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专题演讲摘要)_消费文化论文

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专题演讲摘要)_消费文化论文

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强对论文,座谈会论文,摘要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11月7日,本刊编辑部邀请张磐、周叔莲、王济夫、刘溶沧、魏杰、钱津等专家、学者,开了一次小型“消费文化”座谈会。会上,大家就消费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及其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关系,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等问题,发表了很有价值的见解,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登如下(按发言顺序排列)。

尹世杰(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教授,本刊主编、会议主持人)

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对两个文明建设,作用很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健康的、高质量的消费文化。我国当前,在消费领域,在文化领域,有许多健康向上的东西,反映了消费文明 ,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但也有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反映消费属次低,反映低文化、无文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提高消费品和消费生活中的“文化含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消费文化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什么是消费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范围?(总不能说消费领域任何东西都是“文化 ”)。它的结构和层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特点和作用如何?发展趋势如何?如何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提高消费质量?如何加以引导?如何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如何合理吸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各种消费文化?如何发扬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室文化、交际文化、旅游文化以及茶文化、酒文化、烟草文化、陶瓷文化?消费文化是否应该成为一门新学科?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我们开这个小型座谈会,是想多听听诸位专家、教授的意见,以促进消费文化的研究,使讨论不断深入。下面请诸位畅所欲言,发表高见,

张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消费文化是个十分重要、很有社会影响的学科。它不只是一门放在教室里、课堂上的学问,而且还是一门影响到千千万万的消费者的学问。

消费,是人们最基本的经济行为之一。只要是人,不管是谁,都要消费。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即邓小平同志讲的“三步走”的战略,其中相当一部分着眼点就是消费。特别是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讲的就是消费;第二步,小康水平,也是用消费来衡量;第三步,实现初步富裕,其标准,不管是讲货币收入,还是生活水准,或者那些量化指标,最后也还是要落到消费上来。讲得再宽一点,我们共产党人的旗帜上,有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里边大多讲的仍是消费问题。再从经济学来讲,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最后归结点也是消费。

即然讲消费,就总得有个消费导向的问题。将消费引向健康化、合理化、科学化,则为导向的目标。这就需要消费文化。消费文化作为一门学问,本来是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是一种经济科学,同时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部分,是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统一,又是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学科。因此,消费文化对于人们的消费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

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要求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消费文化,应该按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来倡导和培育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居住文化等。每种文化又有自己的许多分支,如饮食文化中又有茶文化、酒文化等。我国的服饰文化也十分丰富,连帽子、衣服都有文化。沈从文先生就曾对中国历史上的服饰文化有专门的研究。我们应在各个方面树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消费文化。

在当前的消费领域,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有相当一部分人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如据报上的材料,一些富起来的农民家里“几大件”全有,就是没有一本书。其次,消费中追求高档,重视高档消费,轻视普通人民群众的消费。再次,轻传统,轻自己,重西洋。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连饮食、服装等都崇洋。第四,重个体的消费,轻集体的消费;重低级庸俗的文化消费,轻高级、高雅的文化消费。什么“三陪”、什么“黑灯舞”,消费中的残渣泛起,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人们的消费进行引导,注意消费行为的导向,都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研究消费文化的目的之所在。

周叔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消费文化”课题的提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是对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的有力促进。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就文化本身来说,有好文化与坏文化之分,我们应该提倡文化中的“好”的部分,反对“不好”的部分,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文化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消费文化水平,增加消费中的文化含量。

现在的消费领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的偏颇上,比如说,现在人们喜欢讲排场、赶时髦,而有些年轻人把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当成了时髦;在农村,一些农民富起来之后,就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这就反映了一些人的消费观念很成问题。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关于消费品质量问题,现在假冒伪劣商品盛行,可是大家好象都不太在意,很少有消费者为商品质量问题上诉,这也反映也消费观念问题。日本的消费者对消费品就很挑剔,这就迫使生产者不得不讲究质量。现在有那么多饭馆、食堂,每天都有大量剩饭剩菜倒掉,我们的粮食并不非常宽裕,但浪费者却毫不心疼,这也是个消费观念的问题。这一系列消费观念上的问题,反映了我们的消费文化层次还很低。因此,要大力倡导健康、科学的消费文化,努力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

