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管理方法分析论文_王海林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管理方法分析论文_王海林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41

摘要:随着国家和人民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施工技术的越来越精细,管理环节的增多以及工人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研究的方向已经由偏向技术逐渐转向对整体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文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各种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关注常见的施工质量风险,建加强质量监管和控制,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撑,确保从源头着眼来防范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隐患。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方法

1.装配式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的施工方式不同,需要经过预制构件提前加工、运输和施工现场组装等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管理至关重要。(1)实施整体质量管理,健全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助于稳定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减少因为人为差异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同时,整体管控能够有力地需要结合建筑施工项目的生产施工过程,从而推动建筑物质量更上一层楼,确保建筑物整体结构性能。(2)较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提高企业效益,服务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要求企业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从设备、材料、流程、工艺等方面进行管理,从而也能够达到建筑的施工效果,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居住需求。(3)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氛围,包括前期设计、构件预制与生产、运输、安装与维护等环节,推动技术和理论的进步。

2.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2.1裂缝问题

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小,会出现不同的收缩率。在混凝土的表面可以见到收缩裂缝,形态细而密,裂缝的分布通常比较均匀,一般会和结构梁的纵向平行。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工艺要求高,如果施工控制不好,收缩裂缝多发于平面和侧面,此外在预制件的箍筋区域也常出现。较大的混凝土浇筑梁通常在中间有垂直裂缝。一般情况下,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较大,因此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灰比,水量等存在差异。特别是由于水泥用量大,大体积柱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水化热,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收缩率存在差异,因此接合面容易产生裂缝。如果柱具有大的横截面并且梁具有小的横截面,则柱具有约束限制,并且当收缩受限时可能发生裂缝。另外,在混凝土搅拌中,高强度混凝土水泥比例高,水灰比大,坍落度大,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叉处也会产生裂缝。一些建筑工人在梁柱施工后对混凝土的维护不够重视,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保护重要性。在混凝土结构中,环境要求不是很严格,因为混凝土本身具有热膨胀和收缩的功能。因此,施工人员不仅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还要在施工后对混凝土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消除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

2.2管线预埋问题

构件偏移、堵塞、脱落是在进行管线及构件埋设时处理不当发生的问题,会导致构件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发生较大偏离,极大程度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进度与建筑质量。因此固定具体构件的位置时,需要结合管线排布综合考虑,对照管线的排设图纸进行操作,避免固定过程中对机电管线造成损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致管线以及构件预埋方面问题的主要是生产过程中,无法确保管线连接的有效性,从而致使管线出现偏移、堵塞、脱落等问题。

2.3人员与操作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会导致很多问题,如构配件连接不规范,牢固性不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从技术上讲,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问题除开配件质量管理以外,最关键的就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与素质问题。一方面,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筑建筑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生产运作方式上,同时也体现在管理组织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比例上,施工人员如果不按照施工规范或者说明操作施工机械,很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构配件的组装工艺相对烦琐,操作比较复杂,也对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对构配件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进行创新与应用起到帮助。因此只需要对人员和机械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按照施工规范和说明进行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注重机械设备的应用效果,就能够有效避免损失。

3.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及质量改进建议

3.1健全施工单位现有的安全防范标准

运用预制装配的方式来完成建筑施工,该施工措施应当真正确保达到标准化的层次,并且按照相应的标准规格来选择建材以及完成预制装配。因此作为施工单位本身来讲,核心监管措施就在于健全施工防范,对于现行的相关防范标准也要做到逐步予以优化。具体在预制装配式的操作流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既定的预制装配环节不可随便改动,并且还必须按照既定工序展开质量监管。此外,作为各个部门及各个单位都需要强调经常的交流,做到及时清除现存的施工安全威胁。

3.2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水准

施工单位有必要强化人员教育,并且运用技术培训的手段来做到增强施工操作人员现有的操作技能。这主要是因为,预制装配式施工包含较多的施工控制要点,操作人员对于细节操作尤其需要做到进行关注,切实摒弃麻痹或者侥幸的不良态度。企业通过推行预制装配式的施工领域专门培训,应当可以达到提升施工操作质量以及杜绝施工隐患的宗旨与目标。并且,作为施工人员也要切实强化自身的全面防控意识。在进入施工现场以前,对于必要的安全防控设施都应当进行佩戴,并且遵照现行的施工准则来保护自身安全。

3.3完善管理体系,强化整体控制

推进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控制管理,做到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总结的全程控制与有效结合。例如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后续施工问题,在构件生产订购阶段要确保其通过碰撞测试及尺寸要求。建筑企业要有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并采用现代信息化相关管理技术,从业主需求沟通与确认、工程设计、构件定制、标准化施工、现场管理等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以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推广普及。

3.4严格遵循预制装配的工序

在目前看来,预制装配式的基本操作工序已经被纳入施工监管,相关部门针对此类的建筑施工方式也给出了工序规范。由此可见,施工单位在现阶段开展预制装配式的全过程施工时都应当秉持现行标准来完成,而不能颠倒预制装配式的基本工序。作为施工操作人员来讲,只有做到切实遵照现行规范,才能严格约束预制装配式的各种基本施工行为,从而达到保障装配式建筑物总体质量的目标。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安全,因此在预制施工中要依据相关的标准施工,施工人员要掌握关键技术,采用的工艺要符合规范,以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达到设计标准。对于目前现存的典型常见问题予以深入探析,可见其中根源就在于某些施工人员忽视预制装配式的建筑物基本质量,甚至没能做到按照特定的预制装配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因此在该领域实践中,如果要达到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目标,那么需要解决现阶段的常见施工难题,确保服务于建筑物安全性的全面增强。

参考文献:

[1]纪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9(06):21-22.

[2]李文明.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05):182-184.

[3]姜雨时.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2):189-191.

[4]丁少虹,吴苗苗.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J].居舍,2019(10):5-6.

论文作者:王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管理方法分析论文_王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