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及CT影像相关性研究论文_李轶伦

李轶伦

天津市海河医院 天津市 300350

摘要:为了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E)患者的肺功能和螺旋CT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本文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随机选取了50名,分析这些患者的肺功能和螺旋CT影像诊断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影像中的磨玻璃样低密度影与一秒末用力呼吸率(FEV1/FVC)呈现负相关性;螺旋CT影像中的线网状阴影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VA)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螺旋CT影像中的蜂窝影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VA)均呈现负相关性的特征。这表明不同程度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参数和螺旋CT影像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结论对于利用螺旋CT影像特诊进行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功能;螺旋CT影像特征;相关性分析

特发性肺纤维化(IPE)疾病是一种慢性病,主要特征表现为肺泡壁和肺泡腔出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炎症和纤维化,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作为慢性间质性肺病的一种,病情不清,病情往往表现为逐渐加重,有时也表现为短期急性加重。据统计,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患者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2.8年,死亡率大于多数肿瘤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无创伤检查方法为肺功能测定和螺旋CT影响扫描技术,两者结合可以较好的反映肺功能变化和患者的病理CT影响学特征[1-2]。为了更好的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与螺旋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我院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疗效观察等提供参照。

1 研究对象与检查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期间就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名,其中男性28名,女性22名,平均年龄为(63.2±14.6)岁。这50名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该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检测和螺旋CT影响扫描检查均在1周内进行[3]。

1.2 检查方法

(1)肺功能检测。采用德国耶格MS-CS肺功能检测仪进行肺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VA)。肺功能损害程度诊断标准为:各指标实测值跟预计值百分比小于80%为肺功能减低,百分比在80%至60%之间为肺功能轻度降低,百分比在60%至40%之间为肺功能中度降低,百分比小于40%为肺功能中毒降低。

(2)螺旋CT影像学检测。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测,重点观察肺和纵膈的影像学特征,以磨玻璃样密度影、弥漫性线网状阴影和蜂窝影进行表征。观察过程中采用国际通用的量化CT表征方法进行评分,特征累积范围大于75%计4分;累积范围在75%至50%之间计3分;累积范围在50%至25%之间计2分;累计范围小于25%计1分,无特征的计0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该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表征肺功能参数和螺旋CT影响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2结果

肺功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肺功能损害的患者分别为6例、19例和25例。螺旋CT影像统计结果显示磨玻璃样密度影患者11例,弥漫性线网状阴影患者39例,蜂窝影患者33例,肺气肿患者8例,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患者15例。

进一步分析肺功能参数和螺旋CT影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磨玻璃样密度影与一秒末用力呼气率呈负相关关系,弥漫性网状阴影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和一氧化碳弥散率呈明显负相关特征,蜂窝影与各指标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

3讨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病因复杂,危害较大。常规的病理学检查可以对该病进行准确诊断,但是因为病理学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一般不愿接受。因此,联合肺功能检测和螺旋CT影像学检查成为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我院50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和螺旋C影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磨玻璃样密度影与一秒末用力呼气率呈负相关关系,弥漫性网状阴影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和一氧化碳弥散率呈明显负相关特征,蜂窝影与各指标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这表明,综合分析肺功能检测结果和螺旋CT影响特征对于该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将联合肺功能检测和螺旋CT影像学检查作为该病的常规动态检测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宁,陈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及CT影像学相关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3):497-499.

[2]宋承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X 线及HRCT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50-1351.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87-389.

论文作者:李轶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及CT影像相关性研究论文_李轶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