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密集型论文,产品出口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是我国新的历史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好这一战略方针,必须首先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目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上,许多同志认为,所谓集约型增长方式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密集地使用资金和技术,而劳动密集型经济是粗放型的,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抑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建立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欠科学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集约的增长方式不仅仅是集约的使用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集约的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所谓集约增长,是指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里的生产要素,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有发挥作用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除了劳动之外,它还包括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和技术等。如果单单实现了劳动要素的效率最大化,而同时存在着一种或多种其他生产要素的浪费和低效,那么,总产出就不是最大的,效益也不可能是最佳的。因此,把集约增长仅仅视为依靠集约地使用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判别经济的粗放型或集约性是很重要的: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总和要素生产率而不是仅仅从某种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来加以判别。例如,如果单纯从劳动生产率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的,但如果从总和要素生产率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和集约程度并不比资本密集型产业低。各种证据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总效率大大高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同于粗放型经济,而把资本密集型产业等同于集约型经济。

第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技术进步来讲,也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技术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一些同志便以此为依据,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固然,由于人类追求自身“自由”和资源稀缺状况等因素的作用,技术进步的总趋势是以资本替代劳动。但是,在技术进步具体而漫长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以资本替代劳动,而是表现为多种形式。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节省劳动的技术进步、节省资本的技术进步和资本——劳动比例保持不变的中性的技术进步。因此,不能认为实行技术进步就是发展资本密集型经济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据我国劳动丰裕而资本稀缺的国情,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一国实行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方式,是由其国情决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必须遵循而不能背离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以密集地使用劳动力资源,同时节约资本和自然资源。当然,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不是不要技术进步,而是要求技术进步必须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而节约资本和自然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资本偏好,一方面置丰富(过剩)的劳动力于不顾,另一方面却对存在严重供给瓶颈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情有独钟。根据中美经济学家的权威统计分析,二战以后,资本稀缺而劳动力充裕的中国对资本的偏好大大高于劳动稀缺而资本充裕的美国[①a]。如此背离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产生严重的恶果。一方面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大大滞后于产值结构,使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另一方面资本的供给瓶颈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普遍技术落后、效率低下而举步维艰。历史的教训要求我们必须彻底克服经济工作中偏好资本而忽视劳动力的错误倾向,实行符合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

总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粗放型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应该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不仅如此,我国国情决定了现阶段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有企业改革所释放的失业人员的吸纳、国际比较优势的发挥等国民经济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

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由于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正确认识,加之我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暂时问题,一些同志便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走到了尽头,主张尽快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取而代之。笔者认为,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和国内条件的许可,积极出口一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从现阶段国内外的情况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下面具体加以分析。

第一,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在,这一优势不能轻易地丢弃 当代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以此为基础发展本国的出口产业和产品。劳动丰裕和资本稀缺的要素禀赋格局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日益增大,为我国整个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其取得的卓越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仍然是巨大的,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的劳动成本仍然很低,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而且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也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内陆地区,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其开发前景十分光明。

第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种类丰富,可以得到持久的开发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出口下降明显,一些同志视其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末日的来临。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暂不论这是近年来出口过快增长后的正常调整,仅就这些商品而言,也不能代表全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应该看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的,纺织品、服装、玩具等我国传统出口产品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家用电器、一般机械等许多机电产品。这些既密集使用劳动,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正在成为我国新的出口主导产品。据统计,199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38.6亿美元,超过纺织品成为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今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20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但是,出口增长较快的机电产品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电视机、电风扇、电话机、手表、照相机、一般机械、集装箱、船舶等。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这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潜力是巨大的。

即使对纺织品、服装等传统出口产品来说,也具有开发潜力。首先,上文已经谈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劳动成本上仍具有较大优势,因此,价格低廉的我国纺织品、服装等产品仍具有竞争力。其次,目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依然是低层次的,在质量、款式、品种、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将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正在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更新营销手段,以为今后更大规模的出口创造条件[①b]。

第三,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市场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提供了需求条件 一些同志认为,目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同时,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小,国际市场的容量有限。因此,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市场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述观点具有一定道理,但失之片面。从总体上讲,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是有利的。

首先,新多边贸易体制——WTO体制,克服了关贸总协定的内在缺陷,取消了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了贸易政策评审制度,可以较为有效地遏制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其中,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关税将大为降低,例如美国每年平均降低12%。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的《多种纤维协定》,从1995年7月1日起的10年里逐步废除,非常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①c]。

其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要吸纳地区,占整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总额的80%以上,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复苏或繁荣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旺盛的需求。固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小,对其需求的增长幅度与其他商品相比可能小一些,但由于其多具有生活必需品的性质,对其需求的绝对性和持久性却是其他商品无法比拟的,因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绝对量是相当可观的。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近年来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持续增长。1994年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69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11.76%,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29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14.46%;服装出口额为140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9.38%[②c]。

第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目前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法替代 出口是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出口持续增长,才能不断增加进口,才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要素,以实现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在我国目前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条件下,只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才能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并为培植新的出口货源创造条件。否则,在新的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尚未产生或形成规模之前,如果忽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必然导致出口和整个对外贸易的严重滑坡甚至崩溃。

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如何再铸辉煌

在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需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我国的劳动成本优势有所削弱。

第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的粗放性严重,其增长主要依赖价格和数量推动,产品的加工程度低,附加价值小,产品质量不高,尤其是缺乏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名牌商品。以纺织品、服装为例,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货物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出口金额却排在世界第四、五位。近年来我国每年出口服装件数达50亿件套左右,但平均出口服装的价格不到法国出口服装的1/10。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产业组织结构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出口企业普遍规模狭小,无法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和内部化优势,并削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出口企业之间竞争过度,低价竞销严重,不正当竞争现象时有发生;(3)出口企业之间条块分割,既缺乏联合,无法分享合作优势,又缺乏竞争,无法得到竞争效应。

第四,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反倾销的困境。近年来北美、欧盟、亚洲、拉美和南非等地区不断对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指控和报复,使我国产品在上述地区的出口受挫。

上述问题正在阻碍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尽快推动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大内陆地区转移,以充分利用内陆地区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成本低廉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所在,这一优势不能丢掉。

第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出口增长方式。(1)正确处理创汇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变创汇第一为效益至上;(2)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行质量优先、兼顾数量的方针,狠抓产品质量,创造国际名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3)正确处理价格和其他营销手段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我国产品价格低廉的传统优势,又要努力采用质量、品牌、服务等新的营销手段。

第三,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竞争效应。(1)打破地区行业垄断,鼓励不同地区行业出口企业之间的联合竞争;(2)组建综合商社和出口企业集团,改变小型化、分散化的组织结构;(3)规范竞争秩序,杜绝低价竞销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四,采取积极措施,规避外国不合理的反倾销。(1)按照国际惯例,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从根本上消除外国反倾销时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控制出口”等口实,避免作为非世贸组织成员所遭受的歧视性待遇;(2)结合其他方面的措施,坚决杜绝低价竞销现象;(3)在遇到外国的反倾销指控时,政府和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积极应对,争取把因此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综上,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仅不应削弱,反而需要大力发展。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增加优势,再铸辉煌。

注释:

①a 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第56、39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①b 《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2月26日。

①c 刘力:《WTO制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与对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5期。

②c 《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2月12日。

标签:;  ;  ;  ;  ;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