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时空差异分析_差异分析论文

90年代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向时空差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差异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反映在一定时段内,构成产业体系的诸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及内在联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世界产业结构成长的规律表明,产业结构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修正优化的动态过程,其总的演变趋势是逐步走向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工业化的初中期,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和不合理难以避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化也是基本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正在向非农化、新型化和高加工度化转化,经济地域结构正在形成有利于区际联系,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格局。进入90年代以后,构成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基本动因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能否认清新时期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新趋向,并使适应需求变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同国内外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再度繁荣。

本文试图通过对90年代以来广东产业结构变动的时空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广东三次产业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时空差异,并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广东今后产业结构走向及产业结构在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1 产业结构变动趋向

1.1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广东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明显的非农化进程,第一产业因增长较慢而比重下降,其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33.2%下降到1990的24.7%,十年间下降8.5个百分点。但步入90年代以来,非农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996年的14.4%,六年间下降10.3个百分点,大大超过80年代下降速度。劳动力的产业分布亦是如此,1980-1990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由70.7%降至53.0%,降幅为17.7个百分点,而至1996年的六年间又降低12.3个百分点(见表1)。从第一产业劳动者的绝对数来看,“八五”期间每年均有所下降,由1990年的1651.71万人下降至1995年的1473.60万人,净减178.11万人。90年代,广东农村社会经济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二、三产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已由1990年的53.9%上升至1996年的76.3%,非农产业占了主导地位。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1995年总产值达4407.12亿元,五年年均递增41%,大大加速了广东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进程。

在非农产业中,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经80年代维持有40%左右波动后,于90年代开始强劲发展,从1990年的39.5%上升至1996年的50.2%的历史最高点。相反,第三产业经80年代的快速发展以后,90年代之后其占GDP的比重反而维持在35%左右波动。但从劳动力产业分布来分析,二、三产业所占份额均稳步上升,而第二产业则上升得略快(见表1)

虽然各次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发生对比变化,但各产业均获得较快发展。1990-1996年广东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6.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9%、22.9%、15.2%,而80年代这四项指标分别为12.8%、7.5%、14.8%、14.5%。90年代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仅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缓于80年代,由此导致了三次产业的非农化趋势比80年代更为明显。

1.2 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

80年代,广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发展“三高农业”和创汇农业的道路,并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业内部结构单一的局面。近几年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由于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提高不快而滞后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但农业内部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而产生的变动仍较为明显,表现为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比重由1990年的52.1%降至1996年的45.6%,而牧业和渔业则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渔业比重六年中上升了6.4个百分点,1996年达20.0%,畜牧业的比重同期也上升了2.6个百分点,林业与副业则有轻微下降。农业产业化大发展是90年代广东农业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广东农业已朝着市场化、集约化、企业化、基础化、农工贸一体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高农业”也已成为广东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其农产品约占农产品总量的一半。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由1990年的67.0%上升到1996年的73.4%。

1.3 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

90年代,广东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时期,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达28.0%。与此同时,工业内部结构在走过了80年代前后相继两个阶段共十年的轻型化道路之后,出现了重工业步伐加快的迹象。跨入90年代,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适当拉开,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民用汽车、住宅、通讯设备进入部分家庭消费,加上全省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使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轻纺和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工业生产开始减速,市场需求逐步让位于重化工业。但由于前期投入的惯性作用,广东工业的轻型特点仍较明显,1990-1996年期间,其总产值仍保持年均递增27.6%的速度。但这一时期重工业增长已开始超过轻工业,年均增长达28.6%,大大超过了80年代的增长速度(16.7%),由此使得轻重工业产出额的比例由1990年的2.23:1降低至1996年的1.86:1。

工业内部结构变动还反映在具体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化上。90年代以来,广东省工业部门中新兴工业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了较大的上升,其中以电子工业尤为突出,上升了6.2个百分点。而一些传统工业部门有明显下降。可见90年代广东工业的新型化特点仍在延续。表2列出了占全省工业总产值5%以上的工业部门的变动情况。从中也可看出,广东工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为主,技术构成偏低,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仍滞后发展,可能成为广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支柱产业建设滞后,规模偏小,目前仅有电子工业产值比重超过15%。总体而言,90年代广东工业结构转型较慢。8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全国开放格局的形成,体制落差的缩小,以及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广东原有的轻型优势有所削弱。本来在1989年治理整顿过后,90年代初启动的一新轮经济周期中,广东应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但是仍沿袭过去的发展模式,在原有水平上进行规模扩张,虽然由于投资的拉动,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具有明显的外延性,其结构调整迟缓,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

