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应用

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应用

张剑锋[1]2004年在《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应用》文中认为辽河油田以开采稠油为主,汽驱工艺是稠油开采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汽驱工业生产过程关键指标变量不能在线检测、装置操作运行不稳定、工艺难以运行于最优状态等问题,开发了一套优化监控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关键指标变量的在线检测,解决了装置操作不稳定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汽驱采油工艺的工作效率。从功能上讲,该系统可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数据校正技术实现测量值(两相流体流量指标)的精度优化;第二部分建立汽驱工艺软测量模型,实现关键质量指标的在线估计;第叁部分建立系统优化模型实现对整个工艺过程的优化操作指导。该系统是由操作站、工程师站组成的小型局域网系统。操作站后台程序用于实现测量值精度优化和软测量估计计算等功能,并通过人机界面实时显示工艺的各项参数指标;工程师站后台程序则用于实现系统的优化计算并给出优化操作指导。监控系统各部分之间的通信是基于OPC接口进行的,并且该系统还具备模型在线修改和调整的功能。目前,该监控系统已成功运行于辽河油田注汽3站和5站。

李亚芬, 张剑锋[2]2005年在《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以辽河油田汽驱工业过程为对象, 设计开发了一套优化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操作站、工程师站构建的小型局域网组成, 建立了湿蒸汽干度的软测量模型, 实现了指标变量的在线检测, 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 实现了对整个汽驱过程的优化操作指导。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同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数据通讯是基于OPC接口进行的。目前该监控系统已成功运行于辽河油田的注气3站和5站。

石英才[3]2010年在《齐40块蒸汽驱集输热注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齐40蒸汽驱油田的热力开采需要一整套特殊的技术和设备,尤其在蒸汽驱集输系统,热注系统,对其安全运行、节能高效至关重要。蒸汽驱自热注站、井口、计量站、转油站、联合站到原油外输;从热注锅炉、热力管网、集输管道、防腐保温、集输流程到脱水工艺等,具有工艺设备多、工艺流程复杂、仪表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并要求系统对特定原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实现热注和集输安全运行。在石油开发过程中热注系统和集输系统能源消耗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是稠油开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油田原有热注和集输系统的效率较低。根据齐40块蒸汽驱热注和集输系统现状和测试资料结果,通过对蒸汽发生、热力输送、蒸汽干度分离、原油集输工艺、输油动力设备、热能损耗、原油黏度与输送温度等几个主要影响系统效率的敏感性因素分析,确定通过优化热注站站点布置、调整注汽管网、优化集输工艺、优选节能型高效集输动力设备;合理应用、综合回收利用热能;依据不同集输液量和温度,在满足正常降黏输送要求的同时,找出最小热能消耗温度点等多方面综合实施配套技术,以提高稠油热注和集输系统效率。

纪春萌[4]2008年在《模糊控制在燃煤注汽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注汽锅炉是油田注蒸汽热采的关键设备,是油用热采工艺过程中能耗最大的设备之一。随着稠油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锅炉蒸汽的质量,降低注汽锅炉能耗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油田注汽锅炉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以来,已逐步实现了国产化,但其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仍停留在原来的技术水平上,并且其控制效率低下。随着先进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模糊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应用于注汽锅炉控制,提高注汽锅炉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已成为一种趋势。本论文在系统阐述注汽锅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注汽锅炉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进行分析,提出注汽锅炉控制系统目前存在的控制难点。由于蒸汽干度和蒸汽压力是注汽锅炉运行的重要参数和性能指标,也是制约注汽锅炉安全、节能运行的控制瓶颈,因此本文在对模糊控制进行重点研究的基础上,对蒸汽压力、风煤随动,蒸汽干度环节进行了模糊控制器设计。并将模糊控制Matlab仿真结果应用于实际系统。在蒸汽干度控制策略实施过程中,通过检测锅炉给水和炉水电导率测量蒸汽干度。在分析影响蒸汽干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了工程实用的前馈-反馈控制复合控制技术,确保了蒸汽干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设计了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并编制了部分监控软件。

车海军[5]2006年在《燃煤注汽锅炉控制系统设计与模糊控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蒸汽驱采油是指重油开采时向重油层注入适当干度的高压蒸汽进行原油采集。以往生产高压蒸汽的注汽锅炉都是以原油或天然气为燃料,在我国实施“以煤代油”计划后,各油田开发了不同的燃煤注汽锅炉以降低燃料成本。由于燃烧方式的改变,在锅炉控制上出现了许多技术难题。本文以辽河油田某注汽站的燃煤注汽锅炉为背景,旨在提高自动化水平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分析注汽锅炉工艺流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建的燃煤注汽锅炉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采用上、下位机分层结构,分别完成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和过程监控。之后,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现场安装和调试,设备运行后进行了大量实时数据采集。针对燃煤注汽锅炉控制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依据所采集的实时数据,对蒸汽压力、风煤随动控制环节进行了模糊控制器设计。对蒸汽干度控制提出了恒压力和恒流量两种控制策略。并将模糊控制Matlab仿真结果应用于实际系统。在蒸汽干度控制策略实施过程中,通过检测锅炉给水和炉水电导率测量蒸汽干度。在分析影响蒸汽干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了工程实用的前馈-反馈控制复合控制技术,确保了蒸汽干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构建了控制系统的全部硬件并编制了部分监控软件。

