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现状、相互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以巢湖为例论文

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现状、相互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
——以巢湖为例

蒋政常(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实现经济增长与水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巢湖为案例,分析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现状,探究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结论显示: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呈现N型曲线关系;在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发展会侵占巢湖湿地,信息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会增加入湖污染,但随着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环境保护意识、技术及环保制度的完善,巢湖的水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因此,环巢湖地区应该经济发展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加强对巢湖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加大对巢湖水环境保护的投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污染;相互影响机制;巢湖

一、前言

巢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巢湖水域对于安徽省水资源供给、航运、农业生产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巢湖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巢湖地区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巢湖水污染治理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环巢湖地区的湿地侵占屡禁不止,违规开发时有发生,入湖污染不断加大,巢湖水质持续下降,巢湖水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

为探究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关系,文章以分析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基本现状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相互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巢湖地区水环境的污染现状,结合环巢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期刊,提出促进环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协调发展的治理对策,以期对环巢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治理协调互助有所裨益。

二、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现状及相互影响机制

(一)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巢湖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区,被合肥市所环绕,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绕,水域开阔,物产丰富,航运条件好,在安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巢湖全境均在合肥市管辖(包括代管)范围内,2018年合肥生产总值(GDP)7822.9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3612.25亿元和3933.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5%和8.0%;毫无疑问,巢湖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且比较强劲,逐步形成了以合肥市区为核心的合肥都市圈。

图1 2001-2013年巢湖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巢湖地区的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巢湖为中度污染,全湖平均水质为Ⅴ类,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由此可见巢湖的水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受制于客观条件及个人研究能力,笔者难以对巢湖水质进行实验测评及分析,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梳理及归纳现有巢湖流域水污染研究文献,对巢湖地区的水污染趋势进行概述。赵腾飞、王晴晴、唐晓先、刘西军、张云华(2015)等学者的研究发现,2001-2013年巢湖地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先上升,后平缓下滑”的趋势,污染程度东部高于西部;张民、史小丽、阳振、陈开宁(2019)在《湖泊科学》的待刊稿资料显示,2012-2018年巢湖地区总体污染程度提升,巢湖西部污染要高于东部,但西部虽然污染高,但是在不断改善,而巢湖东部虽然污染水平低于西部,但是其入湖河流的水质在恶化,中东部的入湖河流总氮、总磷快速提升影响了巢湖的整体水质。

(二)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相互影响机制

如前所述,赵腾飞、王晴晴(2015)等学者的研究显示,2001-2013年巢湖地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先上升,后平缓下滑”的趋势,张民、史小丽(2019)等学者的研究显示,2012-2018年又有上缓慢上升趋势,上升的原因在于巢湖中东部入湖河流的污染严重。由此可知,巢湖地区水污染呈现“N”型趋势发展。那么,巢湖地区的污染是否与环境库斯涅茨曲线的“倒U”型理论相悖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鉴于此,可以得出:从巢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来看,在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发展会侵占巢湖湿地,信息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会增加入湖污染,但随着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环境保护意识、技术及环保制度的完善,巢湖的水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就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负荷区块和不同性质的负荷进行电力负荷的预测。其中,对商业负荷的预测要注意的是,预测的重点区域一般是市政建设场所,还有一些大型商场、写字楼、娱乐场所等,这些地方的空间负荷容积率非常高。在进行空间负荷的预测中,一定要对这些建筑的新建引起的负荷变化予以重视,并根据城市的规划设计,选择适合预测城市到某一预测年份的用电指标,根据这个用电指标进行电力负荷的预测。对居民负荷的预测主要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

从2012-2018年的巢湖水质来看,虽然总体污染有缓慢上升,但是巢湖西部地区水质改善明显(虽然处于高污染水平),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治理水污染的观念、投入、技术、制度及经济发展规划的改善都推动了水环境的治理,因为巢湖西部地区属于合肥经济发达的区域,如包河区、肥西县、肥东县;而中东部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巢湖市、庐江县,两者2018年GDP排名合肥倒数两名),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故而其污染情况在快速恶化(虽然整体污染水平低于西部),这说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会对生态造成污染。

企业想要够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就需要通过有效的处理财务问题,来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结构。并且通过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来减少人力的使用。

从2001-2013年的巢湖水质来看,随着这个合肥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规划日趋完善、科学,治理水污染的观念、投入、技术、制度在快速提升,故而巢湖水污染水平在逐步下降。

本试验后期有少数麝进入泌香期,由于进入泌香期的麝血液性激素本身就有较大幅度的变动,故在数据分析时将有泌香反应的麝的数据去除。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处理,并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的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采用Duncan's方法对各组间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差异显著)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来表示。

三、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协同推进的治理对策

(一)经济发展规划必须统筹兼顾,突出对水环境保护的政策设计与落实

经济发展规划必须统筹兼顾,突出对水环境保护的政策设计与落实,这是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协同推进的首要治理对策,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巢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要注意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发展对于巢湖区域水质的负面影响,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发展新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经济规划中要做好水功能区域规划,注重水环境的治理,提升水资源保护规划与设计的重视程度;第二,加强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重点关注巢湖周边工业生产废水、污水的排放、净化及再利用,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河流流量削峰填谷的作用,增加巢湖水域的自净能力;第三,进一步优化巢湖地区的产业结构,关停或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低效能的落后产业,对短期难以淘汰的企业要加速实现技术更新升级,降低对巢湖环境的污染。

(二)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投入,坚持技术革新与效能提升兼顾的治理策略

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投入,坚持技术革新与效能提升兼顾的治理策略,这是巢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协同推进的核心治理对策。第一,利用好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生产污水净化的投入,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同时对污染型企业收取污染税费及资源税,确保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排污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巢湖流域入湖河流的水质污染水平;第二,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新经济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并在加强巢湖地区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对排放对污染较大的中小企业给予处罚,污染特别严重的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关停措施;第三,加大对巢湖地区水环境治理经费投入,同时加强对环保资金的预算管理与审计监督,要充分落地专款专用制度,并不断评估并提高经费的使用效能;第四,积极鼓励高校、企业等研发机构联合开发巢湖地区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污染监控、治理技术及设备,推动巢湖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快速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提升社会各级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四、研究结语

总而言之,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新常态下安徽经济成功转型的必要前提与有益探索。目前,巢湖流域的水质整体较差,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从国家生态环境部的监测来看,巢湖全湖平均水质为Ⅴ类,这凸显了巢湖地区水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必要性及重要性。鉴于此,巢湖地区必须加快制定经济增长与水污染治理协同推进的措施,具体包括:经济发展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对水资源保护的政策设计与落实;其次,要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性,提高各级主体对于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最后,国家及安徽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巢湖水环境治理的投入,既包含水环境保护技术革新的投入,也包括提升水环境质量经费使用效能提升的投入,真正促进巢湖地区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融合共生。

参考文献

[1]吴业鹏,袁汝华,刘诗园.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分析[J].生态经济.2017(09).

[2]马海良,李珊珊,侯雅如.河北省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及预测[J].水利经济.2017(03).

基金项目: 本文属安徽省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对策研究-以巢湖为例》(编号:201810378593)研究成果。

标签:;  ;  ;  ;  ;  

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的现状、相互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以巢湖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