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具有系统性、专业性以及复杂性等方面的特点,为了能够在固定工程周期内保质保量土完成项目建设,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做好各方面的工程管理工作。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体系,在管理任务的执行方面也有着比较多的漏洞,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管理工作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制定,最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柱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系,并且工程管理的水平往往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否达标。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管理体系,这就导致建筑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并且其职业素养普遍较低,这就会使得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此对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建筑企业负责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这就使得其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工程管理的方向,导致工程管理各项环节的配合不够紧密,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且,我国的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工程管理发展起步较晚,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管理体系,同时也没有培养员工成熟先进的管理意识。很多建筑企业只片面重视工程项目的中标量以及成本收益,这也就导致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忽略。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问题。一项建设工程如果不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例如一些细节项目的管理工作,就无法得到保障。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执行的基础与标准,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就无从着手,没有管理依据。一些建筑企业一味解决成本,获得更高效益,经常存在缺乏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实施,管理工作片面等,导致监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建筑企业一味追求利益,忽视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责任感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导致的。
1.3 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
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项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在管理工作方面,由于施工单位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位,在管理工作方面所投入的技术也严重不足,即使施工单位有意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良,但在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管理工作的落实方式,影阻碍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 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想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筑企业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培养和加强工作人员工程管理的意识。另外,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的号召,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好工程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并且要严厉处罚在项目建设中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人员,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敲响警钟,时刻提醒其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
2.2 改进现行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必须改进现行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而改进现行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项目负责人应该深入了解施工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合理计划;第二,应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且还要配备检验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数据的监测,达到监控施工全程的目的;第三,必须加强对验收工作的重视,在此阶段监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验收职能,严格按照建筑需求以及施工标准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工作。
2.3 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
在管理工作方面,可以引入计算机技术与新型的管理软件。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来自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高效、准确的处理,在管理软件的支持下,经过计算所得到的数据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使管理人员的各项决策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从施工技术的角度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比如引入先进的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非接触式的采集,比如用光学设备对墙体表面的完整性进行分析,用超声波设备对结构内部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利用无线传感设备来采集施工质量数据一方面能够降低现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由于所得到的数据均为数字信息,可以直接上传至计算机进行计算与储存,在数据流通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人工处理,极大提高了数据流通与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当前的质量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4 加强BIM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B1M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信息为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筑三维建筑模型的方式,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仿真模拟。这种施工现场管理方式能精确到项目施工现场的隐蔽环节中,使得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完备、信息关联性更大。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借助BIM对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机械、临时设施等管理进行建模,具体内容为:①施工现场建模。在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模拟建模时,需要方案制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包括对施工现场整体规划、现场进场位置管理、卸货区位置定位、起重机械谈以及危险区进行管理等,以保障建筑构件的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B1M操作人员利用五维建模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化模拟,如针对钢构件吊装路径的整合、危险区域的调整、车辆进场现状的管理等,以将现场管理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②施工机械建模。利用专业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现场的整体规划、现场空间、机械生产能力等进行管理;③临时设施的建模。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临时设施,这些临时设施需要在有序的方法下进行管理,保障其不能对正常的工程施工产生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建筑企业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简化复杂的工程步骤,并且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还可以对其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控制,大幅度提升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质量。另外,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工程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其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颖.浅谈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风,2012,13:192.
[2]陈习华.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158.
[3]赵雪剑.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
论文作者:李晓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