1.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且内容趋于丰富多样化和新型化,90年代以来,虽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于工业化整体进程,其占GDP的比重停滞不前,但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并未下降,体现在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上,1996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比1990年增加324万人,其在社会劳动者中所占比重也比199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内部的分布更趋于集中在几个新兴的部门。而一些传统的第三产业部门的增长则较为缓慢,这种趋势是80年代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的延续,主要是由于新兴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为发育市场机制服务的,并构成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其本身的发展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90年代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总体背景下,它们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更加突显了。

2 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地区差异

产业结构变动除表现为时间形态外,还表现为空间形态,即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地区差异。这里采用广东学界基本认同的“珠三角,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为经济地域单元来考察广东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地区差异。

2.1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产业结构经过80年代的调整,大部分地区已跨越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小、散、低”的状况,向较高层次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动趋向,同时,一些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也渐趋激化。

首先,工业化在本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进。1990年珠三角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4.8∶46.4∶38.8,而1996年则为8.0∶49.4∶42.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8个百分点。如果考察一些原来农业比重比较突出的地区,如肇庆、惠州、中山、江门,经过90年代的发展,其二、三产业已全面超过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比重均下降到20%以下。

其次,工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升级进展缓慢。珠三角地区的重工业在9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6.9%上升到1996年的34.2。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仍受到基础工业滞后的高度制约,在外向型加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所需的原材料却大量依赖进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工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未占优势。而且近年来新崛起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脱节,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落后,但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改造进展不快。

第三,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趋向缩小,各市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从表3可以看出,珠三角各市均以电子、电气机械、服装皮革、食品等产业作为本市的主要产业部门来发展,深圳、东莞、中山、惠州的电子工业,珠海、佛山的电气机械与器材工业均在本市工业中占了很大比重。但这些产业并不一定是每一个地区都具有发展优势的部门,产业同构使得各市的资源或生产力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许多地区的这类产业水平低,进口依赖性较强,生产规模小,创新能力差。因而,一旦其所迎和的消费需求趋于饱和,产业发展就会后劲不足。

第四,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也表现出地区差异。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较高,个别地区如广州、深圳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47.7%和48.0%,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化,而一些地区的第三产业水平还偏低。二者在变动趋向上也表现出差异。广州、深圳、珠海、江门等流通部门已比较发达的地区,进入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快速发展时期,而其它地区则是流通部门上升的比服务部门快。

2.2 东西两翼

东西两翼是指除珠三角外的广东沿海7个地市,分别以汕头和湛江为其核心。80年代,广东经济的持续全面的发展改变了这两个区域产业结构的面貌,但就整体而言,其产业结构的层次要低于珠三角地区。到1990年,东西两翼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仍分别占了38.0%和43.9%,明显高于二、三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至1996年,农业比重已分别降至20.3%和31.2%,均低于二、三产业的比重。从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来看,东翼快于西翼,二产快于三产。工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向在两个地区也存在差异。东翼区域内部产业同构化未得改观,且更为明显。各地市均以服装皮革、食品、电子工业等轻加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塑料制品业在各市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西翼三市整体上看,其重工业在广东省处于相对突出的地位,虽然90年代轻工业发展加快,但重工业部门在各市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茂名最为突出,1996年石油加工、建材、化工三个部门占了其工业总产值发50.1%,湛江的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阳江的金属制品、冶金均占有较突出的地位。同时西翼各市间的产业差异也较东翼大得多,各有特点,少有雷同。从第三产业的变动来看,除汕尾外,其余各市均是流通部门的比重上升,服务部门的比重下降,地区差异并不大。

