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妊高征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李素霞,许燕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 新疆 塔城 834700)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妊高征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妊高征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妊娠结局改善效果、血压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舒张压(82.0±10.2)mmHg与收缩压(120.8±12.8)mmHg较之对照组[(88.4±12.5)mmHg、(131.2±14.6)mmHg],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子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新生儿早产、宫内发育不良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据PDCA循环护理管理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满意度,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管理;妊高征;母婴结局;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282-02

本文特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妊高征孕产妇,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其满意度与母婴解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妊高征孕产妇,均与WHO临床诊断标准相符。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80例,对照组中,年龄21~37岁,平均(29.3±3.7)岁,孕周区间22~39周,平均(33.0±2.6)周,经产妇与初产妇各为14例、66例;干预组中,年龄20~36岁,平均(29.2±3.6)岁,孕周区间22~39周,平均(33.1±2.5)周,经产妇与初产妇各为16例、64例。两组在孕周、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且办理完住院手续后,依据常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如日常巡视工作、饮食指导、医院环境介绍、生命体征监测及病区卫生整洁维护等。

1.2.2干预组 基于常规护理,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首先组建护理小组,依据循环管理模式,制定总体性、系统化的临床护理目标,主要对孕产妇血压水平施加有效控制,并减少母婴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另外,健全基础护理内容、方法与计划。结合所选取患者体征表现与临床症状,开展深入、详细的临床评估,保证各项宣教工作有序、连贯开展。基础护理内容:(1)心理干预。因妊高征孕产妇对所患病症缺乏足够认识,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与情绪,如不能适当缓解与释放不良情绪,便会形成恶性心理,不利于病情恢复,更甚者则有加重风险,对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2)饮食指导。引导孕产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不可食用辛辣刺激及油腻性食物,饮食需清淡,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的食物,如食鱼、鸡蛋等,均衡营养,为分娩提供充足体力。(3)用药指导。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对病情程度作出合理化评估,病情严重者,需酌情采用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妊娠结局改善效果、血压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所得数据,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比较差异显著,由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组舒张压(82.0±10.2)mmHg与收缩压(120.8±12.8)mmHg较之对照组[(88.4±12.5)mmHg、(131.2±14.6)mmHg],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干预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子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分娩结局比较

新生儿早产、宫内发育不良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组建护理小组,依据循环管理模式,制定总体性、系统化的临床护理目标,主要对孕产妇血压水平施加有效控制,并减少母婴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另外,健全基础护理内容、方法与计划[2]。由结果可知,干预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干预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子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新生儿早产、宫内发育不良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由此可知,依据PDCA循环护理管理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满意度,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红娟.妊高征不同血液动力学变化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4):67-67.

[2]郭红仙.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及对母婴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1,28(2):100-102.

论文作者:李素霞,许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妊高征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李素霞,许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