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政法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论文_董秀权

浅析新形势下政法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论文_董秀权

八面通重点国有林管理局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为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给出了方法。

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面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政法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树立三观,增强群众工作自觉性

做好群众工作是做好政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必须把握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在思想上自觉,在行动上自觉。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政法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政法机关必须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实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丝毫都不能摇摆,实践上一刻都不能懈怠。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武装政法干警,确保入耳入脑入心,筑牢尊重群众、围绕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底线,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投入真情、付诸行动,做到民情常访、民需常问、民安常护、民忧常解。

树立正确的全力观。政法干警的权力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赋予的,首先要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问题。政法干警手中的权力用的好是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利剑”,用得不好则会伤害群众感情,失去干警执法不公不廉、作风散漫、态度粗暴、耍特权现象极易伤害群众感情,甚至激起民怨民愤,严重影响政法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政法干警要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慎用权力、用好权力,始终坚守公正廉洁执法这条底线,正确处理法理情三者的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群众心里树立“人民公仆”的牢固形象。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法干警要坚守职业良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对照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打牢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始终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始终保持征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

二、找准着力点,在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

新时期政法机关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和发扬号的传统作风和传统方式,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网络社会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

以专项行动为载体,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执法办案时政法机关的基本职能,政法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归根结底还是要立足职能,办好案件,维护稳定。群众最关心什么,政法机关就重点打击什么,及时回应群众的期盼,以实际行为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当前,官员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群众安全感问题、司法不公问题等都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领域,要大力开展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持续开展整治涉黑涉恶犯罪,加大查处制假、售假特别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犯罪力度,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为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体现政法机关服务群众、保护群众的根本宗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专项行动中,要特别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办案,通过群众来获取线索,收集证据,从而提高办案的成功率。通过专项行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强政法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阵法机关不仅要主动为群众服务,还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监督求公正、以监督求认同、以监督求发展。政法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性质,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执法监督,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调查,虚心接受,及时整改和反馈。要积极探索政法机关群众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不仅进行内部自我考核,还要扩大考核评价主体,吸纳群众参与考核,并未群众提供民主考核评价的平台。如发放群众工作满意度测评表、问卷调查等,充分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接受监督、评议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加强法制宣传,不断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公信力。加强法制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增强群众法律信仰,是政法机关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政法各机关都要积极开展群众法制宣传工作,通过集中宣传、送法上门、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接受咨询、网上答疑、媒体宣传等形式,把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果宣传到千家万户,把政法各接管的工作方式、工作成效传达到广大群众,把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维护稳定、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和政策传递到普通百姓,使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群众对政法机关的公信力。

三、提升四种能力,以工作实效取信于民

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是除暴安民,维护公平正义。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着力提升四种能力。

提升与群众对话的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一定是站在群众立场,心里装着群众,善于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平实语言做群众工作。政法机关很多工作社会关注度极高,要尽可能推行“阳光司法”,通过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多种形式,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尤其是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一定不能脱离群众,不顾群众感受,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简单粗暴,要主动俯下身子,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敞开心扉的交流,耐心细致的倾听,公平正义的调处,达到按揭事了得最佳效果。

提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为群众办实事,是执法司法为民的直接体现,是政法机关拉近群众距离,赢得群众拥护最有效的途径。政法机关为民办实事不仅体现在履职尽责执法办案,更要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中展现更大作为;不仅体现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更要在细微之处彰显民本情怀。政法机关有不少窗口岗位,直接面对群众服务,一定要体现务实高效,给群众如沐春风之感。扎实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工作,多给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当今已进入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政法机关的另一个主战场,舆论成为争锋的焦点。政法机关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于通过与媒体的互动、与网络的互动实现与社会的互动、与群众的互动,更好地增进群众理解和信任。此外,大力宣传和弘扬政法干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英勇顽强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身边的事迹赞警颂警、弘扬正气、凝聚民心。

提升保稳治安能力。平安是群众最本能。最朴素的需求。政法机关是平安创建的主力军,要始终把维护一方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保障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始终把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黑恶势力犯罪、暴力侵财犯罪等作为打击防范的重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案件侦破能力,努力将各类违法犯罪发生率降到最低。不仅要有破大案、要案的本领,而且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案都要认真对待,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

论文作者:董秀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浅析新形势下政法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论文_董秀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