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推广学习解决问题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_合作办学论文

总结推广学习解决问题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_合作办学论文

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积极推动中职招生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决问题论文,招生工作论文,中职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又到一年一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如何做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总体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总结2011年中职招生工作,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招生工作的新情况,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一、关于2011年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及相关分析

2011年,教育系统职成教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精神,积极落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努力抓好中职招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招生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3.87万人,基本完成年度招生任务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2011年教育统计报告相关数据,2011年中职招生813.87万人,完成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年度招生任务820万人的99.2%,基本完成了年度招生任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连续5年超过800万人,保证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培养的基本规模,为初中毕业生和城乡劳动者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机会,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完成招生任务的有14个省(区、市),没有完成招生任务的有17个省(区、市)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据,有福建、北京、宁夏、青海、黑龙江、广西、海南、上海、山东、广东、安徽、陕西、四川、重庆等14个省区市完成了招生任务;招生任务完成率在90%~99%的有河南、江苏、浙江、河北、湖南等5省区市;招生任务完成率在80%~89%的有云南、天津、江西、吉林、内蒙古、山西、新疆等7个省区市;招生任务完成率在70%~79%的有辽宁、甘肃、贵州、湖北等4个省区市;低于70%的有西藏自治区。

(三)有11个省区中职招生人数超过30万人,为完成全国招生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广东招生(85万)、河南(68万)、山东(59万)、四川(57万)、安徽(43万)、江苏(42万)、河北(41万)、广西(37万)、福建(37万)、湖南(33万)、陕西(31万)等11个省,11个招生大省合计招生534万人,占全国招生数的66%,为完成全国招生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招收往届生和城乡劳动者121万人,占招生总数的18.6%,初步体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定位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初步统计,2011年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招生的650万学生中,应届初中毕业生529万人,占招生总数的81.4%,往届生和城乡劳动者121万人,占18.6%,初步体现职业学校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定位。招收往届生和城乡劳动者比例超过20%的有广西、福建、黑龙江、吉林、海南、青海、河北、宁夏、山西、内蒙古、新疆、北京和湖南等13个省区市,其中广西和福建超过40%。

(五)全国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为49∶51,总体保持大体相当

2011年中职招生比上年减少57万人,比普高少招38万人,而普高又比上年多招15万人,一增一减,使中职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比例从2010年的51%降低到2011年的49%。全国有14个省区市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超过50%:分别是福建、广西、北京、海南、广东、山东、四川、河南、河北、江苏、青海、黑龙江、宁夏、上海,其中福建达到60%。但部分省区市还没有实现大体相当,有10个省区市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低于45%:分别是山西、湖北、天津、辽宁、新疆、甘肃、吉林、内蒙古,其中,贵州(37%)、西藏(24%),需要继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职普比大体相当。

(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减少33万人

2011年中职在校生2205万人,比2010年的2239万人减少34万人,降幅为1.5%。全国有14个省区市在校生规模比上年增加,其中福建、海南、安徽、宁夏的增幅超过5%;全国有17个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比上年下降,其中,天津、上海、江苏、山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西藏9个省区市降幅超过5%。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2250万规模相比实现度达到97.6%。

(七)提高了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出了贡献

2011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4.5%,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10年的87.5%提高到88.6%,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国有17个省区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0%。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有8个省区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80%~90%之间,分别是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湖北、广西、海南、甘肃。有7个省区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80%及以下:分别是河南、新疆、云南、贵州、西藏。上述数据表明,部分省区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较重,扩大中职招生规模的潜力较大。

二、推动中职招生的做法和经验

(一)印发文件、召开会议,部署落实招生工作

201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促进职普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力争到2012年,全国大多数省份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要求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广泛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对职业学校和招生计划实行年审制度,推动各省审定、公布具有招生资格学校的名单,根据办学条件确定招生计划。

召开相关会议推动地方招生工作。2011年5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全面做好年度中职招生工作做出了部署。同年3月和5月,教育部职成教司利用在云南昆明和浙江杭州举办的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分别召集与会的10多个省份教育厅职成教处负责同志研究落实中职招生工作。2011年10月,教育部职成教司在重庆专门召开了部分省中职招生工作座谈会,招生工作先进和招生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15个省区市教育厅职成教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招生工作,努力完成招生任务的举措。2011年11月,教育部职成教司在西安召开的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再次召集9个省区教育厅分管领导,研究部署抓紧做好招生补录工作。

