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对比论文_易彦博

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流阻断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分别有43例、40例、37例患者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阻断血流,将其记为A组、B组和C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术中出血量和血流阻断时间两两比较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均远远短于A组(P<0.05),而A组和C组手术时间、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血流阻断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肝癌

肝癌发病率高,预后差,是临床医生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手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包括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1],但是关于3种手术方式在此类患者中的优势和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对比分析。鉴于此本研究特对既往12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分别有43例、40例、37例患者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阻断血流,将其记为A组、B组和C组。A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1-80岁,平均(61.4±5.3)岁,临床分期:1b期20例、2a期23例;B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2-76岁,平均(61.0±5.1)岁,临床分期:1b期22例、2a期18例;C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40-78岁,平均(61.5±5.0)岁,临床分期:1b期20例、2a期17例。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B组和C组均在确定符合手术指征后实施常规肝癌根治性切除术,麻醉方式选择全麻,在手术中需要同时配合给予淋巴结清扫术,血流阻断方法分别为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阻断血流,其中A组:束紧肝十二指肠韧带,血流阻断时间需要<20min,若时间过长则需要在解除阻断后5min再进行切除;B组需要充分暴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门部分,暴露患侧的肝动脉分支和门静脉分支,拉开患侧分支用索带,对患侧肝切除前对患侧支进行血流阻断;C组:首先分离健侧的肝动脉并阻断其余肝蒂,然后阻断半肝动脉、全部肝胆管和全部肝门静脉。

1.3 观察指标

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和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其中血清胆红素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得,待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即1.71 -17.1μmol/L)时所用时间记为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

统计术后3个月内3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19.0,分别利用其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多样本和两样本计量()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和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对比

3组术中出血量和血流阻断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均远远短于A组(P<0.05),而A组和C组手术时间、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A组、B组和C组术后分别有2例(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5.00%和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7,P=0.413)。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或者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手术、放化疗均是肝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往往只适用于早中期的肝癌患者,且手术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血流阻断方法才能尽可能减轻创伤[2]。如果未进行血流阻断很可能会导致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术后大输血治疗时会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故此,探讨有效的血流阻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A组和C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证实半肝血流阻断法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加快术后恢复。此外,组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证实3种血流阻断方法效果均较好,且安全性也均较高。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3],因此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血流阻断方法。综上所述,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阻断血流均能够快速阻断血流,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第一肝门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能够促进术后恢复,建议根据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流阻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贯启,张志伟,项帅,等. 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1):18-22.

[2]荣维淇,吴凡,余微波,等.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可手术小肝癌预后的影响[J]. 肿瘤防治研究,2015,42(10):1020-1023.

[3]胡军,鲁光锐,鲁玲,等.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体会[J]. 临床外科杂志,2017,25(3):190-193.

论文作者:易彦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对比论文_易彦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