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任建国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任建国

任建国

山东华厦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重点关注该类施工问题。本文主要深入探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其中遇到的施工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得到了提高,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能够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技术优势。

1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首先,施工过程中,环境的湿度、温度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与湿度、温度有着直接关系。混凝土硬化时会出现水化热反应,此过程能够释放出热量。这样一来,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便会随之上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横断截面大,若是凝固环节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扩散,则会加大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的温度差,从而影响混凝土,使其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针对这种情况,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落实相应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温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其次,混凝土属于脆性结构,它的抗拉强度要远远低于它的抗压强度,所以就混凝土自身性能、强度来说,也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假如施工时对其自身性能没有进行合理的控制,那么,在短时间内,混凝土很有可能会出现变形伸缩,最终形成裂缝。为此,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骨料、配合比,不仅如此,还要严格选择使用的添加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处控制并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的现象。

2题目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常见问题

2.1溢水问题

因为建设工程面积较大,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分段浇筑形式,或者采用分层浇筑形式,不同层面进行浇筑期间,有可能会产生间隔,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溢水问题,促使不同层面混凝土不能有效粘结在一起。

2.2混凝土自缩

(1)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为水泥,但是随着水泥的固化情况的出现,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水量下降;(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要添加外加剂,使得浇筑工作周期延长,某些施工人员为了缩短施工中后期,会添加其他类型的外加剂,导致混凝土流动速度加快,出现混凝土自缩情况;(3)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向其中添加适量的矿物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力,但是由于添加不同类型的矿物材料会导致整体混凝土出现自缩问题,进而会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

2.3监督力度较为薄弱

近些年,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住房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现实中,某些建筑单位常常忽视其建筑物的坚固性以及承重力,只重视其外观;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建筑单位为满足建筑市场需求,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往往对基础材料质量不够重视,而在基础材料中,混凝土拥有不可取代的位置。现实中,监管部门监管混凝土质量的力度较为薄弱,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整体施工质量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增加了建筑工程的风险性,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制备

为了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通过建模计算出具体项目需要使用的混凝土量,依照计算的用料需求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性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地配置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并加入专用添加剂,如减水剂、钢纤维、黏结剂等。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用较多的设备,为了保证施工设备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各个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以提高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与安全。

3.2关于浇筑的技术要点

浇筑时,若有必要,可采取冷却处理的方法。还可将水管预埋置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在冷水循环技术的支持下降低内部温度。分层浇筑的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从下列3种技术形式中选择:①余面分层浇筑技术。当混凝土的结构长度比厚度大三倍的情况下适合使用此技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自然斜面普遍存在,所以,浇筑前,工作人员要对混凝土给予提前振捣,从而对混凝土截面裂缝进行控制。该技术在运用时也要控制好温度,需要落实遮阳工作;②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此技术的教主对象为整个工程结构,还要对每层进行分层浇筑;③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当工程量较小或是面积较小时可采用此技术进行施工。当搅拌机、运输机无法完全进行浇筑时,则可运用此技术。通常从最下端开始进行施工,待对叫浇筑间隔进行严格控制后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浇筑。

3.3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充分且合理

一般而言,混凝土坍落度需要保持在180mm,这种情况下,需针对角度特征进行适当调整,促使其维持在1:6。对其进行实际浇筑期间,应当使用地泵,针对混凝土采用倒退形式的浇筑,确保泵口和软管两者之间能够得到充分衔接,可以借助左右交合的形式,保障浇筑施工期间,能够促使公路正常运转。此外,对混凝土进行具体振捣期间,需要保障振足够垂直,若钢筋配合比相对较大,则可以适当对振捣角度进行倾斜,将振捣的速度保持在50cm左右。此外,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则需要在对上层混凝土振捣之后,下层还没有凝固的时候,在其中插入震动棒,明确插入的深度。在具体振捣期间,需要对振捣力度以及振捣速度进行适当控制。若表面产生浮浆下沉现象,则需要立刻中断振捣施工。

3.4混凝土养护与验收

混凝土养护和验收工作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紧实度,并且控制好混凝土表面的整洁度,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差异,从而提高整体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强度,降低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在开展混凝土养护与验收工作时,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工作。在不同季节施工时,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例如,在冬季开展养护工作时,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麻袋,并且需要进行灯光照射提供热量,在夏季时,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进行定期喷水,降低表面温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养护与验收工作主要由外观尺寸和内在质量两部分构成。首先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混凝土表面、蜂窝面等方面,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质量问题,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再次施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内在质量能够通过检查外观尺寸就能得到准确的混凝土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质量、人们居住安全与混凝土质量息息相关。在生活水平与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不断升级、优化,使得建筑业蓬勃发展。混凝土是重要的基础材料,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宪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45(8):243+245.

[2]张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38.

[3]王双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7,38(6):13-15.

论文作者:任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任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