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语言中“好的”的话语标记功能论文

□语言与文字学研究

媒体语言中“好的”的话语标记功能

张延美,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030)

摘 要: 在媒体语言中,“好的”具有话语标记和非话语标记两种用法。因语体的特殊性,“好的”在媒体语言中以话语标记用法为主,使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高。关于用法,话语标记“好的”在媒体语言中用于内容的引发、内容的结束和内容的中断。关于功能,可以发挥对现场的整体调控、对信息的明确传达和对话语的衔接顺承的作用。

关键词: 话语标记;好的;媒体语言;用法;功能

“好的”是“好”加语气词“的”的形式。关于“好”的用法,李晋霞(2005)[1]概括为四种:做性质形容词,如“好事”,“好办法”;做助动词,如“这项任务不好完成”,“这首歌不好唱”;做程度副词,如“好冷”,“好难”;做关联副词,如“吃饱了好干活”。邵敬敏、朱晓亚(2005)[2]讨论了“好”在话语中的功能,认为其在交际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称为“功能词。本文要讨论的就是这种功能词“好”加上语气词“的”之后的类型。“好”加语气词“的”后,其功能发生了变化。前人对于“好的”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是略带提及,如邵敬敏、朱晓亚在讨论“好”时提及了其后加上“的”、“啊”、“吧”、“了”之后所表现的语气色彩。前人关于媒体语言中“好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由于语体的特殊性,媒体语言中的“好的”与一般口语性质的“好的”大不相同。本文着重讨论在媒体语言中“好的”做话语标记时的功能。

一、“好的”在媒体语言中的使用情况

在媒体语言中,“好的”使用较频繁,其中有的是“好的”的话语标记用法,有的是非话语标记。话语标记用法的“好的”是发话人表达某种信息的辅助手段,没有实在意义,而非话语标记的“好的”则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语言成分,是说话人语言表达的组成成分。媒体语言中不同“好的”的使用有其不同的功能,表达了不同的意义。通过对“好的”用法的考察,可以探究其在媒体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对媒体语言这种特殊的语体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访谈、新闻、广播等形式的节目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不同用法的“好的”使用频率不同,说明了媒体语言使用不同类型的“好的”的倾向性。通过对媒体语言语料库(MLC)的检索,我们按顺序抽取了前200例有效语料,统计出话语标记和非话语标记“好的”的使用数量和频率如下表:(这里的非话语标记“好的”指可以单独使用的、形式上独立的“好的”,不包含“良好的X”、“好的学习环境”等中的“好的”。)

媒体语言中“好的”的使用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媒体语言中话语标记和非话语标记的“好的”使用情况相差悬殊,媒体语言更倾向于使用话语标记“好的”,非话语标记“好的”数量极少。通过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话语标记“好的”出现的场景较为丰富,以新闻播报、记者现场连线、主持人现场调控等情形为主,如:

(1)对,之前我们提过很多次,关于这样的一个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让审核最初这个阶段的人,他有渠道去查到,要不然的话,所谓的审核可能就是一个空谈了,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好的,现在一位梁先生给我们打来热线电话,他也想出一下主意,说一说怎么样来防止骗购,看看他有什么好办法。梁先生你好。(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城市零距离》)

结转计算后,“应纳税额”专栏余额如在借方表示期末留抵税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主表的第20行本月数。

(2)今天我们说的是超级水稻,也许我们还需要超级玉米、超级小麦,从一个人的超级技术变成一群人的超级技术,恐怕才是国家和公民的心愿。好的,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新闻1+1》。(中央电视台 《新闻1+1》)

(3)主持人:下面我们连线正在首都机场的记者张铭,刚才她给我们介绍了这个T3的航站楼是开放了D区域,那这一时段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呢?

