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战略选择_会计论文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战略选择_会计论文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策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披露论文,策略论文,会计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对外公开披露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市场能否把有限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关键是市场信号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信息有效性的前提是其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对此,有的同志指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需求群体尚未形成,投资者职业水平不高,信息使用者力量较弱,难以提出改进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要规范信息供给,推动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引导信息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信息披露的结果是政府干预下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信息有效性欠佳的情况下,究竟是强调供给还是需求?这关系到改革策略的选择问题。对此我认为强调信息需求,促进有效需求的形成,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乏力,给信息供给以压力,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与信息披露的关系

首先,从会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会计信息需求水平的提高是会计信息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会计信息与一般商品不同,一般商品的供给者从商品的供给中可以得到经济利益,所以,其有创造需求和引导需求的主动性,供给的创新与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成为商品市场发展的动力。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供给方不能从信息的供给中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不能补偿信息披露的成本。所以,信息供给缺乏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主动性,而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信息需求在推动会计的创新与发展。如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要求会计提供与之决策管理相关的信息,由此导致了管理会计的产生,会计信息供给也从总结和分析企业“过去”的信息,拓展到对“未来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非常强烈,而会计信息供给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的热情激发着提供者的创造力,会计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我国会计改革历来是顺应经济发展对会计的要求,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改善供给方面,忽视了需求主体的培育和需求水平的提高。其结果不仅导致信息使用效率不高,而且造成需求乏力,制约信息供给水平的提高。

其次,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影响到相关主体的利益,一般来说,受损者更具改进信息披露质量的迫切要求。在会计信息市场上,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供给方主体是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供给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及附注所包含的信息、财务状况说明书及其他相关的业务报告所包含的信息。审计报告可以看作是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鉴定书”,因此,我们不妨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作为与信息供给相关的主体。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如美国作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这就决定了投资者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者一直都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个人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未得到充分重视,这是不对的。我国个人投资虽然在整个社会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养老钱和节省的生活费来进行投资,他们承受损失的能力是有限的。保护弱小投资者利益是任何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投资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所以,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应成为重要的会计信息需求者。为此,把投资者放在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位置上,对他们的信息需求予以充分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信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存在。当会计信息失真时,真正的受损者是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主管部门,他们出于对自身利益的需求,对改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最为强烈。

再次,改革应先易后难、有步骤地进行。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多种选择方案,但比较而言,从培育需求主体,提高需求水平入手可以取得的效果最好。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表现在其既是经济产品又是公共产品。会计信息市场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表现在信息供需的形成不仅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所以,制约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会计信息供给;(2)会计信息需求;(3)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干预制度的完善程度。

从供给角度看,影响会计信息供给质量的因素有信息披露成本、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企业制度的完善程度等。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要花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成本、审计成本及信息披露引起的竞争不利成本。会计信息具有经济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双重特征,对信息披露者来说,信息披露要花费成本,却不能给它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所以供给方为了降低成本,必然尽可能少地披露会计信息。但是,在资本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供给方为了以理想的价位筹到资金,管理者会“自愿地”披露公司的会计信息。在我国证券市场,资金供给大于需求,企业容易筹到资金,公司治理结构又不合理,所以,我国的信息供给方缺乏自愿披露财务会计信息的主动性;同时,由于会计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对会计信息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问题较多也就在所难免。

从需求角度看,制约会计信息需求的因素有信息需求团体是否形成、信息反馈机制是否形成、信息取得的比较成本等。强有力的信息需求团体能够提出信息需求意见,并能通过适当的途径影响供给方的信息披露。在自行搜寻信息的成本较高时,需求对供给的这种反作用会更强。在我国,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以国家、银行、外商、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信息需求团体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使用者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和信息反馈渠道,信息披露制度制定权高度集中,需求者对会计信息供给的影响力不大。同时,由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也不完善,比如信息披露的时滞长达2-4个月,在信息公开披露之前,很多重要信息已经泄露,公开披露信息的价值大大打了折扣。从二级市场看,许多公司的股价走向和企业的业绩变动并不一致,优股不优价,垃圾股价不低。这说明我国会计信息尚未成为证券投资者决策的首要依据,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信息披露有效性不高,投资者越是不重视信息披露,信息供给质量就越难以提高,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从政府干预角度讲,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涉及主管部门分工协作、对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各方面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的配合等。从历史上看,我国会计改革是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70年代末期,而大规模的会计改革始于90年代初期。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不仅落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且目前还很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很多,违规行为屡屡发生,为此,广大投资者付出了沉重代价,政府主管部门也深感责任重大,证监会和财政部会计司也正在加紧制度建设工作,但是,短期内还不可能完成。正如财政部会计司的冯淑萍司长所说,我国会计制度建设采用的是一种“救火式”的方式,哪里反映问题多,就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制订制度来规范,所以,制度建设不可一蹴而就。

