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有效措施论文_王尊悦,孙韶阳,曲春晓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有效措施论文_王尊悦,孙韶阳,曲春晓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栖霞市供电公司 山东栖霞 265300)

摘要:农村电网虽然经历了多次农网改造工程,但是由于改造工程的不彻底,致使农村电网仍然出现重载甚至过载运行,造成线路末端用户电压过低的现象。因此,研究如何改变农村电网的低压情况,改善供电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有效措施

1导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电能更加依赖,人们的需要推动了配电网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的配电网使用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配网线损率高的问题尤其凸显,这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解决配电网线损率高的问题成为了我国当代供电企业当务之急,本文正是针对配电网线损率高的问题分析,提供了几点建议,以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2低电压问题原因分析

2.1农村用电负荷急剧增长

近年来,大量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到普通农民家庭,空调、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再加上农村化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等迅速发展,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的引起用电量的增加。2010~2014年该市辖区内县级供电区最大负荷由876MW增长至1152MW增长率为7.1%,负荷的急剧增长造成部分设备出现重过载情况,引起末端电压偏低,此外由于农村用电季节性负荷特征明显,在农灌、春节等用电负荷高峰时刻,对低电压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2.2供电半径过大

该市是组群式城市,其中三个县的面积达2976平方公里,自2011年以来,三县投运110kV、35kV变电站共十座。未投运之前,县级投资比例较小,农村地区变电站数量相对较少,变电站之间的输电线路较长,且农村地区的负荷分布较为分散,农网的覆盖面积非常大,线路长度经常超过规定的供电距离,线路损耗较大,进而引起较严重的电压降。

2.3配变布点不合理、线路选型标准偏低

由于早起配电变压器布点的选址没有基于配电网整体来考虑,造成了选址不合理、容量不满足要求的问题,同时由于所在台区的供电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大型用电负荷由于场建问题距离变压器较远,致使大功率负荷位于线路的末端,而早起的配电变压器选址往往安装村头位置,这种不合理的配电布点加剧了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同时,之前的农网改造资金主要应用在了解决偏远地区少数用户的用电问题上,配电线路的选型相对较低,存在大量的未改造线路,经改造的线路也大都采用的是线径较细的架空线路,这显然不能满足农村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在用电高峰时段部分农村线路存在长期过载运行的现象,加速了线路老化,造成导线出现断股现象,线路上的损耗非常大,电压降落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三相负荷不平衡

配电台区中三相电流不平衡,也是引发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农村低压配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的是TT或TN-C三相四线制供电,有时候接线人员为了取线的方便,通常会随机取两相(如A、C相)接到用户线进行供电,如果该区域连接到A、C相的负荷较多,尤其是接入的有大功率负荷,就会造成A、C相电流比B相电流大,而B相电压较A、C的相电压偏高,若配电台区的负荷依然无序的扩展,那么起初相对平衡的三相电流,会出现较大的不平衡,造成客户端电压质量下降。

2.5运营体制不完善

运营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低电压的问题之一。该市辖区内低电压数据收集的有效方式主要通过用户投诉和智能电能表采集,对于收集的低电压数据没有进行有效分析,部门领导没有制定低电压监测管理体系,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需求侧管理手段;此外,电压监测点不能够完全覆盖监测区域,监测信息上传过程中出现错误,使低电压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电压质量不稳定。

2.6无功补偿能力不足

农网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荷,这些感性负荷消耗大量的无功,造成无功功率在配电网线路中的流动,极大的增加了有功网损与电压降落。目前,因为对农网区域内无功缺额的统计不到位,致使无功就地补偿的能力不足,存在较大的无功缺额,间接的造成农网低电压的问题。

3低电压治理改进措施

综合考虑该地区低电压现状,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以下针对本地区低电压治理的改进措施:

3.2分类统计,并按轻重缓急确定三相不平衡装置安装选点。单相最大负载率≤30%时,不计算三相不平衡度,仅统计累计时间;单相最大负载率>30%时,计算三相不平衡度,并按三相不平衡度<15%、50%>三相不平衡度≥15%、三相不平衡度≥50%进行分类,并统计各阶段累计时间;同时基于累计数据分析,得出配变选定时段内最大不平衡度。

3.3提高配网无功补偿能力,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在无功补偿环节,要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及全网优化等原则,合理的配置无功装置。根据农村地区的负荷特点进行配电网无功优化,在35kV变电站内通过计算固定的无功缺额与电压波动情况,合理的配置电力电容器的输出容量。对于一些大容量的感性负荷,要采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补偿,采取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实现无功的动态平衡,提高电压质量。

3.4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根据PMS管理系统对该市所有供电所公变台区的变压器分接头状态进行台账建立,实时上传所有配电变压器分接头运行档位的信息,并针对台区内低电压客户档案及所在公变台区电压状况与负荷情况,对引起用户低电压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根据实时情况及时的调整配变分接头的运行档位,保障用户的电压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就带动了供电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到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线损率高的问题,根据线损率高的起因实施相关对策,最大程度降低线损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以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许瑞富,许瑞明.降低配电线损率的技术措施探究[J].通讯世界,2016(9):180-181.

[2]王鹏.配电网降低线损率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J].科技展望,2015(9):86.

[3]王秀颐,张松青.浅析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的技术和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5):117-118.

论文作者:王尊悦,孙韶阳,曲春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有效措施论文_王尊悦,孙韶阳,曲春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