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

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

张红云[1]2000年在《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论述了19世纪中后期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云南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与这些国家交往的历史比较悠久且来往密切。19中期以前,云南人移居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人数不是很多。主要是为了贸易的需要,有部分云南人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定居下来了。19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云南人移居缅甸、泰国等除了经济原因(主要是贸易)外,还有政治原因和其他原因。定居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的云南人主要从事贸易活动,尤其是充当小商小贩。小商小贩活动适应了泰国缅甸当地的需要,但其影响不大。 全文共文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地论述了19世纪中期以前滇人移居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19世纪中后期滇人移居缅甸,泰国的原因。内容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即西方殖民者加紧对缅、泰的殖民侵略,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缅、泰等国政府也不排斥华人,内因即中国进一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状况亚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化。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云南人在泰、缅两国的经济活动。云南人在东南亚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尤其是充当商业中的小商小贩,东南亚的云南人主要活动在泰国北部和缅甸北部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落后的地区。 第四部分,简要的论述了侨居泰国、缅甸的云南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侨居在泰、缅的云南人的经济活动加强了这两国各地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落后的山区各地与较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在侨居国的对外贸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江克飞[2]2015年在《论民国时期缅甸华侨对云南社会发展的贡献》文中提出早在汉代,中缅两国就有交往,在数千年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有中国人流寓缅甸,成为当地华侨。近代以来,随着商贸的兴盛,移居缅甸的中国人骤增,他们与缅甸人民同甘共苦,反抗强暴;积极支持缅甸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侨居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缅甸华侨心系祖国,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力支持支持祖国风起云涌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投资云南农业、工业、矿业、商业、金融等行业,促进了云南近代经济的发展。而在家乡捐资办学,热心公益,也推动着文教事业的进步。民国时期旅缅华侨对云南的诸多义举善行,固然与中央及云南地方政府执行顺应时势的华侨政策有关;另一方面,还起源于华侨自身可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这些因素导致了华侨爱国爱乡,与祖国人民守望相助,休戚相关,奋斗于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谱写了一段可载史册的奋斗史。抚古思今,在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自觉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广大华侨华人仍大有可为。

范宏伟[3]2004年在《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缅甸华侨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侨一样,战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本文以缅华社会政治地位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政治地位变迁的阐释,进而揭示出战后缅华社会的变化。 华侨虽然移殖缅甸历史久远,但20世纪以前缅华社会规模较小,而且一直存在着较强同化当地的历史趋势。进入20世纪后,缅华社会的规模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同化当地的速度开始放慢,特别是此时缅甸华侨民族主义开始萌芽,缅华社会与中国的命运逐步紧密联系。这一变化对战后缅华社会的政治地位、入籍的速度和意愿、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缅甸独立后自由同盟执政期间,华侨在缅的侨民权益基本得到了保障。华侨入籍后在参政、选举方面没有受到特别的歧视,但由于缅甸政治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华人自身参政的局限,这一时期华人对当地政治表现较为冷漠。1962年3月,奈温军政府当政后,华人受到民族歧视,沦为次等公民,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急剧衰落。华侨在缅的境遇随着“缅甸式社会主义”的推行和中缅关系的恶化,也急剧恶化。 本文除了从纵向维度对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进行探讨以外,还从横向的角度对缅甸华印两个族群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看到战后缅甸印侨政治地位和社会变化的历史演进方向,同缅华社会大体相同,揭示出两个族群作为移民社会的规律性特征:缅甸政府的有关政策是导致移民社会变化的决定性外因;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和祖籍国的关系,是两个移民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努力所在:华印移民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考虑是其归化当地的首要动力,因此二者同化当地是一个缓慢和不平衡的过程,即二者都首先在经济上、政治上融入当地,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相对滞后。

陈俊, 万永林[4]2008年在《近30年来有关云南籍华侨华人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近30年来有关云南籍华侨华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整体来看,高水平、高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仍显不足,与闽、粤"跨海华人"的研究相比,有关滇籍"跨陆华人"研究尚显单薄。

邱文君[5]2012年在《金三角华侨华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世界上80%的华侨华人生活在东南亚地区。战后,随着东南亚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纷纷独立建国,在新中国的鼓励下,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华侨不得不放弃中国国籍,选择了加入当地国籍,取得所在国国家合法公民的地位。然而,在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却生活着一大群特殊的华侨华人。他们曾经惊动地区局势,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就像飞逝的流星,很快他们又被人们所遗忘。他们的身份特殊,有些已经获得了公民证,却得不到完整的公民权。有些被刻意区别于其他华侨华人,被定义为土著少数民族。“金三角”地区与我国云南相邻,同时也是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区。其稳定与否对我国西南安全与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出于对同胞的关心,出于对我国国家利益的思考,在应对本地区的侨务问题上,对于既往我国的侨务政策不得不进行反思,并制定出应对之策,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所在。希望能通过研究,能促进当地华侨华人所面临问题之解决,同时切实的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班侬·拉姆盖[6]2012年在《在泰国清迈的中国云南人》文中研究指明清迈与云南之间的人员往来历史悠久,不论是官方往来,还是贸易往来。这种往来促使了云南人决定在清迈安家落户。云南人移居清迈除了贸易需要外,还有政治原因。云南人在移民过程中,先进入缅甸,后来,部分云南人再迁徙泰国。云南人的主要定居点,有清迈市的王和街和讪巴契,清迈市以外的大谷地村落及万养村落。