各地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召开了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部招生通知的要求,普遍把招生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健全机制,狠抓落实。许多地区采取逐级分解招生任务,签订招生责任状等做法,把完成招生任务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目标管理,做到目标到学校,责任到校长,确保招生任务落到实处。

山西省政府把职业教育招生任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重要指标之一,以《责任状》的形式下达各市政府,并列入省委对各市重点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全力完成年度招生任务。各市县政府部门都细化分解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奖惩措施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完成中职招生任务。

辽宁省2011年实施中职招生工作三级目标管理制度,即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各市政府与各市教育局(各县政府)、各市教育局(各县政府)与职业学校逐级签订中职学校招生目标责任状,把中职招生完成情况列入各级政府年度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实行三级目标管理,确保完成年度的招生任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中职招生工作,将稳定招生规模作为实施“教育扶贫”、“技能致富”的主要内容,将完成中职教育招生计划和中职教育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任务列为对自治区教育厅的效能考核目标。

重庆市教委与区县教委签订了责任书,重点强调完成中职招生任务、普职协调发展、规范招生行为。各区县纷纷与辖区内的初中学校签订分流协议,落实市教委的任务。

(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招生工作督导检查力度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对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和激励,通过资格公示、专项督查、目标考核等,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秩序。

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拿出专项经费150万元,对上年中职招生任务完成好的省辖市和中职学校进行了奖励。继续实行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处级干部分片联系制度”;把招生任务完成情况与职教攻坚表彰、中央职业教育项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职教攻坚三项工程和职教强县评审等挂钩,计划加大对各地招生督查力度。

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两次召开中职招生工作专题会议,分管厅长亲自带队对全省16个市的招生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要求进一步拓宽中职招生渠道,深化改革创新,加大对招生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确保完成年度的招生任务。

重庆市教委2011年两次召开了职业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重点推进了招生工作。成立6个督导小组,分片区督查中职招生工作,并建立普职协调发展年度的考核机制,年底将通报给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并与今后的资金、项目、评先评优等挂钩。

宁夏教育厅建立招生奖惩制度,完成任务的重奖,完不成任务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有关项目不予安排;建立招生定期督查制度。6月份、8月份分别组成督查组赴全区各市、县,召开座谈会,到学校实地督查,帮助解决招生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半月通报”制度。对全区各学校招生进展情况每半月进行通报,同时抄报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抄送各市县人民政府,强化自治区各部门、各级政府完成招生计划的责任。

山东省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列入各级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2012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进行职业教育专项督导。

(三)加强招生工作管理

一是北京、上海、广西等不少省区市教育部门审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资格,公布了具有招生资质的职业学校名单,取消了部分学校的招生资格,保障了职业教育的招生秩序和教学质量。如广西统一组织各地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开展招生资格认定工作,确定了363所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招生资格,并向全区公布招生学校的基本情况。二是严肃招生纪律。如广西教育厅、劳动保障厅、监察厅联合制定《关于严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纪律的七项规定》,并印发至全区所有职业学校和初中学校,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行为、打击招生违规违纪现象,有效净化了中职招生环境。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如云南省招考院投入100多万,开发“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管理系统”,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计划、报名、考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电子注册等众多网络化功能。全省各州(市)和县(市)均实现了在工作网上学校填报计划,省、州(市)、县招办分级统一录取,考生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学校网上远程录取有效地提高了招生录取工作效率。四是完善中职招生任务统计办法。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分别下达了各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和生源计划数(在本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和本地学生在外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并用这两项指标完成情况来衡量招生任务完成情况。

(四)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

教育部在印发《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时,根据各省上报的招生相关数据,按照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把招生820万任务分解到各省(区、市)。大多数省区市在安排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计划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各地进一步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统一的招生工作平台。广东省理顺招生管理体制,成立了由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省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工作,推进建立统一招生部署、统一招生宣传、统一组织输送生源的“三统一”招生工作平台。天津市在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市中招办统管全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避免高中扩招对中职招生的冲击。

