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层教学法实施初探论文_尹航

任务分层教学法实施初探论文_尹航

尹航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9

摘要:本文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任务分层以及任务分层实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应用任务分层教学法,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任务分层、实施

一、将学生分层——任务分层教学法的铺路石

为了使设置的任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在接手班级时,为了将学生分好层,可以从班主任那里搜集学生的学习成绩表,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在学期初对学生进行一次国际贸易相关小知识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学生能从生活中了解得到的国际贸易知识,其中包括“你知道关税是什么吗?”“WTO是什么组织的英文简称?”等等,从而了解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一是后进层,这个层次的学生智力水平一般,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教师反复讲解才会记住知识,对学习专业知识缺乏兴趣,学习是为了拿到学分,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二是基础层,这个层次的学生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一般,接受能力较好,经过教师的讲解可以顺利理解知识,学习成绩中等,对有意思的专业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其他一般,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0%;三是引领层,这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良好,接受能力强,知识迁移能力强,一点就通,学习成绩好,对专业知识兴趣浓厚,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

但是学生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刚开学的分层是我给他们的初步分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根据各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的努力情况,学生的层次位置随之变化。

二、将目标分层——任务分层教学法的指南针

如果要将任务分层教学法真正实施好,教师只考虑全体学生的提高,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忽视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分析,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觉得简单而产生自满情绪,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因觉得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两级分化现象愈加严重。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可以确定层次化目标。尽管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分层的教学目标都是各不相同的,但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对于后进层学生,课堂上的要求主要是补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基础层学生,课堂上的要求主要是注重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目标主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引领层学生,课堂上主要注重发挥潜能,培养创新能力、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明确了各层目标以后,再分层设置任务由学生来完成,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的任务分层教学活动中来。对引领层学生,多布置有创造性和综合性的任务,让他们多进行独立思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基础层学生,多布置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任务,并要求报告清楚这些任务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让他们深入理解,多应用知识;对后进层学生,多布置些基础性的操作任务,只需要了解如何完成这些任务就可以了,促使他们识记知识。

三、设置任务,并将任务分层——任务分层教学法的试验田

在设定了教学的分层目标后,可以将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与真实的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任务提出来,作为每堂课上分层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任务有些学生只需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完成,有些需要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有些时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只围绕一个任务展开,有些时候一节课里学生需要完成几个前后相继的任务。

要为每个学生设计有挑战性的、吸引人参与的、不同档次的任务。一套设计良好的任务分层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活思维、丰富想象力、发展协作和创新精神。它们一般都满足以下原则:(1)实践性,任务要和贸易实践密切联系,并具有可行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自主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层次选择完成任务的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3)综合性,任务能让学生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4)层递性,做好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鼓励后进层学生向更高的水平过渡,带动整体提高。

一个好的任务可以激发很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比如,批判地思考能力、决策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四、将任务分层实施——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催化剂

有了以上任务分层后,主要按以下步骤来将这些任务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

1.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要使学生认真地执行任务分层,如何布置好这些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感觉自己可以模拟经营一个物流公司,并且自己完成任务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然后再分别提出任务,使学生始终具备主人翁意识,这样,学生执行任务的积极性就大大增强了。

2.中任务——以个人、两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记录执行任务的情况。

这是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如果任务的难度较小,学生可以单独完成,就以个人形式执行任务;当任务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单独完成时,则采用小组集体完成的形式,这样可以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

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是他们的导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不断鼓励他们不要因为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困难而很快放弃努力,并且提供一些启发和线索促进任务的顺利完成。

3.后任务——由汇报和评价任务两部分组成。

(1)汇报任务

在完成任务后,学生还要在课堂上将任务进行汇报。汇报的形式主要是口头讲述任务完成情况,书面材料的展示和分析,生生互动提问和答辩。

各层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任务的执行情况,从而了解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先进感受成功的喜悦,又巩固了一遍知识,后进也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从而先进带动后进。而在同一层次的同学或者小组间,则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学生或小组间可以互相找茬,找茬者如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获得加分,而被找茬者如果能较好地解释也可以获得加分。

(2)评价任务

要使任务分层教学法更加有效,如果评价方式不进行改革,仍然是统一评价或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显然无法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

任务分层评价首先包括课堂上任务执行情况的过程评价,任务完成的认真程度和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任务的效果,这个评价可以由学生之间互评为主;第二个部分是课后作业的分层评价,根据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作业也随之分层,每一层次的作业只要学生高质量完成,都可以获得较高评价;第三个部分是平时的测验和考试题目,除了基础知识是必做题外,还可以增加选做的用来解决实际任务的题目,并和课堂分层相适应地划分为A、B、C三层,分别由引领层、基础层和后进层的学生完成。只要他们把自己那套题目完成好,就能获得和其他层次一样合理的分数,增强学生按照自己特点努力学习的信心:只要努力,人人能行。

论文作者:尹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任务分层教学法实施初探论文_尹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