记者:好的,主持人。那现在我们办完了,如果在首都机场的这个值机柜台办完了值机手续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哪一步呢?就是来过这里的这个闸机口。那么在闸机口这儿的时候,上面有一个大的这样一个提示牌,首先我们看到的字样就是国际港澳台,它的出发是黄色的一个提示,是E01到E62的区域。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到这个国内的出发就是变成了一个绿色的一个提示符是D01到D14。(北京电视台 《北京您早》)

此方法虽解决了板式换热器的堵塞问题,但却引发了地下水的水温优势无法得以充分利用、机组能效与经济性下降以及系统控制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南昌某别墅家用小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加装中间换热器的工程实例,从能效比与经济性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非话语标记的“好的”在媒体语言中出现的场景较为有限,以访谈对话中嘉宾或主持人的口语对话为主,此时多为应答语,与“好”功能类似,但二者仍然有细微的差别。关于“好”,前人多有研究,以邵敬敏、朱晓亚(2005)[2]为例,认为功能词“好”在表示应允时语气比较直率,加上语气词“的”语气会更加和缓,态度更显诚恳。尹世超(2010)[3]认为,“好”和“好的”一样,都是应答词语,可以表示同意、应允等意义。在媒体语言中,非话语标记的“好的”主要功能为表应允、接受。如:

SHAN Chan-juan, LONG Jun-rui, WU Bi-bo, QIN Xiao, MEI Chang-lin, WANG Jiu-sheng, XIONG Lin-ping

(4)陈鲁豫:当心点啊。她要是好的话,给我们发一个信息,我们会有些,有些担心。

主持人:好的,时间关系谢谢朱校长。朱校长的反应让我有点意外,他居然那么肯定地接受你的建议。……(中央电视台 《新闻1+1》)

陈凯歌:好的,谢谢,谢谢。(凤凰卫视 《鲁豫有约》)

(5)如今“水”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重旱区家庭来说是万分珍贵。也正因此,懂事的小丽娟才想出了这个办法,把学校发给她每天一瓶的矿泉水攒起来。

本台记者 王春潇:丽娟,能把你带回来的水给我们看看吗?

云南弥勒散坡希望小学学生 段丽娟:好的。(中央电视台 《新闻20分》)

(6)工作人员:如果您每次用电话薄重新提取都可以享受优惠,但是如果您要从已拨电话或者已接电话里回拨,就不享受优惠。如果要确实不放心,您就每次都重新拨打。

主持人:那我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在给客户办理这个业务的时候应该说明什么情况享受优惠,什么情况不享受。

上海世界博览会即将在5月开幕,这也成为两岸交流的新领域。据台湾媒体报道,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人,将于4月底至5月初,赴上海参加世博会开幕式。不仅如此,日前倍受争议的台湾行政机构前负责人刘兆玄也得到批准,将要赴上海为世博会台湾馆点灯。(中央电视台 《海峡两岸》)

以上三例所体现的是应答语“好的”的应允、接受功能,表示接受对方的意见、建议、请求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媒体语言中,作为话语标记的“好的”使用频繁,且使用场合较为宽泛,在新闻语体、记者采访、现场连线等场景中出现较多。非话语标记的“好的”作为应答语,使用场合受限,多出现在访谈对话中,是交谈双方口语交流的习惯用语,只发挥应答功能。话语标记“好的”在媒体语言中出现的场合、频率等与其具有的功能有关。

三、话语标记“好的”在媒体语言中的用法

朱清时: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因为我们不能等了,但是对中国教育来说,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是大学的自主权不足,大学两个最核心的自主权,就是招生自主权和授学位自主权都在教育部手里头。……其实全世界大学都是自己授学位的。

1.用于内容的引发

本发明属于电镀领域,尤其涉及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沉积工艺。本发明提供了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包括下列组分:水溶性的含银化合物20 ~ 60 g/L,硫代硫酸钠 150 ~ 300 g/L,焦亚硫酸钾 20 ~ 60 g/L,醋酸铵 20 ~ 30 g/L,硫代氨基脲0.2 ~ 1.0 g/L,石墨烯5 ~ 10 g/L,聚乙烯吡咯烷酮5 mL/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沉积工艺。本发明公开的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沉积工艺能有效解决当前复合银镀溶液制备的银/石墨烯复合镀层中石墨烯没有很好的结合到复合镀层的技术缺陷。

记者、主持人等在进行一段新内容时,往往不会直接进入话题,而是会有一个引发语,以此来自然承接到话题。引发语之后便是真正要表达的内容,话语标记“好的”便用于发话内容之前,它没有实在意义,只作为引发开头的标志。这种用法在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时经常出现。如:

(7)好的,在我们讨论之前,先请观众朋友来了解一下背景情况。

工作人员:好的,我会反映,您放心。

(8)好的,听众朋友,各位网友,您正在收听收看到的是《城市零距离》,“新阶段、新发展、新生活,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节目,我是主持人白琳。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的一把手是北京市商务委主任卢彦……(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城市零距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现场连线时主持人与记者固定的开头语,这种特殊的用法在远距离、非面对面的交流中很适用。利用话语标记“好的”,说话者可以提醒、明示听话者自己话语的节奏,使听话者能及时获取信息,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如:

(9)主持人:我们知道,今天可以说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鲁健在会上的现场有哪些新的感受,我们先来听一下鲁健今天的两会观察。

鲁健:好的,世林。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公布了,其中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是报告当中的重点,也是亮点,所以我今天想结合我今天在会前对于两位部长的采访,谈一谈我对两个民生热点问题的关注,第一就是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中央电视台 《今日关注》)

例(9)中,记者接收到主持人的话语信息后,首先用话语标记“好的”来回应,以示自己已经听到,接下来会做出相应回应,从而使双方沟通更为顺畅。

用于内容的引发时,“好的”单用,位于句首,其后紧接的是正式的内容,标志着话题的正式开始。

2.用于内容的结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为双侧,P<0.05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和内容的引发一样,记者或者主持人不会对一个正在进行的话题贸然结束,而是会通过一个结束的标志来提醒观众或听众,同时达到过渡自然的效果。话语标记“好的”同样可以作为内容结束的标志,只起到结束的作用,如:

方案D──功能性玻璃钢复合材料。如图2所示,该复合材料一般分为3层结构,即底涂层(合适的固化剂与无溶剂混合树脂)、结构层(短切纤维与无溶剂树脂)和面涂层(合适的固化剂与无溶剂混合树脂,再加入微米或纳米材料、阻燃材料等)。对筒壁进行喷砂后依次在其上喷涂涂层材料,整体厚度不小于2.5 mm,能完全保护烟囱内壁[12]。该方案造价低,耐腐蚀性能强,且将耐磨阻燃材料添加在面涂层后可进一步提高性能,但是施工要求较高,并且要注意材料配方的选择。

(10)有的时候我们在周围也会发现类似的新闻,比如说依靠网友的帮助,到另外城市里头,住在网友的家里头,自助旅行等等。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就是说网上认识的人毕竟不知根知底,还是要注意安全,会不会遇上骗子等等等等的,……好的,非常感谢您收听今天的《话里话外》,明天同一时间,欢迎你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话里话外》)

(11)“而我们财政结构,虽然现在看到债务是蛮高的,可是就整个财务结构来讲,还是在一个健全的状态,所以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稳健控制并且透过一些手段,让债务能够有效的还债务,并且能够递减。但是同样也要特别注意,在公共建设和公共支出上面,要维持一定比例的成长,以免使经济复苏的力道受到了反挫。”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二位就台海一周热点话题所做的点评,谢谢。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海峡两岸》,下期节目我们再见。(中央电视台 《海峡两岸》)

现场连线时主持人与记者固定的结束语也会使用“好的”来表示话题的结束,使听话人能及时了解说话节奏。如:

(12)主持人:下面我们连线正在山东枣庄的本台记者薛晨,薛晨你好!目前现在的准备情况如何,今天这趟列车到底能跑出一个什么样的速度,你们有什么计算方法?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枣庄西站,它地处山东省枣庄市的薛城区,……然后开始它的极速之旅,我们也将在这里等待它的到来,好的,主持人。(中央电视台 《中国新闻》)

湿式电除尘器设备是由阴接线和阳极管(沉淀极)组成的,其工作原理为烟气通过高压电场,高压电场使烟气中的烟尘和酸雾带电,形成带电离子,带电离子向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带电离子到达电极后进行放电,形成中性尘、雾颗粒,沉积于电极上凝集、依靠重力降落而被除去。湿式电除尘器设备除尘、雾的主要粒径范围为0.01~100 μm之间,烟尘、烟雾的比电阻范围为3×106~1010Ω·cm.厘米。湿式电除尘器可有效去除双氧水脱硫过程产生的细水雾、气溶胶和其他颗粒物,有效减少烟气拖尾的情况发生。