从消费文化的角度看消费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进一步认识,需要用健康、科学的消费文化来引导社会主义消费。

怎样看待高消费?这个问题就很值得研究。现在人们的收入普遍提高了,生活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作为社会、政府,能不能就此提倡高消费?如果用消费文化这把尺子来量,就会明白,我们还不能这样做。因为一方面,现在的消费质量并不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还很少,文化层次也很低。能够提高人的整体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的精神文化消费严重不足。一些“高消费”只是一些花钱很多的消费,实际上并没有高的文化档次。另一方面,这样做也不利于节约,因为地球的资源毕竟有限,我们中国的资源就更是有限了,过份高消费,只能是浪费。现在有个说法,叫“持续发展的社会”,要节约地球资源,应研究怎样更好地利用资源、更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益,这样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再一个问题消费文化怎样继承传统的消费方式、怎样对待传统消费文化的问题。要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部分应该包括在内。但是在现实中,在的人把它给丢掉了,譬如吃饭时,有个传统礼节问题,座位有个顺序,可是现在礼貌特糟糕,特别是小孩不懂得这些。我去过台湾,台湾在传统的文化教育方面,如儒家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就还可以,我们原来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儒家,把“礼义廉耻、忠孝仁爱”都批掉了,最后自己倒霉。“忠”哪里不好?忠爱国家、忠于人民,怎么可以丢掉?还有团结凝聚力的问题,比如,过年过节,大家坐到一块吃饭,乐乐融融,自然就形成团结的气氛。最近我看到一个报导,讲一家人饭都分着吃,这样不利于团结。过去是手工业社会,一家人一天到晚都在一起,无所谓,但现在的人一般各有各的工作,难得一聚。这个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还有一个方面,外国消费方式如何嫁接,你嫁接它什么?比如自助餐,分着吃,按前所述,不利于团结,但这样做却可以减少一点浪费。再如外国的一些餐具,我们也未必没有借鉴的地方。我们用的一次性的筷子,还用纸包好,这不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最后,我主张,就整体而言,消费文化有这么几点要求是应该提出来的:一是要文明,二是要科学,三是要健康,四是要节约。

王济夫(文化部原副部长)

社会主义的消费,离不了正确的引导,精神文化消费,尤其是这样。文化消费和物质消费,它们有共同点,即都是一种消费。但是,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结果均不一样。物质消费固然也可以带来人的观念、思想意识的一些变化,但远不能与精神文化消费相比。精神文化消费能给人以精神营养,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档、高雅的文化消费,实际上对消费者是一种塑造和提高。它不是让人长身体,而是让人长思想,长道德,对价值观、人生观起作用。

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包括人们的娱乐活动,当然这种娱乐活动不是单纯的娱乐性的活动,是寓教于乐,图书馆在人们的文化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图书馆要强调健康的内容。此外,象迪斯科、卡拉OK等,其中一些健康的东西也可算在内。

然而,据现在的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看,当前的文化消费的状况令人担忧。精神文化消费方面的管理混乱,消费的档次也越来越低。由于近些年来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难以跟上发展了的形势。以前人们的文化消费主要采取集体消费的形式,一场电影,一场戏,大家看,花钱也少。现在,一些上乘质量的文化产品已越来越少了,而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却越来越多;一些文化消费场所以赢利为目的,价高质次,人们消费不起。其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健康的文化产品从各种途径涌入,有些消费者又崇拜外国洋文化,只会一味吸收,不会批判借鉴。再其次,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也开始抬头,它们打着“宗教文化”的旗号,搞的是封建迷信,甚至大搞“白色消费”、“黄色消费”等等。而对于上述种种问题,我们的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形势,我们的行政领导也不敢放手大胆管理,放任自流。

