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方式探析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方式探析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方式探析

齐健东

(海军勤务学院,天津 300450)

摘要: 文章首先叙述了通信装备保障特点,同时针对通信装备保障中的管理流程,探讨利用国家自主标准的射频识别技术和电子标签管理通信装备。

关键词: 通信装备保障;射频识别;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推广与应用,将极大改变人类认知、作战方式与战争思维,并引起战争形态与作战样式的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军用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实现,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武器控制、作战指挥、情报侦察与综合保障等方面,其中尤以综合保障方面应用发展最为迅速。

我军综合保障主要由信息通信保障、工程防化保障、装备保障及后勤保障组成。装备保障,从广义上讲,是指为完成作战任务而提供使用的武器技术装备,并保证战备完好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为发挥武器装备的战、技术性能而对其进行维护、维修、物资器材供应及其组织指挥等,即装备技术保障,它是装备保障的主体。这其中,通信装备是连接各类保障及事务的重要装备,是实现智能化的战场态势感知、情报交流、信息处理的重要支撑,其保障力度直接影响战场全局[1]

聚焦“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要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既要打赢,也要打好。打赢,就是要确保低收入人口收入和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稳定实现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经济薄弱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打好,就是要体现我省2020年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同时,要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成效、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和制度框架。

1 我军通信装备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我军通信装备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适应信息化战争下的通信装备保障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综合以往研究发现,通信装备保障的研究多集中于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而对其中的基础研究关注不足;(2)通信装备保障手段老旧单一,目前通信装备保障主要以传统登记手段为主,尚未实现数字与信息化;(3)通信装备保障力量素质有待提高,装备保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陈旧的现象,无法适应目前我军配置的较高水准新式通信装备,以上现象与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军通信装备保障的现代化进程。

为避免负值在计算中的不便,在计算山东省制造业发展升级的指数之前,首先,将主成分的得分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的处理方法如下:找出29个细分行业中每个主成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求极差;计算每个细分行业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而此差与极差之间的比值即为归一化后的主成分值。其次,求出行业归一化后的主成分平均值,并将此作为计算制造业主成分指数的最终主成分值,即指数计算主成分值(Ftj)。再次,根据表4中的权重来求指数计算综合得分值。计算公式为:

2 美军通信装备保障的发展变革

2.1 从“前沿存在型保障”转变为“投送型保障”

我国在军事射频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制定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11年颁布了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等一系列国家军用标准,2013年正式启动基于自主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设备研制项目,目前已研制出具备完全知识产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等设备,形成了完整的军用射频识别系统标准体系,2016年开始逐步在军内推广应用。

2.2 从“机械化装备保障”转变为“信息化装备保障”

又比如 美国餐厅 Joselito Casade Comidas,它将菜品分成小吃、半餐,全餐,三种层级,当然不同的层级对应不同的费用。

美军利用“全球作战保障系统”与“全资产可见性系统”实现对各种通信装备的实时动态感知,为各级部门提供决策数据支撑,确保通信装备供应和保障可以做到及时、准确、数量合乎需求。同时实现通信装备存储运输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时效性。

2.3 从“军队自我保障”转变为“军民一体化保障”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目标信息的技术,其原型系统可追溯至二战时期的“敌我飞机辨识系统”,后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中的身份识别场景中,如仓储管理、图书管理、设备管理、药品管理、服饰管理等,相比于其他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识别、多物品识别、抗干扰强、适用场景广的特点。

借助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所构成的银行系统数据库,其能够促使银行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在一定层面上提高该银行的竞争能力。就工商银行为例进行分析,其是我国最早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强大数据库的银行。在银行系统数据库构建完成之后,工商银行能够在银行的数据管理工作以及业务管理过程中进行信息计划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进而实现银行整体信息化管理的雏形。借助于银行系统数据库的构建,还帮助工商银行实现了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促使该银行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装备保障方案

3.1 射频识别技术

近年来,美军通信装备保障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通过依靠装备生产厂商提供的质量保障及运输服务实现对通信装备的全寿命保障;其次积极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拓宽通信装备采购途径;三是通信装备的专业化维修、储运交由民间力量承包负责。

早期美军重视“前沿存在军事战略”,通信装备保障的方法与措施也按此战略执行,通过在海外部署多个阵前基地,预置大量通信装备及备品备件,实现对战时的通信装备保障。自21世纪初,美军实现了阵前基地、战略运输力量、本土基地和快速动员相结合的“投送型保障”方式,通过利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储运与调配手段,实现对各类通信装备的快速投送。

3.2 基于RFID技术的保障方案

通信装备的全寿命周期一般涉及生产、仓储、分发、维修环节,该方案利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通信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信息化手段主要由存储物品信息的电子标识、采集数据信息的射频识别读写设备、电子标签发卡设备及与之相应配套的应用管理系统组成。通信装备自生产时即植入高可靠性电子标签,通过安置于出入通道门两侧的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实现对通信装备出入营区规定范围实时监测。

通信装备的仓储管理同样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在通信装备仓储的货架上固定电子标识,内部写有编号与货架位置信息,通信装备入库时实现设备的精准识别,入库后通过手持式读写设备完成周期性盘点工作,出库时通过安置于出入通道门两侧的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实现无感快速识别与出入管控。

在分发运输环节的车辆上安装陶瓷型汽车电子标识,实现车辆与货物的绑定,根据车载北斗导航显示信息,完成对分发运输环节的无死角监控。

最后环节为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电子信息设备维修档案与电子档案的标识与管理。

4 结语

射频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加之我国射频识别相关军用标准已经颁布,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但其与装备保障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物联网应用还有待时日。未来信息化战争,装备先行是根本保证,只有将装备保障真正实现军事物流化才能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 沈德刚,王一彬.射频识别技术在通信装备保障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3(04):12-14.

Analysis on the Support Mode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nder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ditions

QI Jian-dong
(Naval Logistics Academy,Tianjin 30045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upport, aiming at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blems 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uppor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using new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tag to manag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improves the backward technical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storage, distribution, maintenance and deployment of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upport;RFID;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 TU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9)09-0216-01

DOI: 10.19695/j.cnki.cn12-1369.2019.09.117

收稿日期: 2019-07-30

作者简介: 齐健东(1979—),男,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军队信息化及军用物联网相关。

标签:;  ;  ;  ;  

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方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