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的分布研究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的分布研究

燕炯[1]2003年在《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的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1、本研究选择狗建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的动物模型,观察狗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死后组织脏器的病理改变。 2、建立血、脑脊液和脏器组织中利多卡因的薄层色谱扫描检测方法。 3、研究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的分布情况,为麻醉意外致死案件法医学鉴定的检材采取、检测、结果分析和死因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动物模型:狗10只,实验组每只狗行腰椎(L_(2-3))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5分钟内经管缓慢注入利多卡因12.67mg/kg致死。 2、生命体征记录方法:BL-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全程记录从给药开始到动物死亡的心电、血压和呼吸等主要生命体征变化。 3、样品采集:当心电、血压和呼吸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采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大脑、注射部位肌肉、注射部位20cm以外肌肉、心血、尿液、胆汁、侧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脑室脑脊液、脊髓腔脑脊液和不同节段的脊髓(包括延髓、颈髓、上胸部脊髓、胸部脊髓和腰部脊髓)等组织,冷冻保存。 4、病理观察:采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大脑、脊髓等组织,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5、利多卡因检测方法:样品碱化处理后,乙醚提取,薄层扫描检测,根据利多卡因的Rf值结合光谱扫描图定性,外标两点法或标准曲线法定量。 结果 1、实验组狗心电消失的平均时间为23.8士16.4分钟(7一42分钟),血压的平均时间为16.4士n.5分钟(7一35分钟),呼吸的平均时间为18.6士16.0分钟(10一47分钟)。 2、病理改变:各脏器呈现明显的急死表现,明显淤血、水肿,心肌有纤维断裂,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脑和脊髓及小脑神经细胞和血管周隙增宽等改变。 3、利多卡因薄层色谱检测线性范围1一200 pg加,各组织中利多卡因最低检测限0.1一0.5 pg加,绝对回收率为79.7%一90.2%,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 4、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利多卡因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脊髓腔中脑脊液(485.6士51.5雌/ml)、侧脑室中脑脊液(464.4士51.6 pg/ml)、上胸段脊髓(353.8士44.0 pg/g)、腰段脊髓(353.0士60.1 pg/g)、注射部位脊髓(339.8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士52.1 pg/g)、胸段脊髓(237.0士36.3 pg/g)、颈段脊髓(235.1士35.2 pg/g)、延髓(226.8士35.2 pg/g)、注射部位肌肉(107.6士11.6pg/g)、脑(44.9士11.spg/g)、血液(40.3士6.5 pg/ml)、胆汁(38.0士9.9 ug/ml)、尿液(37.5士9.5pg/ml)、肺(28.4士6.8 pg/g)、肝( 26.3士6.7 pg/g)、肾(24.6士7 .3 pg/g)、心(23.1士5.5 pg/g)、脾(22.2士4.6 pg/g)、非注射部位肌肉(13.5士13.7 pg/g)。脑脊液与血液、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含量之比为12.4士2.7和10.8士4.5,各节段脊髓与血液、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含量比为5.7士0.9一9.0士2.6和5 .1士3.1一7.9士5.2。 结论 1、本研究所建立的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动物模型的主要生命体征变化和死后病理变化与临床上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死亡时的情况相似。此模型可应用于麻醉意外的法医学研究。 2、实验狗麻醉致死过程中的主要生命体征变化和死后病理变化以及利多卡因在其体内的分布数据可应用于利多卡因麻醉意外的法医学鉴定。 3、本研究建立的各组织利多卡因检测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快速有效、经济可靠的特点,可应用于麻醉意外致死案件各组织中利多卡因的检测,尤其适合在基层公、检、法、司系统法医检测中推广。