精神文化消费的结果既然会影响人的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那么,这种结果就是无声的,一时难以让人觉察,然而,它却是十分深刻的。不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会严重地动摇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因此,对其影响我们千万麻痹不得。当前的精神文化消费领域的现状表明,对精神文化市场亟需整顿,文化消费亟需引导,为此,国家对于文化产品、出版物、电视、电影等,要严肃地管理,要净化消费环境、倡导社会公德和文明,要提高文化消费的档次,要在文化产品的供应、在育人方面有一个新的要求,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要动员社会、家庭、个人都来参与,各种学校也来参与,造成持久的声势,共同来把社会主义的消费文化水平提高。

刘溶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消费文化这一范畴,既包括体现在消费者身上的文化,也包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

从消费者方面来讲,因为消费者是消费的主体,所以,消费文化应是消费者的文化,如果按这种主体的概念来概括和划分,消费文化就表现为消费者的思想、观念的东西,它与人类的物质生活、经济发展程度、与人们所受的教育文化水平,与社会环境,文化历史传统均有着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文化不光是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个道德范畴,价值范畴,因而又是个历史范畴。

但是另一方面,消费文化的概念不能仅局限在消费者身上,消费文化也反映在物质产品上,广泛地凝结在各种消费品上,还体现在对这些消费品的不同的消费方式上。比如,茶、酒、服饰、陶瓷等,于是就有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陶瓷文化等。这种种体现为消费品文化,包含着对该种消费品消费的消费方式,如风俗、风格、地方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消费文化。光就茶文化来讲,各地就有不同的茶的品种、不同的制茶工艺,不同的饮茶习惯,福建人饮茶是品茶,用小盏慢慢细细地品味,湖南长沙人饮茶喜欢吃茶叶。我国地大物博,又有众多民族,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风土人情,各有不同特色的消费文化,这种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消费文化,还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比如,我曾在香港听人讲,港台在经济起步前后大约十年的时间内,人们都很讲究名牌消费品,都追求名牌产品,等过了那段时间之后,大家就不再这样追求了,转而讲求实用的了。这就体现了消费文化随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我看来,消费文化应该包括上述分别体现在消费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两个方面还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如果要给消费文化下定义,那么其内涵就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我再谈谈研究消费文化的意义。我认为,研究消费文化目的在于加强对消费文化乃至人们的消费行为的正确引导,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因为消费文化从人的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方面来说,情况是复杂的,有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也有颓废、落后的消费文化。只有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而不健康的消费文化,就应该坚决反对、不能让其泛滥。我们不是为研究消费文化而研究消费文化。

因此,对于消费文化必须加强引导,不能自由放任。现在的消费领域问题不少,不健康的消费、不文明的消费,不道德的消费,甚至违法的消费的现象很多,如赌博、玩妓女,看黄色出版物等。在些青年受不健康的思想、价值观的影响,脱离自己的收入与生活条件,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而把理想、社会责任感丢在一边。当自己的愿望达不到时,就去偷、抢,以填自己无底的欲豁。这些都是消费文化的误区,也是产生社会不良现象的根源。

对于消费文化的引导,应当提倡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净化人们的价值观。一方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勤俭、无私,克已奉公的观念,我国传统的许多道德规范也很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要努力提高消费品的文化品位和科技品位,健康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培养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社会主义思想情操与世界观,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培养起社会主义新的消费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进步。

魏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消费经济》杂志在全国首起一家把消费文化的问题提了出来,意义很大,消费文化是个重要的领域,很值得研究。

什么是消费文化?它有什么特点?研究这一问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见解。

我认为,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表现为人的消费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它包括人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消费文化有如下特点:

