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柳慧慧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柳慧慧

柳慧慧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 0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了自2013 年1 月至6 月5218 例次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病因。结果 在5218 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并发低血压66 次,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液钠浓度过低,贫血或干体重评估错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护理对策, 采用低温、可调钠、序贯透析、短时多次透析,同时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渗透压,可减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 加强预防性护理是减少低血压的关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重要保证。改变透析模式,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时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危险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48-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而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占20%~40%。我院自2014 年6 月至12 月共进行血液透析5218 例次,透析中并发低血压66 次,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8 例为我院自2014 年6 月至12 月收治的患者,年龄19~81 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145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3 例,共进行血液透析5218 例次。开始透析0.5~1.0 h 内发生低血压1 例,透析2 h 后发生低血压65 例,共66 例。其中60 例需暂停透析,经处理后血压回升,可继续透析,6 例停止透析,无1 例因出现低血压而死亡。

1.2 方法 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贝朗透析机和费森尤斯透析机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器采用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每周透析1~3次,血流量180~280ml/min,每次超滤量0.5~6 kg,透析液流量是500ml/min。低血压观察方法每小时测血压1 次,必要时每15 min 或30min 测血压1 次;观察患者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低血压处理措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 min 测血压1 次,使患者处于头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可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出现症状时,除上述有关处理措施外,快速输入高渗溶液,给予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巴胺、间羟胺等药物,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调整透析模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142~145 mmol/L,减慢透析中超滤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温度为35.5 ℃~36.5 ℃。加强卫生宣教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减低每次透析的超滤量及超滤率;透析中不进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

2、讨论

2.1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2.2 营养不良

2.2.1 营养不良和贫血 患者由于营养不良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差,易引起低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当血容量减少时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血管阻力,可引起低血压。

2.2.2 透析过程中进餐 透析中进餐会增加腹腔脏器的血液需要量。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使胃肠血管扩张,血液大量分布于消化系统,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2.3 容量相关性因素和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2.3.1 干体重评估错误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患者干体重评估错误,使预计脱水量过多,可引起低血压。

2.3.2 药物使用 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物,降低了机体对容量减少引起的缩血管反应,容易发生透析中低血压和透析后直立性低血压。

2.3.3 高龄透析 高龄患者心血管功能障碍,循环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引起透析中的低血压。当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容易发生透析中血压下降。

2.3.4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过敏毒素 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能激活补体,产生血管活性物质,诱发低血压。当患者对透析膜或透析器消毒液发生过敏时,引起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

2.4 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肌梗死。

2.5 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等。

3、护理对策

3.1 准确评估干体重 根据病史识别易患患者,准确评估干体重。 经济困难不能充分透析患者,应嘱患者减少进食含水食物,限制盐的摄入,避免脱水量大。在称体重时要准确,避免患者由于要延长透析时间,报体重时随意增加体重量,引起脱水过量。

3.2 防止过快过量脱水 透析开始血流量应由50 ml/min 起步。依血压和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到200~250 ml/min。预充的生理盐水根据血压和体内水潴留酌情补入。一旦发生症状,应快速补液。如5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的补充。同时立即将患者取头低位,抬高下肢体位。减少单位时间内脱水量,减慢血泵的转速。对胸闷、气促者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心肌功能,减少组织缺血。

4、结论: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对我科发生低血压患者对因处理后,开始透析0.5~1.0 h 内无一例发生低血压,透析2 h 后发生低血压22 例,无1 例因出现低血压而死。此类患者经原因分析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和护理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与否难以预料。而加强预见性护理是减少低血压的关键。我们体会到:严格控制患者干体重,改善营养,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是维持血液透析中减少低血压发生的基本条件。根据个体情况使用高钠,低温透析液,序贯透析,合理选用透析器和消毒液,在透析过程中提高血浆渗透压,升压药,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压等,都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刁秀竹,黄业华,杨沐,等.高钠透析及口服米多君预防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1):36-37.

[2] 程润.参麦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18 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5):449-450.

[3] 张昌丽,邹和群,姚娟.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反应的临床防治[J].华中医学杂志,2002,26(6):301-302.

[4] 吴小妮.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及其处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5):335-336.

[5] 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9-60.

论文作者:柳慧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柳慧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