王振华[2]2008年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意外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八)》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家兔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动态分布模型:2.研究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体内代谢动力学过程:3.比较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体内各脏器及体液中的动态分布特点,为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意外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的建立实验组家兔经蛛网膜下腔匀速注入利多卡因13.3mg/kg,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空气栓塞处死,对照组家兔以等剂量生理盐水代替。2.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检测样品经酸、碱化处理后,乙醚萃取,保留时间结合特征离子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3.样品采集与处理两组家兔经空气栓塞处死后分别取大脑、脑脊液、不同节段脊髓(颈段脊髓、胸段脊髓、腰段脊髓、骶段脊髓)、心、肝、脾、肺、肾、胆汁、尿、心血、周围血、穿刺部位肌肉和穿刺部位20cm以外肌肉,测定各时间点药物浓度。WinNonLin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本实验建立了家兔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动态分布模型,给药后均出现兴奋状态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肌肉松弛,无疼痛反应等符合临床麻醉指征,随时间延长麻醉症状减轻,并未出现大剂量的中毒反应。2.利多卡因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利多卡因的药代动力学方程为C_t=50.894198e~(-0.226742t);消除速率常数(K_10):0.227min~(-1);消除半衰期(t_1/2k10):3.057min:表观分布容积(V):261.326L/kg:清除率(CL):59.254L/kg/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24.459;峰浓度(C_max):50.894pμg/ml。3.1小时内处死的动物中,脑脊液与周围血中利多卡因含量比值在30.1-45.9之间,各节段脊髓与周围血中利多卡因含量比值在152.2-4990.1之间;在2小时后处死的动物中,脑、脑脊液和脊髓中利多卡因含量较低,与其他组织脏器含量无明显差别。结论:1.本实验所建立动物模型可应用于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案件法医学鉴定的实验研究。2.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脑脊液、心血、周围血、心、肝、脾和穿刺部位肌肉中利多卡因含量于在给药后即达到峰浓度,血流速率慢的组织如肺、胆汁、肾、脑、尿和非穿刺部位肌肉中利多卡因含量均有明显的吸收相然后再消除。3.在1小时内处死的动物中,脑、脑脊液和脊髓中利多卡因含量远高于其它组织脏器的含量;2小时后处死的动物中,各脏器及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均较小,无明显差别。此分布特征可为硬膜外麻醉误入蛛网膜下腔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

张楠, 贠克明, 孙俊红, 尉志文, 贺文艳[3]2009年在《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犬12只,其中6只经蛛网膜下腔,另6只经股静脉匀速注入利多卡因(5×15mg/kg)致死,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腔脑脊液、不同脊髓节段(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心、肺、肝、脾、肾、胆汁、尿、心血、周围血、注射部位肌肉和注射部位20 cm以外肌肉等脏器组织和体液,用气质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蛛网膜下腔注射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腰段脊髓腔脑脊液、骶段脊髓、胸段脊髓、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颈段脊髓、肺、肾、注射部位肌肉、心、大脑、脾、心血、肝、周围血、胆汁、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尿;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肾、心、肺、脾、大脑、肝、周围血、胆汁、心血、颈段脊髓、胸段脑脊液、注射部位肌肉、腰段脊髓、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侧脑室脑脊液、尿、腰段脊髓腔脑脊液、骶段脊髓。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致死犬背侧脊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最高,静脉注射致死犬肾脏利多卡因含量最高,此分布特征可为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法医学鉴定中入体途径的判定提供参考。

王振华, 王大利, 贠克明, 张潮, 曹洁[4]2008年在《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各脏器中的代谢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各脏器和体液中的分布和代谢动力学过程。方法家兔24只,经蛛网膜下腔插管匀速注入利多卡因(13.3mg/kg),给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120min、360min各取4只空气栓塞致死,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脑脊液、不同脊髓节段(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心、肝、脾、肺、肾、胆汁、尿、心血、周围血、穿刺部位肌肉和穿刺部位20 cm以外肌肉等组织脏器和体液,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定性检测,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脑脊液、心血、周围血、心、肝、脾和穿刺部位肌肉中利多卡因含量于给药后达最大值,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可用血管内给药一室模型来模拟,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9.873min、3.057min、15.836min、10.945min、26.163 min、59.456min和38.804min,肺、胆汁、肾、脑、尿和非穿刺部位肌肉中利多卡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用一级吸收一室模型来模拟,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6.743min、30.356min、14.718min、12.998min、187.621min和31.523min。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体内各脏器及体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和不同时间点的分布特点可为临床麻醉药物监测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的分布研究[D]. 燕炯. 山西医科大学. 2003

[2]. 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意外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八)[D]. 王振华. 山西医科大学. 2008

[3].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J]. 张楠, 贠克明, 孙俊红, 尉志文, 贺文艳.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9

[4].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各脏器中的代谢动力学[J]. 王振华, 王大利, 贠克明, 张潮, 曹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标签:;  ;  ;  ;  ;  ;  ;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狗体内的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