第一,消费文化是个历史的范畴,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表现在时间概念方面,古代有古代的消费文化,近代有近代的消费文化,今天有今天的消费文化。古人拿大碗吃肉,就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的人则要求吃得素一点,精一点。历史性也表现在空间概念上,中国有中国的消费文化,西方有西方消费文化;汉族有汉族的消费文化,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的消费文化;发达地区有发达地区的消费文化,落后地区有落后地区的消费文化,如老少边穷地区生活标准,就与发达地区不一样。消费文化还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再过几十年来看我们现在,消费文化又不一样了。

第二,消费文化是个多层次的范畴,具有层次性。消费文化是多层次、多元化的。这种多层、多元结构是由群众的差异性所引起的,比如“知识分子”的消费文化与“老板”的消费文化就不会一样。个人有个人的消费文化,阶层、集团有阶层、集团的消费文化,社会有社会的消费文化。个人的消费文化是每个人所具有的;阶层、集团的消费文化,就是收入差不多,价值观差不多的大体一样的消费文化;社会消费文化,是政府倡导、宣传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除了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之外,也表现在消费品上,有茶文化、酒文化 、服饰文化等,这些也有历史性、地区性的差别,比如前几年日本的汽车,追求“方”的形式,方的外形,零件都带方形,现在又转而追求“圆”的形式,连车窗的玻璃都带圆形。这就是消费文化在物质产品上的体现。

因此,如果给消费文化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那么就应该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

消费文化这一特殊的领域,决定了它存在的广泛性,它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其影响小到关系我们消费满意程度、消费的质量,大到关系国家的安危、社会的风气。比如说,我们的家庭生活,有的人家里摆设整齐,有的人家里乱七八糟,这就属于文化层次的问题;夫妻之间不和,很大程度也是消费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感情冲突,如有的人喜欢华丽但又很俗气,有的人喜欢高雅而又朴素,这就势必产生矛盾。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层次上生活着。至于社会,如果社会成员的整体文化素质高了,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兴旺发达。如此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消费文化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多元性,各人之间、集团之间的消费文化有很大差异,又会产生文化上的许多冲突,比如由于各人的判断标准、审美观的不一致,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消费行为,比如说化妆,有些人把自己化得妖里妖气,在别人眼里十分难看,可她自己却觉得很美。这种矛盾如果联系到社会,就有个对社会有益还是有害的问题。因此对于一个社会,也就有一个反对什么消费文化,提倡什么消费文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消费文化必须加以引导。

社会主义条件下,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消费文化,反对什么样的消费文化?据我看来,这个判断的标准,应该就是社会层次的消费文化,即政府出面,推崇的、倡导的、作为指导的文化,即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消费方式等。大家都用它来衡量,使人们懂得,什么是科学、健康的文化,什么是不科学、不健康的文化,应提倡什么,应反对什么。使个人、局部的消费文化服从社会的消费文化,消除那些不文明、不健康、不科学的消费文化,引导人们朝着文明、高文化水平方向发展。

怎样使人们的消费文化向高层次发展?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要有赖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第二,社会对于不文明的消费文化要批评,要鞭挞,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倡文明。消费文明不等于精神文明,但可以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文明有不同的层次,“市场文明”、“消费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三个层次,精神文明就是讲大公无私,是最高层次,而消费文明相对要具体一点,也可以体现出精神文明来。

当然,另一方面,消费文化即然是多层次的,我们也应允许不同层次的消费文化的并存。只要是健康的消费文化,有的人可以高一点,有的人也可以低一点。这样更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钱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博士)

消费是生产目的的体现,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讲生产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实,社会最大的需要就是生存问题。这是一种对生产与消费的根本性的理解。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经济学都属于大文化的范围之内,所以有消费,也就相应有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本身不过是把消费提高到文化的层次上来认识。在文化的层次上,着眼点不仅仅限于经济学这个圈子,是从整个文明的大视野来认识消费问题了。