2.3 北部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粤北山区经济也有较快发展,但同沿海地区相比,发展差距在拉大,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缓慢,1996年51个山区县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6.8:35.8:27.4,可见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河源、清远两市农业比重甚至高达51.0%和45.8%。这种差距的存在是由于发展条件和政策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符合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区域间的产业梯度的存在也使得粤北山区有可能接受珠三角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以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珠三角地区由于引入新的产业,一些投入大产出小的产业如纺织、一般日用品、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等必然向外扩散,而粤北山区具有的劳动力廉价、地价便宜等优势使其有条件吸纳这些转移出来的产业。所以,产业区域转移是北部山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大动因,在其影响下,大部分地市的纺织、食品、服装等轻工业比重有所提高,使粤北山区的轻重工业比例发生了变化,同时,韶关、河源、梅州的电子工业增速也较快。另一方面,90年代粤北山区的工业结构同构现象虽未及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明显,但地区差异业趋向缩小,如建材行业的各市中均占有相当比重,纺织食品业也是如此(见表3)。

3 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原因分析

3.1 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居民的收入存在着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逐渐拉开这两个并行的趋势。这两个趋势必然导致居民消费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由此产生适应需求变动的产业结构变动。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同需求结构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的变动大致经历以农产品为主导——重心倾向于一般工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居民非生活必需品消费比重逐步提高这四个阶段。中间两个阶段已导致了80年代广东产业结构不断走过前后相继两个阶段共10年的轻型化道路。90年代以后,广东消费结构已进入第四个阶段,这就要求拉动非生活必需品工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越来越依赖于重化工业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而对重化工业的发展产生拉动作用。这就解释了90年代广东重工业步伐加快的原因。但我们还可看到,广东产业结构适应居民需求多元化的调整仍较缓慢,这则归因于投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3.2 投资结构

从理论上讲,居民消费需求的指向,会形成对该行业投入的利益驱动力,但90年代广东投资结构却出现一些偏差。首先,在产业发展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颇,过分强调广东在工业化过程中要继续突出轻工业的特点,而在支柱产业的选择和产业升级上举措不力。其二,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数年间就投入了数千亿资金,并造成相当程度的资金积压,忽视了对制造业的投资。忽视了技术改造。据统计,“七五”期间,广东省重新改造、房地产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8.2%、8.3%,到“八五”的比重则为11.7%、19.5%,其中1995年的比重分别是11.0%、24.2%。另外,“八五”期间制造业投资仅占全社会总投资的15.6%,其中1995年仅占12.0%。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延误了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带来了产品竞争力下降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此外,从空间分布上看,1990-1996年基建投资中,农业投资重点转向珠三角地区,而工业、三产的投资则由高度集中于珠三角地区转而向其它地区分散。这与各地非农化进程的加速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3.3 城乡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整合

90年代,广东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的热潮,促使作为城乡经济趋向融合的重要产业群的乡镇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并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与城市工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省内区际联系的加强,区域经济整合优化要求地区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这样就形成了新兴产业向珠三角地区和沿海集中,而一般产业向小城市、城镇及粤北地区扩散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地区差异。目前,已大致形成珠三角地区以电子、电气机械等新兴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东冀以服装皮革、食品等轻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西翼以石化、机械等重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粤北山区则轻重并举,略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格局。

3.4 对外经济联系

地处华南沿海,华侨与港澳同胞众多,对外联系方便,是广东省发展的区位优势,因而外向性一直是广东经济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后,广东通过接受港澳地区的产业扩散,发展“三来一补”工业而获得经济的起飞,国外资金技术的引进及其投向哪一个产业部门,地区对广东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巨大。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次产业结构重组转型时期,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推进,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将一些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变化对广东产业结构变动有两方面影响,一是承接了转移出来的部分传统工业,并占有一部分国际市场。二是开始注重开发高科技产业。可以说,对外经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广东产业结构的走向。

4 结语

总结90年代广东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时空差异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广东产业结构整体上向非农化、新型化方向发展,但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缓慢,技术构成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趋向突出;从空间差异看,地区内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但区域间的差异在扩大,并形成大致的区域分工。对于广东今后产业结构的走向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从源头抓起,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加快支柱产业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度向能源、原材料工业倾斜;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技术构成,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按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区域整合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避免区域产业同构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标签:;  ;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时空差异分析_差异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