黄素芳[7]2008年在《贸易与移民》文中提出今日泰国是海外华人集中居住地之一。华人移民泰国历史悠久,尤其是17世纪到20世纪初,中国人几乎没有间断的往泰国移民。作为清代华侨华人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中国人移民泰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以贸易与移民的互动为基本思路研究清代中国人移民泰国的历史和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为华侨华人的国别史研究填补空白。(2)可以更清晰更系统的从移民史的角度理解中泰经贸关系和华人在中泰交往中的重要作用。(3)探讨泰国王室的华人政策,有助于深刻理解华人高度融入泰国的历史和现实。(4)探讨清代泰国华人移民群体的差异,有助于认识潮州人在泰国社会经济领域中重要地位形成的历史渊源。本文研究清代中国人移民暹罗的历史,具体内容:(1)清代中国人移民暹罗的四个阶段。(2)暹罗华人社会的形成过程和特点。(3)移民与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4)中国人移民暹罗的群体差异和原因。(5)中、暹两国政府对中国人移民暹罗的政策和其影响。本文在以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指出:(1)清代中国人移民暹罗的重要特征是贸易与移民的互动。暹罗发展对外贸易是中国人移民暹罗的主要拉力。正是由于华人的参与,暹罗与的对外贸易才得以顺利进行。(2)暹罗王室接纳和重用华人的政策起源于王室贸易垄断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贸易积累财富,巩固政权。因此,华人参与对外贸易对暹罗统治者巩固中央政权具有重要意义。(3)华人贸易领域的发展为泰国对外开放后华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华人经济的发展对20世纪泰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4)王室的华人政策是中国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活动和华人与当地民族的高度融合的关键因素。(5)潮州人在泰国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源于达信王对潮州人的大量招徕和格外优待。潮州人与王室之间的合作使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也为潮州人在暹罗经济领域大显身手提供了保障。曼谷王朝时期潮州人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为其在发展泰国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中泰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肖彩雅[8]2009年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的变迁》文中认为中国人移居缅甸历史悠久,尤其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华侨不断地涌入缅甸,缅甸华侨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将这一时期缅甸华侨社会的变迁置于19世纪缅甸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着重论述经历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缅甸逐渐沦为殖民地时期及至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这一时期,缅甸华侨社会随着缅甸社会性质的剧变而变化,诸如华侨的籍贯构成、经济活动、人口分布、社会组织关系等。这一时期是缅甸华侨社会由原先相对稳定阶段,到不稳定发展而后进入整合阶段的时期。在三次英缅战争的过程中,华侨网络随移民与贸易的互动作用,逐渐在全缅甸构建及成为东南亚华侨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理环境造就中国人入缅方式的不同,形成陆路华侨和海路华侨。在这一时期,缅甸华侨的籍贯构成已由原来以滇人为主,逐渐发展成为滇、闽,粤“三籍鼎立”的格局。在民族与宗教构成方面,由于云南回族移民的大量移入,造就了缅甸华侨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缅华的职业构成也因其籍贯的不同而异,并以其穿着的差异来区分籍贯的不同,而有‘短袖'与‘长衫'称呼闽粤籍华侨的特殊称谓。从华侨社团的发展情况、华侨同化与再华化的关系、华侨政治导向问题等来看,上、下缅甸华侨因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英缅战争对缅甸华侨社会的影响及缅甸华侨在缅甸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来看,缅甸华侨社会因战争的关系使得其中心的转移,并造成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时期,华侨在缅甸的经济活动,已成为活跃当地商品经济、丰富当地物质生活、开发当地资源,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周鑫[9]2010年在《云南商帮及其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就已成为中国从陆上通向印度和东南亚的门户,云南实际充当着沟通中原大陆与南亚、东南亚地区交通的大陆桥梁。这样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在近代孕育了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的云南商帮。本文通过揭示云南商帮兴起的特有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讨论云南商帮的特色来考察云南商帮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第三章云南商帮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从云南商帮与东南亚的经贸往来,近代东南亚的滇侨商人来讨论云南商帮与东南亚的关系,并从云南商帮对东南亚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云南商帮为抗战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来考察云南商帮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云南商帮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他们是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但是,他们却以积极进取而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千辛万苦,开拓云南对外贸易。并协同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抵制殖民国家,在二战中有力支援了后方,事实证明,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推动了近百年来云南对外贸易向纵深、多元格局化发展;对于与他们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各国,通过他们以及滇籍侨商的努力,促进了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支援了这些国家的反殖民斗争,为二战的早日胜利做出努力,从而为这些国家获得独立与民族解放做出贡献。所以从还原近代云南商帮的真实历史,考察云南商帮商人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云南商帮在近代云南与东南亚关系中的桥梁和纽带的地位作用,对增强云南与东南亚区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素芳[10]2007年在《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几十年以来,中外学术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学术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仍然存在着被忽视和研究不够深入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试图对目前中外学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并对之进行一些粗浅的评析。

参考文献:

[1]. 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D]. 张红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00

[2]. 论民国时期缅甸华侨对云南社会发展的贡献[D]. 江克飞. 云南大学. 2015

[3]. 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 范宏伟. 厦门大学. 2004

[4]. 近30年来有关云南籍华侨华人研究述评[J]. 陈俊, 万永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金三角华侨华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D]. 邱文君. 华侨大学. 2012

[6]. 在泰国清迈的中国云南人[J]. 班侬·拉姆盖. 全球史评论. 2012

[7]. 贸易与移民[D]. 黄素芳. 厦门大学. 2008

[8].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的变迁[D]. 肖彩雅. 厦门大学. 2009

[9]. 云南商帮及其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D]. 周鑫. 云南大学. 2010

[10]. 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黄素芳. 八桂侨刊. 2007

标签:;  ;  ;  ;  ;  ;  ;  ;  ;  ;  ;  

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