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论文_刘智毅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论文_刘智毅

刘智毅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以工作室为教学改革的模式已进入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高职学生的技能需求,对于实践教学的匮乏日益凸显。文章以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设计为探索对象、以师生教学为探索主体、以校企合作为根基,通过对工作室课程设计的研究,提出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建筑装饰专业建设的参考,并展望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学校和企业所产生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装饰;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

1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对工作室教学改革还在探索阶段,高职院校主要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这就更需要寻求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例如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延续摸索了12个年头,自从2005年建筑设计工作室成立以来,与建筑设计院、建筑规划院、天津万科房地产公司设计部、地合胜建筑装饰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设计公司签订了双向培养就业协议,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同时学院也因此建立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的教改课题,并公开发表多篇建筑类核心论文,并在工作室模式下,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共获得多项国家级和厅级大赛奖项,毕业生与企业的签约率逐年上升,特别是毕业设计与设计项目的无缝衔接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转化为商品,不仅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且学生的技能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生以优秀技能回报学校与企业,让校企双方达到双赢。

2 工作室模式下的设计课程革新

2.1工作室模式下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在课程设计内容中学校调研人员通过对本行业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主要从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分析,并制定出本学期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原有的课程中学生虽然对装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有所了解,但对于实际的室内设计功能划分、装饰风格、材料应用和表现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的不足,对此,将原有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中部分原理内容和广义的装饰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调整,方向主要从室内功能及设计风格、室内应用装饰材料的选配和室内空间技法表现三个方面,让学生的课程设计更贴近实际项目要求,从而促进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在室内功能、选材、风格和表现方面。

2.2工作室模式下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实施革新

2.2.1“现场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建筑装饰设计的专业特点,设立针对性的教学模拟现场,如校内的设计工作室、装饰材料情景现场和校外定点实习基地。强化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2.2.2“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教学模式

学生从课程任务书中了解设计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领会设计任务,独立完成项目的功能分区、风格定位、材料选配、软装配置以及图纸表达的相关工作,并进行阶段性项目模拟汇报,以此锻炼学生对整体设计流程的认知,达到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装饰设计中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对策

3.1课程教学思路

在工作室模式下的转变根据学生在行业内应掌握的各类专业技能,结合学校与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和调研,制定出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知识体系、职业实训技能和素质培养目标,转变程式化的课程内容。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并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在具体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校企联合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并结合课程内容,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多位教学模式,达到教学与工作项目合二为一,突出职业技能、实训体系和开放教学的特点。

3.2课程教学内容

在工作室模式下的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从传统的知识章节转变成以校企合作模式的实际设计项目,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按照市场的需求可以分为5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可以细分为7个子学习项目,使得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章节除了有理论知识还会有动手的实践环节,充分体现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1]。项目中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一致,每一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就为一个学习阶段,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要提交相应的成果,使学习内容与实际项目相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步,使教学内容的技能培养针对性较强。

3.3课程教学资源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整合学院为了使师生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教学资源共享网站,站内建筑装饰设计资料是一个重要的共享栏目,并与天津建筑设计院、天津光标建筑设计公司、天津地合盛建筑装饰公司、天津环渤海建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收集整合出经典的室内设计案例100余套,以及建筑装饰专业一系列设计规范和素材,还有历届优秀学生作品等供师生下载使用。同时资源库运用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了代表本专业高水平的课程讲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学资源库还包括电子教材、教案课件、课程指导、习题库等网上资源,另外还有师生课程作业交流栏目,为学生搭建起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工作室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拟建出真实的职业技能情境空间,达到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

3.4课程教学方法

3.4.1实际项目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企业实际的室内设计项目是工作室的主要教学方法,也是引导学生对建筑装饰设计流程有正确的理解。多媒体课件附有完整的设计方案、现场过程与竣工照片和虚拟动画等相关文件,比起传统教材式教学的信息量要高好几倍,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体会到实际设计任务的工作流程和施工现场的情况[2]。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不易表达的实际经验通过媒体播放器演示出来,这样易于学生对原理知识的掌握理解。

3.4.2实习基地教学法

组织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针对设计任务中采用的装饰材料进行现场调研,并结合建材市场的需求量对材质的应用与选配进行优化[3]。同时,学生可以印证在设计图纸中的造型与构件能否在施工现场得以实现,加深学生对建筑装饰行业的认识。

3.4.3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程设计任务书是根据实际项目而设立的,每项任务书都分设不同的设计阶段并覆盖不同的理论知识模块,使学生在不同的任务阶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不同阶段的设计表达。

3.4.4经典案例解析法

通过对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在课堂中模拟类似的设计空间进行重新创作,这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大胆尝试,学生在分析大师作品的同时也对建筑装饰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结束语:

从高职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架进行探索,工作室模式非常适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发展方向,对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各项素质和本专业在社会中的良性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的就业为本,工作室模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目前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学院、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将教学与实践不断完善,打造出一条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特点、专业模式、就业渠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琛.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以建筑装饰专业家居装饰设计课程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2016(04):57-60.

[2]钟刚,文渝. “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装饰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探讨[J]. 才智,2014(15):198-199.

[3]张迪. 校企合作基础上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2):134-135.

论文作者:刘智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论文_刘智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