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正迁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符椿浩

论母语正迁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符椿浩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摘要:母语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从我们的咿呀学语就形成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因此,在外语习得方面也有受到母语学习方式和惯用思维的影响,因此发挥出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架起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学习互通的桥梁,对于我们外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母语外语习得正迁移外语教学

一、学习外语的背景

1.1、经济全球化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这个概念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之一。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生产和销售全球化

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较高,发达国家的产品生产开始转向生产力成本比较低的东南亚国家,例如泰国,越南,老挝等。另外,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最大,他们寻找中国区合作代理,共同开发中国区市场。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已撑起了全球奢侈品消费三分之一的贡献值,2025年中国富裕人群将买下全球44%的奢侈品市场,也就是1万亿的贡献值。

1.1.2资本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就是资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运动的过程。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跨国公司建立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大都市;我们也越来越常听到“外资”,“欧资”,“美资”等字眼。201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三届年会提到,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是200亿左右,200亿美元左右,大概两百亿项目。

1.1.3技术全球化

“区块链”是我们这几年最火的一个名词。随着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加强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迭代,区块链作为一种解决当前部分产业和互联网问题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正在成为全球普遍趋势。目前,区块链项目主要集于美国、中国和欧洲。根据欧洲首个区块链孵化器Qutlier Ventures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2日,全球区块链总项目数为1286个。

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谁获得了主动权,谁就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主动权的获取需要主动的合作与交流,而外语交流就是外语习得的作用结果之一。

1.2、中国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的提出最能体现中国要走向世界的决心。“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也是中国要走向世界的体现。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与中国网共同举办的“名家午餐会——‘两会’之后共同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上,外交学院前院长、原驻法大使,CCG顾问吴建民提出现在中国的资本正在走向世界,这股大潮才刚刚开始。去年一年入境投资1200亿美元,“走出去”的为1400亿美元。

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就要国外能听得到中国的声音,而外语就是架起中外交流的桥梁,实现中外“核磁共振”的前提。

二、母语与外语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态势下,外语的习得就非常重要,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敲门砖。因此对中国的学习者学好英语很有必要。

2.1学习外语的难度

2.1.1单词方面

相对比中文,我们有象形字,基本上很多词汇的形成都是由事物的形表简化出来的,例如“鸟”“虎”等。因此学生在学习母语中的时候,就很快根据文字的形状理解并记住了意思。但外语基本上都是书写和意思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样的“骨肉分离”会让学生抓不到外语的精髓,在加上运用母语的思维去学习外语简直就是“碰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语法方面

在语法上,中文的语法是把一些修饰成分如定语等放在前面,而把主干成分放在句子后面。例如:当我们走进这美丽的绿色大自然,我们深深地被眼前这番完全没有被破坏的和远离城市喧嚣的美景所吸引。而英语中首先表达的是句子主干结构,之后再加上修饰成分。“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我们被美景吸引”,之后再加上“美丽的绿色的”和“完全没有被破坏和远离城市喧嚣”

以上的例子,我们知道学习外语可能会被母语的“干扰”因素所干扰,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母语的“正迁移”的促进作用。

三、母语“正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在20世纪50年代有着重要地位的“母语迁移”(L1 Transfer)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似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它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与运用。

3.1.单词

在单词记忆过程中,可以使用母语的辅助进行记忆。

3.1.1语音

在中文的语音体系中的复韵母:ai, ei,与英语的语音体系中的[ai], [ei]是一样的读音;中文的语音体系中的声母:b, p, t, d, k, g和英语语音体系中的[b], [p], [t], [d], [k], [g]发音相似。我们可以利用中文中的拼音去学习英语的音标,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学校外语的效率。

另外,如“tank”(坦克),“hamburger”(汉堡包)等音译词以及“Microsoft”(微软),“hardware”(硬件),“pen-friend”(笔友)等英汉意义完全对等的词为学习者记忆词汇提供了捷径。教师应该利用这类词汇帮学生举一反三,迅速扩大词汇量。

3.1.2背单词

由于英语中单词书写和意思中间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很多学生可以根据发音拼写出正确的单词,但仍记不住意思,特别是在拼写结构上很相似的单词。例如:dessert(甜品)和desert(沙漠)。相似度这么高的单词学生一定会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我们可以通过中文和英文中一些巧妙的联系进行记忆。我们发现这两个单词都有两个s,dessert(甜品)是两个都在单词中;desert(沙漠)是一个s在单词中,另外一个s在中文中的“沙(s)”,一共也两个s,所以当我们忘记意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母语的介入进行区分,英语的学习就不用是死记硬背了。

3.2运用

Chosmky的普遍语法原则(universal grammar theory)是一组广义的限制性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格条件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名词短语必须要有格,而且通过动词或介词才能标明格的宾语位置,或通过助词标明格的主语位置。这一格条件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名词短语为什么只出现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当名词短语要移位时,也必须遵循格条件原则,只能向格限制的位置移动。所以,在将句子从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时,移动α规则只能将名词短语移至格限制位置。

简单来说,就是母语中的“主谓宾”,同样适用于英语中的句子结构“主谓宾”。

总结

综上所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可以增加我们在外语学习的路上的助跑动力,但是使用母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学习好外语的规则,熟悉使用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辅助使用母语正迁移,刺激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Chomsky, N. Syntactic Structure. The Hague Mouton, 1957;78.

[2]Cook, V. Universal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985, 6(1)

作者简介:符椿浩,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历学位:本科学士,研究方向:教育/外语。

论文作者:符椿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论母语正迁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符椿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