综上所述,提高会计信息供给的质量应该从供给、需求和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入手。但为了尽快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我们应根据各个方面改革的难度差异,选择一个有利的突破口。从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是从供给角度入手都是比较难的。因为,制度建设需要时间和方方面面的配合,而改善供给又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唯有从需求角度入手。其要做的工作是培育需求主体,教育信息使用者,提高信息需求水平,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增大需求对信息供给的反作用力。与其他选择相比,提高信息需求水平是最易操作的,因为信息使用者关心自身权益,必然会主动对改进信息质量提出要求,监督供给方信息披露行为,这有利于促进信息供给方主动改进信息供给质量,有利于对违规行为的发现和调查。

二、对提高会计信息需求水平的几点建议

1.成立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信息需求反作用于信息供给,所以信息需求水平的提高会推动信息供给质量的改进。为此,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队伍的形成,并有组织地提出信息需求意见,监督信息供给质量。目前我国的银行、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管理者能够直接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提出要求,而广大投资者力量分散、组织性差,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很小。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建议成立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

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其成员由各类投资者代表选举产生,有专职和兼职两类工作人员。其经费主要是自筹。其职能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组织财会、投资知识讲座,出版有关的刊物。这样既可以向投资者介绍财务会计、投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又能够随时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二是受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中介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投诉,并代表投资者与证监会和其他机构进行交涉,参与对会计信息披露违法案件的调查。现在违法案件调查由证券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负责,涉及到对投资者的损失和影响较难界定,从而难以合理地处理责任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因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而受到的损失也难以索赔。有了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参与,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三是整理和反馈投资者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和证券监管措施的意见和建议。现在虽然经常有投资者在媒体上反映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但很难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通过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有组织地反映问题,可以给管理当局以压力,迫使他们尽快地解决问题。四是代表投资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各利益主体力量均衡的过程。由于我国投资者不成熟,所以投资者对准则的制定一直缺乏影响力,准则的制定成为政府和专家的特权。有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参与,可以解决目前投资者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影响力较小的问题。总之,成立投资者权益保护组织的目的就是,把无组织的投资者组织起来,通过组织的工作,在短期内改变目前信息使用者队伍力量薄弱,投资理念不成熟的状况,形成真正的会计信息需求队伍,给会计信息披露者和审计中介以压力,推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2.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机构投资者。在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力量雄厚,影响很大,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中坚力量。由于我国公司股权结构本身不合理,商业银行正处于体制转换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影响有限。目前,保险公司已间接进入股市,如果能使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尽快发展起来,并从法律上规范其投资运作,他们必然会成为证券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新生力量,改变目前会计信息需求乏力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3.建立完善会计信息服务体系。经济越发展,信息越丰富,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就越高。如证券市场发展到弱有效阶段后,投资者单纯依靠技术分析已难以获取非正常回报,必须重视基础分析的运用,这对投资者的投资技术能力要求大大提高。而上市公司虽然负有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但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受信息披露成本、人员素质、商业机密保护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不可能把信息解释到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程度。投资者队伍也比较复杂,他们又不可能都有时间、精力去研究公司的会计信息。现有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证券公司提供的咨询、股评服务,受其服务方式的限制,难以发挥信息服务业应有的作用。发展会计信息服务中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会计信息服务中介作为专司会计信息分析的专业机构,其工作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分析预测信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引入会计信息服务中介制度后,由信息分析师向咨询者有偿提供服务,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使用者的投资效率,而且对信息质量的提高也必将起到推进作用。同时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必将使会计服务从算帐、报帐扩大到事后分析利用,从而把会计信息市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标签:;  ;  ;  ;  ;  ;  ;  ;  ;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战略选择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