(14)马光远:“房闹”有三种情况,其实从2008年的时候,这个房价开始下跌的时候就有“房闹”,……我们担心是前面两种闹,一个是地方政府去闹开发商,一个是开发商鼓动一些业主闹。

用于内容的结束时,话语标记“好的”通常出现在谈话或播报的最后,其后多接表示感谢的话语,这是媒体语言的固有模式。“好的”的出现既可以避免结束太过突然而显得突兀,也会使语言更加礼貌得体。

3.用于内容的中断

主持人在进行播报或访谈时,不可避免的要暂时中断谈话,这时就需要借助话语标记“好的”来进行衔接,避免谈话突然中断而带来的尴尬,同时避免话语切换太过生硬,话语标记“好的”便发挥了标志内容中断的功能。在媒体节目如新闻播报、访谈对话等中,内容的中断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原因:插播广告和主持人打断嘉宾的讲话。在不同情况下,话语标记“好的”的使用各有其原因。如:

(13)谢谢曹先生参与我们的节目,还发表了这么多的观点。他首先认为……好的,咱们稍事休息,进入这一时段的广告、路况信息和直播气象,稍候回来继续今天的话题。

好的,欢迎大家回到《城市零距离》的直播节目当中,我是主持人白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城市零距离》)

例(13)中,由于节目中间需要插播广告,主持人在暂时中断讲话前用话语标记“好的”来进行话语过渡,以达到提醒观众或听众的目的。再如:

例(12)中,记者同样以“好的”来结束讲话,以此使对方知晓讲话已经结束,避免听话者和说话者交流的节奏不协调。这种特殊用法是话语标记“好的”在媒体语言中的特殊功能,这是由交流双方远距离交谈而产生的。

白岩松:没错,好的,马先生时间的原因就到这儿,提出这一点呢,正是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中央电视台 《新闻1+1》)

(15)主持人:真的吗?

“好的”作为话语标记在媒体语言中经常出现,主持人对话语标记“好的”的使用与其发话的目的有一定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景中也有不同的作用。“好的”在媒体语言中主要用于内容的引发、内容的结束和内容的中断三个方面。

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挤出物经过液化糖化后制得糖化液,此糖化液经过滤得到的滤饼中含有少量的RS3,此部分淀粉未被水解的影响糖浆的收率。通过本实验,经频数选优得到较优工艺参数为:挤压原料淀粉酶添加量0.80L/t,螺杆转速140.0r/min,液化时耐高温淀粉酶添加酶量0.50L/t,液化时间20.0min,糖化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1.50L/t。控制挤压-糖化系统参数,使滤饼中的RS3质量分数降低。在此条件下,滤饼中抗性淀粉含量为0.26%。

例(14)和例(15)中,因为时间关系,主持人不得不打断嘉宾的讲话,但强行打断并不合适,出于礼貌原则,主持人选择用话语标记“好的”来进行中断,既控制了时间,又体现了礼貌原则。

四、媒体语言中话语标记“好的”的功能

媒体节目形式多样,现场较灵活,需要具体的语言进行调节,以保障节目的顺利进行。“好的”便是一种手段。“好的”在媒体语言中表应答的意义微弱,大部分是话语标记的用法,不表达具体实在的意义,而是发挥话语标记的作用。在新闻播报、访谈对话、记者采访、广播等媒体形式中,话语标记“好的”使用频繁,发挥的功能不同。话语标记“好的”在 媒体语言中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对现场的整体调控、对信息的明确传达和对话语的衔接顺承。

1.对现场的整体调控

主持人需要对现场进行整体的调控,以保障节目的顺利进行。主持人调控的手段主要为抢夺话轮。出于控制节目时长以及转换和推进话题的需要,主持人抢夺话轮尤为重要。一方面,主持人需要根据节目的时长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嘉宾的讲话时长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因此,当嘉宾说话所用时间过多时,主持人就需要利用合适的方法来打断。例如在访谈节目中,由于面对面交流比较便捷,嘉宾的话题可能会交谈的过多,影响节目的进行,这时主持人会使用话语标记“好的”来取得话语的主动权。话语标记“好的”既可以起到提醒嘉宾的作用,使主持人获得话语权,又兼顾礼貌原则。这里的“好的”的施用对象是嘉宾。如:

(18)主持人:好的,在我们探讨相关话题之前,首先来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相关背景情况。(中央电视台 《海峡两岸》)

(16)刘江永: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他这个《旧金山和约》也没有提到钓鱼岛,也没有提到日本所谓的尖隔列岛,不足为据。

主持人水均益:好的,时间关系我们就谈到这儿刘先生。(新闻频道 《环球视线》)

(1)人类活动导致了水土流失。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手段越来越先进,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不断扩张的城市范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的植被消失导致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而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大幅度上升,这又导致河床高度上升,河水溢出河道造成了洪水灾害。

出于对时长的控制,主持人用“好的”来获得话语权,及时制止嘉宾的讲话,使得时长的到控制。

另一方面,主持人也需要根据现场的谈话情况及时转换和推进话题,对现场进行调控,以避免跑题,并推动谈话的顺利进行。这时,主持人采用的手段仍然是抢夺话轮。如:

(17)老郭:对,关于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十一长假的旅游情况,想去哪儿玩都可以跟市长进行交流,如果您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您的想法。

黄彦:好的,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北京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其中一环,不可忽视,但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人流,承载力同样也是不可忽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城市零距离》)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营造全真工作环境与模拟现场,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设身处地,情景表演,完成角色扮演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西餐礼仪” 教学过程中,设置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接待人员和客人,让“服务员”为“客人”进行引领、点餐、更换餐具等一系列的服务,结束后双方谈感受、指不足,其他同学在观摩时进行学习借鉴。该方法直观、形象、深刻,将枯燥的讲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8)尹乃菁:……当然讲得好听就是完全接上了叫做无缝接轨,但是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没办法,因为选举打乱了所有的人事布局。

低电压8T SRAM阵列中有32根全局位线和32根局部位线,本文加入的DFT电路只需对写驱动电路进行修改,晶体管M1连接在位线WBLB的预充电回路上,非门器件I1、与门器件I2和晶体管M1依次连接位线WBLB的放电回路上,晶体管M1的源极、与门器件I2的一路输入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子A1相连接,控制信号输入端子A1通过置0或者1,从而控制晶体管M1、晶体管M2、非门器件I1和与门器件I2的通断,完成测试模式下位线WBLB所需的浮动0和浮动1的自由切换。

主持人:好的,我们接下来进入下一话题,我们看到这一周马英九当局涉外官司接连告捷,通过短片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央电视台 《海峡两岸》)

2.对信息的明确传达

为了使听/观众能够更清楚、准确地接收到信息,说话者需要借助语言手段来清晰传达。如在新闻播报中,主持人用话语标记“好了”作为话语开始、结束或中断的信号,听/观众收到信息后可以有效进行理解,避免出现理解偏差的现象。这里的“好的”的施用对象是听/观众。如: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科室、本单位工作年限、“是否主动了解疫苗相关知识”“近3年是否接触过自费疫苗”与知识得分有关(Z/H=6.512、-2.177、14.243、-3.378 和-3.169; P 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务人员“近3年是否接种自费疫苗”和“是否主动了解疫苗相关知识”是知识得分分组的影响因素。见表3。

“主动性”具有被唤醒的特点。心理学实践证明:一旦方法适当、时机成熟,“熟睡”的”主动性”还会被催醒。比如,王金战老师将全班倒数第一的学生培养成北大学生就是最好的例证。任何人都有其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物,在对待这些事物上,他们一样会主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王金战老师就是看到了这位学生最在乎的事物(人们对他好的看法),以此作为切入来唤起学生的自觉,激励起斗志,摆脱了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现状,并最终如愿考入北京大学。但凡将学习与如此事物有机结合,给学生表现和发挥的机会,他们就会表现出关心、乐观、信心、大胆、迎接和接受。这些都是”主动性”表现最好的证明。

