角度修复和改善滨水地区自然环境

在推进滨水地区的更新改造活动中,首要任务是要修复和改善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因此,要注意从生态的角度,顺应自然环境自身的循环发展规律,结合城市的实际位置和发展情况,采用科学的自然形式,通过规划和构建滨水地区绿地系统、加强对城市生产生活垃圾废水排放的监管和整治等手段,优化城市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促使滨水地区生态平衡和环境恢复。

(二)加强滨水地区更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要加强滨水地区更新建设的整体规划,确立科学统一的目标,合理地设计滨水地区更新建设规模和进程,循序渐进,有目的地进行滨水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合理配置,加强对滨水地区资源和更新项目的统一调控,寻求和采用统一协调的、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共同发展的科学途径,推动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改造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三)更新并优化滨水地区功能,提升其开放程度

为推动城市滨水地区更新建设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和居民服务,要坚持开放式的更新建设理念,积极改造和优化城市滨水地区的功能结构,开发融合文化、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滨水地区项目,完善滨水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居民可活动公共范围和娱乐设施的设置,健全其交通线路布局。例如英国伦敦的多克兰地区,在荒废的港湾地区开发了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办公、商业、观光、娱乐等城市设施,使多克兰地区成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区。如图1所示。

图1 伦敦多克兰地区

此外,要注意拓宽与居民公众的交流渠道,鼓励公众参与到滨水地区更新建设中,及时听取公众对滨水地区更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的“城市双修”发展原则,积极提升城市滨水地区各方面的开放程度,实现城市与居民共建共享。

(四)融合和继承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城市滨水地区更新特色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灵魂,当今“城市双修”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2]。因此,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建设要深入挖掘城市的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城市自身文化特色的滨水地区风貌,结合现今时代特色和需求对滨水地区历史遗留的建筑及事物进行创造性的再利用,从多样的角度融合城市文化特色进行滨水地区的景观和布局设计。例如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原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工业厂房,经过改造开发后成为集办公、餐饮、服务、商铺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时尚聚集地。如图2所示。

图2 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

(五)建立滨水地区开发管理专门机构,强化对滨水地区更新的监管

为提升滨水地区更新建设的效率和规范性,应设立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管理的专门机构,独立负责滨水地区开发管理相关事项。通过专门机构对涉及到的各个相关部门进行规划协调,明确项目职责划分,并制定相应的机制加强项目的监管,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提升滨水地区更新建设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结论:

“城市双修”的新型城市发展需求要求城市滨水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建设,既要恢复生态环境,又要兼顾经济社会效益,需要设立专门负责机构,整体规划和设计,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提升滨水地区开放度,切实从各个角度推进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晖.城市滨水区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J].门窗,2014,10:165-166.

[2]张舰,李昕阳.“城市双修”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6,12:16-21.

论文作者:陈冬蕾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基于“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水地区更新策略论文_陈冬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