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用古籍资料时如何规范用词_简化字总表论文

引用古籍资料时如何规范用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字论文,古籍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类著作往往涉及大量古籍资料,作者引用的古籍资料不少都来自线装本或繁体排印本。而今人写作的研究性著作通常使用简体字排版,作者一般也使用简体字书写。因此这就存在一个繁体字系统向简体字系统的对应转换问题。而作者书写时一般比较随意,不怎么注意或不太了解繁体字系统和简体字系统复杂的对应转换,因此在这些稿件中往往混杂繁体字、异体字、旧字形,甚或会混杂一些汉字系统中不存在的自造简化字;有时该简化的时候不简化,不该简化的时候又简化,这些无疑给编稿带来很大难度。如果编辑忽视了此类问题,这些不规范用字就会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实际上,在正式出版物中也时常会发现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在此,笔者拟列举一些引用古籍资料时常会遇到的用字不规范现象,并作简要分析,以期引起作者和编辑工作者对此类问题的重视。

一、引用古籍资料时混杂繁体字、异体字、旧字形

1.混杂繁体字,如:

①爻象递变

②省试诗有肤壳语

③摅发妙思

④《诗经·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⑤《庄子·田子方》:“老聃新沐……蛰然似非人。”

“遞”在《简化字总表》第一表,其对应的简体字形为“递”;“殻”在第二表,其对应的简体字形为“壳”,“攄”在第三表,其对应的简体字形为“摅”;“蝀、隮、蛰”是《简化字总表》以外的字,其对应的简体字形为“蝀、、蟄”;混杂例①②③中的繁体字是因为一些人不熟悉《简化字总表》,例④⑤中的繁体字比较生僻,可以偏旁类推简化而未予以简化。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为一些人不熟悉《简化字总表》外,还由于一些人未能很好地理解《简化字总表》的性质。“《简化字总表》并不是一个严格封闭性的字表”(《使用语言文字规范指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遇到《简化字总表》未予简化的繁体字,可以根据偏旁类推简化的原则予以简化。《〈简化字总表〉说明》已经讲清楚了:《简化字总表》第二表所收的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所收的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的简化字;第三表所列简化字的范围,基本上以《新华字典》(1962年第三版,只收汉字8000个左右)为标准;未收入第三表的字(《简化字总表》以外的字,笔者注),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

2.混杂异体字,如:

①士女相杂,淫佚甚众②其所造诚非浅尠

③此心溅澂空,自得恬适

④不能无所疏漏

⑤世间诡异瓌奇之事 ⑥竢庆云而将举

例①②③④⑤⑥中混杂的异体字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的字形,恐怕许多年轻读者都不认识,这几个异体字相应的规范字分别是“杂、鲜、澄、疏、瑰、俟”。为什么不能改用这些笔画简单,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字形呢?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12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要求从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规定“从实施之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但翻印古书须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做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不加变更,但只限于作为姓用”。由于繁体字系统中存在大量异体字,许多人在引用古籍资料时或出于书写习惯、喜好等原因,仍使用这些被淘汰的,大多数读者已很陌生的异体字,这会给读者理解文意带来不少障碍。

3.混杂旧字形,如:

①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郑人有且置履者

③刷渤澥之春流

 ④骥本天马

旧字形虽不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太大障碍,但这些字形如果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也必将不利于用字的规范化。这几个旧字形相应的新字形是“吴、置、澥、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在《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指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7000字)“是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基础上制订的,字形标准未作新的调整”,“字表发布后,印刷通用汉字字形即以此为准”。