郭玉强[6]2009年在《分层气驱工艺管柱研究》文中认为蒸汽驱开采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开采以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必然的热采阶段,是稠油转换开发方式的重要接替技术之一。然而,对于多层稠油油藏,由于各层岩石物性存在差异,以及初期开采过程中的合注合采,致使各层动用程度不均,加剧了蒸汽超覆和单层突进,使蒸汽驱纵向波及效率降低,影响了开采效果。因此开展分层汽驱工艺技术研究是减少注汽时层间干扰,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和蒸汽驱效果的重要方法。该项目采用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油田现有的资料,提出井筒内压力分布和干度分布的计算方法,进行稠油井分层蒸汽驱的设计,分析油井的注汽工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大量的地面试验数据检验理论与实际分层配汽量的符合程度,提出必要的配汽计算及后期调整修正关系式,以指导现场进行分层蒸汽驱配汽量的调节。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研制了分层蒸汽驱工艺技术管柱,不但满足分层配汽工艺要求,而且能够根据测试结果不动管柱进行配汽量的调整,以达到理想的分层汽驱工艺技术要求。

佚名[7]2006年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设备及系统》文中提出IELDVD060:9332:29643-339 0602337 故障容错Hopfield神经网络的基于故障注入与重量限制的学习=Learning based on fault injection and weight restriction for fault-tolerant Hopfield neural networks [会,英]/Kamiura,N.//Defect and Fault Tolerance in VLSI Systems,2004.DFT 2004.Proceedings.19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339-346(A)

章立宗[8]2006年在《地调SCADA/EMS/DTS系统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区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EMS系统和DTS系统的建设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度SCADA系统到基于RISC/UNIX的开放式分布式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几代应用系统。经过十多年发展,开放式分布式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已趋于成熟,在其基础上的高级应用和DTS也日趋成熟。随着地区电网不断扩大、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和大规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用,对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本文分析地区调度的实际应用需求,结合绍兴地区调度自动化基于统一平台开发的SCADA/EMS/DTS系统的建设情况,对各系统采用模式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针对地区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的应用需求,提出分层分控的解决方法和相关实现技术。根据地区高级应用软件对电压无功控制的需求,提出变电站、区域和全网叁级无功优化模式。利用基于web互操作的WDTS系统建设模式使DTS系统满足地区调度员仿真培训对反事故演习的实际需求。

毛成祥[9]2015年在《春风油田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实践与认识》文中研究表明春风油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属于薄浅层超稠油油藏,在开发实践过程中,采取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多轮次吞吐后,存在产量快速递减问题,在综合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在排601北区适时开展了薄浅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先导试验。在对排601北区进行油藏特征、开发困难、面临问题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蒸汽驱方案优化、方案调整、现场技术配套、现场实施等方面对先导试验进行系统的全面研究。在该试验区上采用排状井网相比于吞吐而言,可提高采收率31.7%,推荐注汽强度为2.07t/d.ha.m、采注比大于1.2。现场试验表明,注汽速度为6.0t/h时,既可以防止汽窜发生,又可以加快温度场建立;调整实施后,试验区井口温度平均由65℃升至目前73℃,平均单井日增油3.3t/d;通过封堵治理“热水窜”提高注汽效果,含水由90.6%降至87.7%,日产油由65t/d升至77t/d,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可显着提高春风油田开采质量和效率,为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北缘等类似油藏的蒸汽驱开发提供了参考、奠定了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应用[D]. 张剑锋.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2]. 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J]. 李亚芬, 张剑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5

[3]. 齐40块蒸汽驱集输热注系统设计[D]. 石英才. 东北石油大学. 2010

[4]. 模糊控制在燃煤注汽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 纪春萌. 大连海事大学. 2008

[5]. 燃煤注汽锅炉控制系统设计与模糊控制应用研究[D]. 车海军. 燕山大学. 2006

[6]. 分层气驱工艺管柱研究[D]. 郭玉强. 大庆石油学院. 2009

[7].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设备及系统[J]. 佚名. 电子科技文摘. 2006

[8]. 地调SCADA/EMS/DTS系统模式研究[D]. 章立宗. 浙江大学. 2006

[9]. 春风油田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实践与认识[D]. 毛成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

标签:;  ;  ;  

汽驱工业过程优化监控系统设计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