因此,生存的问题,正是消费文化问题的基础。从生存问题出发,我们来看消费,根本性的消费有两大类,一类就是能够保持人类生存延续的消费,这类消费是生存的根本保障;再一类就是保持人们生活愉快的消费,这类消费是用人们生活、生存的质量来体现。所以,只有从生存的角度去认识,才能重视消费,重视消费的原则,消费之后才有生命的再创造,才有生命的延续,社会的再现。因此,研究消费文化及其发展规律,应该在很大程度上,研究其对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消费文化的上述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上,比如说,现在一些青年人素质非常低下,胸无大志,追求及时行乐,吃喝玩乐“潇洒”几回,别的什么都不会,一辈子算完了。如果大家都这样,我们的社会哪里还谈得上存在与发展?再从国家来说,如果不考虑一个整体生存的问题,也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必须通过发展消费文化,来提高人的素质,如果广大消费者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不仅要不断改善,而且能为自己的素质提高一个档次,这才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在一些大专院校中看到,有些农村来的学生,靠家里省吃俭用来供应,生活十分清苦,但学习用功,生活充实,将来必有作为;有的人却相反,不注重教育,甚至把扶贫款都用于吃喝了,孩子们也上不起学,过早地让他们去打工,这样下去,那么我们的后代便会一代一代地降低素质,这怎么得了?我曾到过一个很穷的地方,看到一群光着屁股的孩子,但一问,他们家的祖上,过去曾出过状元!这种家庭中的消费文化很成问题。我也看到许多走向兴旺的家庭,重视下一代素质的培养,钱花在这上面,因此人才辈出。如果整个社会也是这样,形成一种机制,那么,一个一个的家庭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水平也就提高了。所以,从国家来说,应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要弘扬优秀的文化,包括消费文化,来潜移默化地塑造下一代。

还必须重视消费导向的问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那就是生产性劳动成果和非生产性劳动成果的比例安排问题。我们不能一概地反对非生产性消费,但从现实来说,这种比例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比如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两万多美元,因此,假如他拿出1万美元去进行非生产性劳动成果消费,如吃、喝、玩乐等,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而我国目前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300美元,就绝不能与美国去相比了。所以,非生产性劳动成果的消费要控制在适当的比例上,这是消费文化的导向上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国家要从宏观上来进行引导。如果大家都进行非生产性消费,则人们的素质很难提高,现在有些人连唐宋元明清哪朝在前,哪朝在后都搞不清,世界上哪个国家在哪里也搞不清,这哪里还谈得上走向世界?所以,消费文化如果不加以重视,不加以导向,最后会导致整个国民素质的低下。

要提高全民的消费文化水平,目前需要做很多工作。我想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解决图书馆、新华书店等文化基础设施的问题。因为社会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消费的“龙头”,应发挥图书馆的多种社会功能。我觉得,现在国家对社会图书馆的投入太少,我国对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又把这个“龙头”给卡住了。图书馆自身难以生存,没有钱,都给公司进驻了,改成歌舞厅和别的什么了。新华书店的面积也越来越小,有些变成了服装店等。因此,国家的引导,要有个具体的举措,以图书馆为“龙头”通过它带动整个社会文化消费的兴起。

另外,还有个即期消费和延期消费的问题。实际上,要提高国民的素质也要利用储蓄的转化功能,通过储蓄来达到延期消费。有钱就花掉,使得很多可能办到的事情就办不到了。所以,没有一定的延期消费就没有消费文化的档次的提高。现在的夜总会、歌厅、舞厅等等多了,作为娱乐性和非生产性的消费如果太多,它会淡化人的意志,使人忘了消费的目的和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也需要引导。我们的国家从消费来讲还比较贫穷落后,但是也要注意调整,才能使经济起步,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以上发言均系本刊记者邓国用、何昀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标签:;  ;  ;  ;  ;  ;  ;  

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专题演讲摘要)_消费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