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世界继续工程教育会议论文选择: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综合互动体系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第九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中国入选论文选登——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全面互动的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程论文,互动论文,中国论文,知识管理论文,第九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与深入发展阶段,而知识管理尚处于初始推行阶段。本人身为中国最大企业之一的上海石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藉身处中国经济中心——上海的有利条件,多年来,对知识管理及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我认为: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全面互动的体系,是对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深入发展都至关重要的大事,也是当务之急。就此,谈以下五点:

一、知识管理与继续工程教育从相互依存走向相互融合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全体成员对本组织内外一切与运行有关的显性、隐性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应用、共享、保护、增新、拓展、评估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层次、新阶段的产物,是以市场为核心、通过知识力与各种经营资本及手段的结合,为单位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利器,是协调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资本经营和创造无形资产的一根主线。

所谓继续工程教育,就是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增新、补缺和拓展的过程。

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交叉面(共同基础)都是知识,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将走向融合、结为一体:

中国一些企业开展继续工程教育的新摸式——“过程研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互动及融合。

过程研修运作模式图(三大环节、九个步骤)

二、知识管理的三大基础工作是继续工程教育的主战场,也是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互动的三个轴心

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构成知识管理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建立知识共享圈,建设知识资源库,开展知识管理小组活动。显然,在开展此三项工作的全过程中,继续工程教育都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核心的促进作用,而开展此三项工作的过程,也将持续推动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及创新。

三、互动轴心之一: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共享圈运作

知识共享圈定义:为了交流、共享、应用、创新相关的知识及经验,聚集成相互帮助、密切沟通、协调行动的群体,不断提高各自的工作质量及效益。

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共享圈的互动:通过继续工程教育建立知识共享圈,在知识共享圈的活动中发展继续工程教育。

譬如:——建立专业信息共享圈

——建立项目开发共享圈

——建立工作过程共享圈

——成立“E—研究院”

——建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共享圈

——建立提高英语能力共享圈

——建立职业发展共享圈

——建立其它共享圈

案例:德国西门子公司通过继续工程教育开发了150个知识管理项目,建立起连接80多个国家分公司的共享网,被评为十大最受赞赏的知识企业之一。

四、互动轴心之二: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资源库建设

知识资源库定义:汇总显性知识,开发隐性知识,搜集外部知识,对所有知识分类编码,科学推介,方便检索。尤其是实现数字化管理。

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资源库的互动:通过继续工程教育不断完善知识资源库的建设,以知识资源库支撑、发展继续工程教育。

案例一:美国施乐公司的“知识资源库”含:1、公司人力资源状况;2、各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评价方法;3、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4、公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5、公司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6、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等。

案例二:英特尔公司开发的“知识地图”:知识索引为可视化电脑软件,输入“这件工作怎样做?”、“谁是这方面的专家?”等查询知识。

五、互动轴心之三: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小组活动

知识管理小组定义:为改进工作、革新技术、创造效益,运用知识管理工具,开展补充与增新知识、切磋与提高技能、改善与促进工作过程等活动的群众性组织。

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小组的互动:以继续工程教育支撑和改进知识管理小组活动,以知识管理小组活动拓展继续工程教育的工作面、夯实基础。

其互动的特点:学习型、实战型、群众性、灵活性。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开展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其性质应属于知识管理小组活动之一。

案例一:英国石油公司1998年建立了T型知识管理构架,以提高经营绩效为目标,广泛组织跨单位、跨部门的“同济小组”,成立企业电子黄页系统、虚拟专家组等,形成卓有实效的知识分享机制。其中某小组利用知识管理方法,动手之前先学习,一年为公司节约7亿美元。

案例二:上海石化公司1993至1998年间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蓬勃开展的过程研修活动,既焕发了继续工程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继续工程教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又实现了产科教的密切融合,直接地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中“团队实践”环节组织生产攻关小组、技术改进专业组、科技创新课题组等,即为知识管理小组雏形,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结构之一。

综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立起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互动的体系,等同于建立了最好的学习型组织。

标签:;  ;  

第九届世界继续工程教育会议论文选择: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综合互动体系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