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闪烁生命之光--析吴正贤的“翻译与旋转”_数学论文

让课堂闪动生命的灵光——特级教师吴正宪《平移与旋转》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光论文,课堂论文,生命论文,教师论文,吴正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13日,我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平移与旋转》一课。课堂上孩子们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闪动着生命的灵光。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何以被吴老师演绎得如此精彩?我久久地回味着课堂上的每个细节,试图找到其中的答案。

一、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在情境中感悟

师: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看,大家可以跟随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等游乐项目)

师: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游乐项目,你能按不同的运动方式将它们分分类吗?

生1:我认为“观光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分为一类,它们是旋转的。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滑翔索道”是往下滑,它们和“激流勇进”可分为一类。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师用手势表示)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异口同声):叫“旋转”。

师(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像这样呢?

生3:可以叫“平移”。

[评]一位著名教育家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有兴趣的事学生才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课始,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他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乐园,在观察中发现游乐园里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探究中建构

为了让学生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

1.动作表现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站起身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2.移动卡通人物

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上来按口令移动。教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卡通人物图片在黑板上按要求移动。

旋转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把握,而平移的本质特点却比较隐蔽。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在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平移中的卡通人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在移动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欣喜地体悟到原来在平移过程中,卡通人物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从而逐步逼近平移的本质特点。

3.学做小小调度员

活动:你是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指定地点。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附图

生1:如果要接顾客甲,汽车要先向左平移4格,旋转,再向下平移5格。

师(操作课件):真不错!

生2:我要接顾客甲,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5格,旋转,再向左平移4格。

师:恭喜你,完成任务!

生3:我要接顾客甲,汽车就向左下方平移斜着过来。

师:你为什么这样走啊?

生:这样走比较近。

师:太聪明了!如果真有这样一条路的话,你这样走最近。

通过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更直观地强化了学生对平移的感知,让学生自发地进入探究的情境,有效地突破了“以点的平移达成的图形整体平移”的教学难点;另一方面,在到目的地的途中还要有旋转(转个方向),再平移。这两个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呈现,十分符合实际情况,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三、回归生活,在应用中体验

1.判断哪个是平移,哪个是旋转

(1)汽车方向盘;(2)水龙头;(3)推拉窗户。

2.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作用

(1)楼房会搬家吗?(2)聪明的设计师;(3)巧算长度。

师:高高的楼房会搬家吗?

生:会!

师:你想怎样搬?

生:拆成砖瓦一点点搬。

师:我们一起看屏幕。看完后把你的感受用声音、文字、表情表达出来。

(屏幕上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66.4米的新闻录像)

生:太神奇了!

生:真不可思议!

师:这就是我国人民的智慧,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努力吧,更不可思议的事情等着你们去创造!

生:老师,楼房能旋转吗?

师(惊喜地):这个问题提得好!伟大的创造产生于大胆的幻想之中,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去查查相关的资料。

[评]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神奇力量,他们在为数学的神奇、为我国人民的智慧而感到兴奋不已时,爱科学、爱祖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谁说数学缺少人文精神,知与情在这里实现了和谐统一。

四、反思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沉闷,而是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人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现。数学课成了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成了放飞心灵的快乐之旅。

1.链接生活——巧妙

在这节课中,数学与生活得到了水乳交融。课始,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感受平移和旋转;课中的“学做小小调度员”活动,也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课尾的应用练习更是匠心独运,学生深切地体验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又在体验中加深对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认识,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情不自禁地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

2.体验学习——深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吴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探究平移和旋转的特点。通过做手势、移动卡通人物、学做小小调度员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种体验,是丰富的也是深入的,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经验不断深化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这样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对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和个性品质都十分有益。

3.营造氛围——和谐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吴老师都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她娓娓道来,或诙谐,或深情,总能将学生的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她总是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用真诚的赞扬激励学生。真诚的鼓励、热切的关注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孩子们不再拘束,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智慧、放飞心灵的宽阔舞台。

标签:;  ;  ;  

让课堂闪烁生命之光--析吴正贤的“翻译与旋转”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