二、引用古籍资料时混杂自造简化字

如:①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

②愁生陌上黄

③且一炷心香 ④照野浅浪

⑤韩愈《竹迳》:“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⑥西方美人,讬言以指西方之盛王

⑦朱絃寄三叹

⑧三字传写易

这些字都是由于误简化而形成的,我们在字典中很难觅到它们的行踪。例①②③中的怪字的规范字形应是“巇、骢、爇”,这是由于一些人任意扩大偏旁类推简化范围而致。《简化字总表》不是一个可无限类推的字表。《〈简化字总表〉说明》已经讲清楚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所收的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这些字的繁体一般都不用做别的字的偏旁,个别能作别的字的偏旁,也不依简化字简化。如“習”简化作“习”,但“褶”不简化作“”。除《简化字总表》所列的146个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外,不得任意将某一简化字的部分结构当做简化偏旁使用。如“陽”按《汉字简化方案》作“阳”,但不得任意将“日”当做“昜”简化偏旁。如“楊”应按简化偏旁作“昜”简化作“杨”,不得简化作“”。例④中怪字的规范字形应是“弥”,其对应“彌、瀰”两个繁体字形。这除了由于一些人任意扩大偏旁类推简化范围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有些简化字形跟繁体字形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使用语言文字规范指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简化字总表》中共有“复、干、获、纤、苏、坛、团、系、脏、只、钟、当、发、汇、尽、历、卤、摆、弥、恶、签”21个简化字形跟繁体字形是一对二的关系,共有“蒙、台”两个简化字形跟繁体字形是一对三的关系。当繁体字形转化为简体字形时,就应注意这种对应关系。例⑤⑥⑦⑧中怪字的繁体字形应是“徑、鄘、絃、譌”,它们所对应的规范字形应是“径、托、弦、讹”。一个简化字形除了对应一个或多个繁体字形外,还很可能同时对应一个或多个繁体字系统中的异体字形。这些被淘汰的异体字形没有类推简化字形,它们所对应的简化字形就是选用字的规范字形。

三、引用古籍资料时有些字宜选用推荐字形

1956年3月恢复“阪、挫”二字。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恢复“訢、燕、晔、詟、诃、鳅、紬、刬、鲙、诓、雠”11个字。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恢复“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15个字,三次共恢复28个字。《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版)主张“阪、訢、燕、晔、诃、鳅、紬、刬、雠、翦、邱、於、菰、薰、晖”15个字的全部义项或某一义项同“坂、欣、宴、烨、呵、鳅、绸、铲、仇、剪、丘、于、菇、熏、辉”(其余13个字全部为推荐字形),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推荐字形。有些字虽不构成正异关系,我们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推荐字形,如:

①同演生谭《安徽丛书》

②沈醉不知归路

③闲拓著鸳鸯绣谱

“谭、沈、著”与“谈、沉、着”虽不构成正异关系,但“谭”除姓氏以外的义项“同‘谈’”;“沈”读chén时“同‘沉’”;“著”读zhuó时“后作‘着’”(《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版),“谈、沉、着”在这里为推荐字形,与“谭、沈、著”音义全同引用古籍资料时我们宜改用常用字形。

四、几种仍需保留繁体字或异体字的情况

1.《简化字总表》中的有些繁体字在某些情况下不用既定简化字形,如:

①至今清夜梦,枕衾有余潸

②这一霎天留人便,草借花眠

③为妇奉苹蘩

例①中的“余”的意思是剩余,和表示“我”的文言词“余”容易混淆,这里应用“馀”。《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余[餘]”注解指出:“在余和馀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馀。如文言句‘馀年无多’。”例②中的“借”应改用“藉”,《简化字总表》第一表“借”[藉]注解指出:“藉口、凭藉的藉简化作借,慰藉、狼藉等的藉仍用藉。”表示“垫在下面的东西和垫衬”(《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版)义时,仍用“藉”。《简化字总表》中共有“干[乾]、伙[夥]、借[藉]、了[瞭]、么[麽]、余[餘]、折[摺]、征[徵]、[睾]”9组字加了注解,“提醒在某个义项还要用繁体字形”(《使用语言文字规范指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简化字总表》中有些字虽然未加注解,但在某个义项还要用繁体字形,不能用简体字形。如“蘋”读píng,表示“蘋果”义时,其简体字形为“苹”,读pín,表示“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版)义时,其简体字形为“蘋”。例③中的“苹”,应改用“蘋”。

2.经过调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条件异体字与选用字意义相同的部分采用选用字,条件异体字的特殊意义部分不能采用选用字。

如“闇”,读àn时,为“暗”的异体字。其还有两个义项:读ān,表示“居丧的庐舍”义,如谅闇;读yǎn,通“奄”,表示“忽然”义,如《文选·傅毅〈舞赋〉》:“闇复辍已。”(《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两个义项中,“闇”不是“暗”的异体字,类推简化为“闇”。再如“殽”,读xiáo时,为“淆”的异体字。其还有几个义项:读yáo,同“肴”,表示“菜肴”义,如《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山名”,如贾谊《过秦论上》:“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读xiào,通“效”表示“效法”义,如《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几个义项中,“殽”不是“淆”的异体字。《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有很多组条件异体字,选用字跟被淘汰的异体字的音义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它们只在某个义项上构成异体关系,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都未进行注解,对这些字我们应先进行辨析。

标签:;  ;  ;  

在引用古籍资料时如何规范用词_简化字总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