(五)努力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面向,多方组织生源

各地积极面向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退役士兵、生产服务一线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劳动者开展中等职业教育。2011年中等职业教育招收的649.9万学生中,应届初中毕业生529.2万人,占81.4%,往届生和城乡劳动者120.7万人,占18.6%。2011年招收往届生和城乡劳动者比例超过25%的有河北、山西、海南、青海、宁夏等9个省(区、市),其中超过30%的有吉林、黑龙江,超过40%的有福建、广西。许多地方采取“送教下乡”、“送教下企业”的做法,如河北省从2009年开始,全省每年招收约10万农民学员,3年30万农民新生入学后,有力地扩大了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拓宽了生源渠道。山西省教育厅继续组织煤炭类职业院校通过“送教下矿”等办学形式,把职业教育办到煤炭企业。2011年,山西省煤炭厅出台了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及“变招工为招生”实施方案,要求到“十二五”末,煤矿现有老职工中煤矿B类安全管理人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及煤矿特有工种要全部达到中专、技校以上学历;对新招员工推行“变招工为招生”,要求煤炭类职业院校从2011年到2015年,每年为煤炭企业从业人员招生人数要分别占到煤炭企业招工人数的25%、35%、55%、75%和100%。上海市2011年中职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毕业生6000人就读中职,既扩大了中职招生生源,可以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能型劳动者,也体现了城市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

面向初中流失学生开展招生工作。针对许多地方反映初中学生的流失率还比较高,许多初中学生没有参加中考就流失的问题。教育部职成教司与基础教育司协商达成共识,在2011年中职招生文件中明确提出“对于希望升入职业学校或较早开始职业生涯的初三学生,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开设职业教育班或与职业学校合作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四川通过春季在初中学校预订学生、秋季正式招生的办法,提前落实15万中职学生招生任务的做法。天津市对中职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多次补录的办法,确保职业学校完成年度招生计划。广东省春季招生是在市、县两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于初中阶段第六学期上半学期开展组织工作,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春季招生人数接近10万。春季招生面对的是学习成绩相对不好,即使复习也难以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职业学校不提前招生,极易流失到社会直接就业,提前招生可以提高初中巩固率,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提高成绩相对不好的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河南省辉县市教育局2011年启动了“寻找失学孩子”工程,动员全市上千名教育系统的干部、各职业学校和初中学校教师,走村入户,深入排查未升学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的前提下,累计“找”到961名失学少年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六)加大东西部、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力度,面向西部地区合作招生取得突出进展

针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有生源、缺资源,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有资源、缺生源,区域之间职业教育难以协调发展的现状,教育部加大统筹推进力度。2011年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要求,确定1500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立稳定的东西部对口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工作。3月,职成教司汇总印发了《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跨省招生计划》,下达了30.1万余人的跨省招生计划,涉及927所学校。4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座谈会,西部8省区教育厅负责同志与天津市委、市政府、市教委领导共商合作办学事宜,鲁昕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6月,教育部在天津举办了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签约仪式,鲁昕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合作办学提出新要求。全国23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教育厅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生、送生各7.35万人。

各地认真落实教育部要求,积极推动合作办学工作。2011年,重庆与贵州、云南达成了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议,重庆市财政已筹集了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贵州、云南来渝就读中职的学生免学费、补助住宿费,并要求各校自行设立两省来渝学生免书本费、补交通费等资助政策,目前,已经招收贵州学生1.3万多人,云南学生数千人,2011年重庆中职招外省学生将从上年的2.2万人增加到4万人以上。四川省2011年从外省招收了约5万中职学生,保证了中职招生任务的超额完成。东部地区的省市积极招收西部学生。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与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教育厅厅长签订省际职业教育长期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分段培养工作,山东省2011年面向外省招生约6万人,合作办学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天津市2011年面向外省招生约3万人,中职在校学生中外地生源已近50%,每年有2万多名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在天津就业。上海市2011年中职学校共招生5.16万人,其中非本市生源2.03万人,已占招生总数的39%,成为上海中职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约八成中职学校已招收外地借读生。

地处西部地区省区加大了送生力度。如贵州、云南、宁夏分别提出送出5万、3万、1万学生到外省就读中职的计划。青海省分管省长亲自带队到山东落实2011年送出1500人,“十二五”期间送出1万名学生到山东就读职业教育的工作。2011年全省已经选送2700名中职学生到天津、山东、辽宁等地接受职业教育。