(19)董倩:在节目的结束,我们不妨看一下今天《环球时报》说的一句话,“中国大概做不到每一次都为受侵害的境外中国人成功的伸张正义,但这应该是这个国家坚定不移的奋斗方向。当涉及到生命的时候,让杀害境外中国人的罪人‘虽远诛杀’,这是中国社会的心声,而且我们不会说说而已。

好的,这就是今天节目的内容,谢谢您的收看,再见!(中央电视台 《新闻1+1》)

例(18)中,主持人用“好的”作为开始的标志,来提醒观众节目接下来的内容。例(19)中,“好的”作为结束的标志,提醒明示观众节目的结束。

同样,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与记者现场连线时,由于不具备面对面交流的便利性,交流双方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保障交流的顺利进行。主持人和记者通常会用话语标记“好的”来作为开始或结束的标志,来提醒对方说话的节奏。话语标记“好的”可以起到提醒、明示的作用,及时提醒对方说话的起止点,使双方在交流中不至于陷入交流艰难的困境。这是为了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3.对话语的衔接顺承

为了保障谈话的流畅,媒体语言中经常用“好的”来衔接,作为接下来话语的开端。话语标记“好的”使得话语衔接紧密,顺承自然,同时还可以具有确认的作用,表达出说话者已经确认接收到信息,接下来会做出相关的回应。如:

(20)主持人:从江教授介绍也不难看出,作为创党元老尤清,对蔡英文还是颇有微词,而且他自己似乎也并不甘心,还想在民进党内搏得一席之地。对于尤清要去参选民进党主席,民进党普通党员,还有台湾舆论都是怎么看的?汪小姐?

汪用和:好的,我猜想,尤清现在心情可以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应该是既高兴又生气的。怎么说,我们先来看看尤清宣布要参选党主席之后,台湾报纸报道。(中央电视台 《海峡两岸》)

(21)主持人:其实说到旅游,这个游字是特别重要的,那么,到台湾自助游,有哪些游客必须去的景点?无论是跟团还是自由行,还是怎样,我必须去这些景点?

眭浩平:好的,我想在整个台湾,最特别的就是台湾有着东亚最高峰,3900多米的玉山。因此,如果说来到台湾,其实一个是山;一个是海,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错过了,第三个就是人文风土,这三点我觉得是台湾最有特色的。(中央电视台 《海峡两岸》)

以上两例中,对于主持人的提问,说话者首先用“好的”作为开端,以此来衔接接下来要说的内容,起到衔接顺承的作用。同时,也是确认的信号,表达说话者对主持人的问题已经接收到,接下来要做具体的回答。

综上所述,“好的”在媒体语言中有表应答和作为话语标记这两种用法,但由于语体的特殊性,主要以话语标记的用法为主,其比例和使用频率较表应答的用法要高很多,且使用的场合较宽泛。话语标记“好的”在媒体语言中的用法主要分为三种,即用于内容的引发、用于内容的结束和用于内容的中断。它的使用是为节目的顺利进行而服务的,因此“好的”所具有的功能同样跟节目的顺利进行密切相关,可以概括为:对现场的整体调控、对信息的明确传达和对话语的衔接顺承的功能。“好的”是主持人经常使用的语言手段,是一种特殊的媒体语言,对媒体语言中话语标记“好的”的研究,有利于对这一特殊语体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媒体语言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 世界汉语教学,2005.

[2]邵敬敏,朱晓亚.“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 中国语文,2005.

[3]尹世超.标题动词与标题名词的分类和兼类[Z].第十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2010-06-08.

[4]李岩松.“好的”与“是的”语用功能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The Function of Discourse Marker "Haode "in Media Language

ZHANG Yan-mei, ZONG Shou-y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In media language, "Haode" has two uses: discourse marker and non-discourse marker. Ow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tyle, "good" is mainly used as discourse markers in media language. It is widely and frequently used. As for usage, discourse marker "Haode" is used to trigger, end and interrupt content. With regard to function, it can play the role of overal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cene, clear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hesion and succession of discourse.

Key words :discourse markers; haode; media language; usage;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8-0127-04

收稿日期: 2019-05-28

作者简介: 张延美(1992—),女, 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宗守云(1968—),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及方言研究。

(责任编辑 吴明东)

标签:;  ;  ;  ;  ;  ;  

媒体语言中“好的”的话语标记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