2011年全国合作办学工作呈现了三个亮点。亮点一,通过顶层设计,省际合作,把合作办学推向了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把合作办学从职业学校之间、职成教处之间的合作上升到省级教育部门之间合作的层面。青海、宁夏与山东、天津,云南与上海,北京与内蒙古等省区市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亮点二,实施优惠政策的地方在增多,力度在增强。重庆市政府实施优惠政策,由市教委与贵州、云南省教育厅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对到重庆就读中职的1.3万名贵州学生、3000名云南学生实行免学费、就业后提供公租房、转户口等优惠政策。上海、辽宁鞍山等地继续对外来中职学生实行免学费、补生活费等政策。亮点三,教育部职成教司采取行政推动、协会搭台方式,推动区域联合招生。充分发挥全国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协作会作用,2011年先后在杭州、昆明、贵阳等地举办了4次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有关省区市教育部门和1000多所职业学校参加洽谈,签订了16.2万余人的联合招生计划。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已成为中职招生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招生工作的重要措施。

(七)加大资助免学费力度,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011年国家中职学生助学金受助人数905.88万人,资助资金135.8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8.31亿元;国家中职学生免学费资助人数395万人,资助资金7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49.81亿元。中职学生资助和免学费政策对巩固中职招生规模,减少流失现象,特别是对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少省区市扩大了中职学生免学费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实施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的“两免”政策作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自治区新增劳动力素质、减轻城乡居民教育支出负担的重要举措。2011年,自治区对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实施“两免”政策,增强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福建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秋季起,将中职一年级所有正式学籍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包括为“送教下乡学生”免学费。山西省将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2011年秋季起,先免除职业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学费,2012年免除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学费;山西省财政为“送教下乡”的非全日制学生每年补助600元学费,煤矿企业为工人读中职支付学费。四川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对约3万名藏区、彝区学生实施了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省财政每年用于免学费的资金约3亿元。重庆中职学生全部享受资助政策,31%的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和住宿费补助(每人500元);还对到重庆就读的贵州、云南1万多名学生免费。上海对从对口支援地区到上海读中职的学生免学费,并补助学金。辽宁鞍山市对3000名外省中职学生也免学费。

(八)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一是启动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审核确定了647所示范学校项目单位。二是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支持了229所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三是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支持了640个实训基地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数量达到2300多个。四是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年内完成5650名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和2万名教师省级培训。各地大幅度地增加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些省区市努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如四川职业教育攻坚工程3年投入128亿元,省级基础能力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增加到7亿元,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九)加强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就读中职学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和中职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

广西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编制、招生工作纪律要求等,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中职招生宣传。全区组织职业学校分赴全区14个市的所有普通中学开展招生大篷车宣传活动,举办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比赛和技能作品展示会、发放中职学生国家资助宣传册到各初中学校;通过各种媒体,开展招生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乡镇、进社区等,全方位进行招生宣传。

河南省教育厅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开展“职教巡礼”“职教攻坚中原行”“职业教育公益宣传”等活动,全面宣传职业教育。全年在河南电台音乐广播的新闻资讯栏目播出职业教育新闻或资讯。

辽宁省沈阳、大连、辽阳等市教育局组织了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大篷车队”,深入到全市区县、乡村初中学校,宣传职业学校发展状况和招生政策;丹东、本溪、阜新等市教育局专门开展了“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招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原因

(一)一些地区对中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社会上,部分家长“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家长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迫切,仍花高价买普通高中的学位。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在高中阶段没有按照大体相当的要求安排招生,普通高中先招多招,职普比例还不合理,这种现象东部省市有,西部地区表现得更突出。2011年全国有11个省区市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低于45%,需要继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职普比大体相当。

(二)不少地区初中毕业生数量继续减少

从各省区市上报的数据看,2011年全国有初中毕业生约1737万,比2010年减少约14万人。2011年普高招生约851万,中职招生约808万,合计约1660万人,加上中职招收了约150万城乡劳动者和高中毕业未升学的学生,从全国来看每年完成800多万中职招生任务的生源是有的。但部分省区市初中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减少比较多,如河北减少12万人、湖北减少8.5万人、江苏减少7.6万人、陕西减少4.1万人。

一些地方参加中考的初中学生数与教育部门所报初中毕业生数据差距较大,中职生源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初中学生流失人数较多,与一些省区规划部门提供的初中毕业生数据差距较大。如据宁夏教育厅统计2011年初中毕业生是9.8万人,参加中考人数8.26万人,占毕业生数的84.3%,人数相差1.5万人。目前各地报送的初中毕业生数是确定中职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在普通高中先招生,中职后招生的模式下,一些省区市留给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数量明显不足,使中职招生面临实际生源不足的很大压力。

(三)一些地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西部地区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能力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当地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2596.27元,其中东部地区平均为3369.54元,中部地区为2778.3元,西部地区为2021.9元,西部地区比全国平均低574元,比东部地区低1348元,仅为东部配置水平的60%。职业教育区域差距仍很明显,难以满足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

(四)现行中职资助免学费政策难以满足面向人人的招生需求

中职招生已经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了,但城乡劳动者难以全日制接受学历教育,也就不能享受资助免学费政策,过去许多地方把送教下乡纳入全日制学历教育,享受学生资助和免学费政策。2010年和2011年,有关部门连续两年对中职资助免学费政策进行检查,不允许非全日制学生享受资助和免学费政策,中央财政不给钱,多数地方财政也没有解决非全日制学生资助经费,据统计,2011年12月中职助学金覆盖学生794.9万人,占学生的56.5%;免学费覆盖学生244.5万人,占在校生的12.8%。助学金覆盖学生比计划数1100万人减少了305万人,免学费覆盖人数比计划数440万人减少175万人。2011年中职学生资助和免学费资金214.88亿元,比2010年减少43.52亿元。中职学校为规避资助和免学费管理方面的风险,不愿意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宁愿少招人,不愿挨处分”的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了涉农专业招收青年农民、职业学校招收城乡劳动者的数量。

(五)城乡区域职业教育统筹缺乏有力的政策措施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和生源难以统筹协调,东部地区中职招不满和西部地区中职招不了的现象并存。

(六)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偏低,影响学生就读中职的积极性

2011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的比例上升到86.5%,而高职招收中职学生的比例只有17%。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偏少,将影响毕业生今后人生发展的机会,直接影响了学生就读中职的积极性。

(七)就业准入制对部分行业企业缺乏有效约束措施

近两年经济回暖,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明显增大,持续出现企业“用工荒”现象。建筑、电子、服装、餐饮等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直接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导致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过早进入了劳动力市场。

四、要认真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落实

各地要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明确要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2015年、2020年分别达到4500万人和4700万人,中职在校生分别达到2250万人和2350万人,从在校生数量上讲,对中职和普通高中要求达到1∶1。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2010年减少57万人,在校生减少34万人,在校生规模与2015年要求相差约50万人,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相差280万人,这就要求全国和部分省区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还要继续扩大,才能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二是要求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更加合理。要求全国和多数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尽快实现大体相当的要求,要求尽快改变一些省市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不合理的现象。同时,落实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不仅是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绝大多数省区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各省区市共同努力。

(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要广泛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优先做好招生大省的工作。抓好广东、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江苏、河北、广西、福建、湖南、陕西等中职招生30万人以上大省巩固招生规模的工作,就可以完成全国约2/3的招生任务,对完成全国中职招生任务至关重要。

要切实做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相对较低的省区的招生工作。2011年全国有河南、新疆、云南、贵州、西藏7个省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80%及以下,还有不少省区没有达到87%的目标,这些省区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相对较低的地方,也是中职学校生源较多、扩大招生规模的潜力和空间较大的地方,要积极做好这些省区的工作,千方百计招收更多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努力扩大中职招生规模。

要多渠道解决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许多地方反映初中学生的流失率还比较高,许多学生没有参加中考就流失了。因此职成教司与基础教育司协商达成共识,在2011年中职招生文件中明确提出“对于希望升入职业学校或较早开始职业生涯的初三学生,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开设职业教育班或与职业学校合作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今后要继续坚持这一要求,对因不愿继续升学而可能流失的初中学生共同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帮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研究开展在农村普通初中举办职业班,或在农村职业学校举办初中阶段职业教育班的活动。

要总结推广四川、广东、云南、天津等地与普通初中合作、开展春季招生的办法。总结推广四川通过春季在初中学校预订学生、秋季正式招生的办法,提前落实15万中职学生招生任务的做法。总结推广四川省由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办统一领导,学生自愿,初中第六学期招生的办法。积极推广天津市对中职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多次补录的办法,确保职业学校完成年度招生计划。

要总结推广河南辉县开展“寻找失学儿童读中职活动”的经验。不但要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还要依靠公安、民政等管理部门的力量。对社会管理部门来说,减少没有就业技能的流失学生,使其通过职业教育成为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者,对学生、学生家庭、社会都有利。要研究开展农村职业学校动员失学青年读中职的活动,动员农村未升学的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城市职业学校要努力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的初中毕业生

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在初中就读的有328.2万人,比上年增加25.4万人,增长8.37%,其中在东部地区就读的约175.4万人。这些学生应该成为东部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重要生源,这也是中职招生要关注的新的亮点。东部城市要总结推广上海、北京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初中毕业生读中职的经验和做法,要研究开展城市职业学校广泛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住子女读中职的活动。

(三)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拓宽招生面向和招生渠道,充分体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理念

在初中毕业生数量不断减少,高中阶段职普比1∶1的要求基本不变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拓宽招生服务面向,积极推动农村职业学校举办送教下乡班或成人中专班,积极推动城市职业学校举办成人中专班、进城农民工班等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城乡劳动者者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城乡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四)大力推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充分发挥东部和城市职业教育的优质办学资源,发挥西部和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对口支援省级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东西、城乡中职学校在联合招生、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入合作。要树立一批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成绩突出的省级典型(如每年送出学生或接收学生1万人以上的省区市),建立3000所东西部合作办学学校(如连续3年每年送出学生或接收学生100人学校),并给予表扬、鼓励。要继续开展东部城市学校举办西部学生中职班、内地职业学校举办民族班、内地职业学校举办贫困学生移民班等活动,统筹发挥东部办学资源丰富和西部学生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联合办学,推动职业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

(五)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拓宽中职升学渠道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确定优先发展的区域、学校和专业,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制定在实践岗位有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直接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办法。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要继续举办中高职衔接班,继续办好“3+2”或“3+3”中高职衔接班;继续抓好高职自主招生等工作,推动中高职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还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办好校企合作班,企业冠名班,努力争取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用工企业就业岗位的基本一致。

(六)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争取提高资助标准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是保障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改善民生的重大改革;是让农村学生带着知识和技能进城,实现转移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是调整教育结构,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力措施。但是,目前中职免学费覆盖面不够宽,在农村、西部和贫困地区还有上百万学生没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就直接就业了,其中有相当部分是贫困和低收入家庭学生。因此,我们一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已有中职资助和免学费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已有的政策。二要与财政部门抓紧研究方案和文件,落实“尽快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全体农村学生”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尽快覆盖所有农村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全部免费,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还要争取提高中职学生资助标准。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扩大免学费范围,总结、宣传、推广福建、山西、四川、重庆、内蒙古、上海、辽宁鞍山、沈阳等地的经验和做法。

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和免学费工作的管理。解决一方面资金不足,一方面资金滞留的问题,按照有关部委文件要求,该发的钱一个不能少发,不该发的钱一个不能多发。对不能全日制参加学习的城乡劳动者的资助办法,目前看来全国统一解决难度较大,要总结推广福建、山西、河北、海南等地解决非全日制学员学费的经验,鼓励有能力的地方先行实施免学费政策;研究如何从其他渠道解决经费的办法,如海南从组织部门的经费、甘肃从扶贫经费、贵州从就业培训经费中解决一部分的办法。要总结推广北京、上海对成人学员的管理办法,积极研究根据学员学习时间、学习成果或采用学分制等更加科学的管理和补助办法。

(七)切实加强招生管理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文件要求,严格审核学校办学资质、招生专业和规模,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省级教育部门加强审核,公布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质的学校名单。对达不到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规定的设置标准或管理要求的学校,要限期整改,限制或暂停招生。有条件的地方还应根据用工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确定专业招生规模,使招生规模、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更加适应就业需求。

(八)对招生工作实行激励政策

目前中职招生规模与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示范校的建设已经紧密挂钩,今后我们还要争取与其他有关项目紧密结合,与对各省区市职业教育的评价紧密结合。积极推广一些地方实行的各种激励机制,对招生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进一步调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教职工抓好中职招生工作的积极性。

标签:;  ;  ;  ;  

总结推广学习解决问题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_合作办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