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台风“山竹”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论文_刘秀佳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

一、活动背景

9月17日,星期一。本该是上课的时间,校园里安安静静,小朋友们在哪里?原来他们因台风“山竹”过境在家停课一天。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干净整齐的街道和社区,大大的树木连根拔起,压倒在马路上难以行走,社区里的标识被吹得东倒西歪,连垃圾桶的盖子都被吹翻。这个“调皮又顽劣”的台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破坏。而深圳作为一个台风城市,每年都要经历十几个台风,台风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为什么山竹台风的威力如此巨大?台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带着一系列的思考与好奇,我们开展了《台风山竹之我思》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整合学科资源,以台风记录展的方式,通过摄影展、广播室、文字直播间等方式,观察了解台风给我们生活带来影响。

2.围绕台风“山竹”的主题,邀请社会各行业人员,开展台风“山竹”灾后总结新闻发布会,分工合作,通过访谈的方式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并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

三、活动实施

1.活动准备

(1)前期利用相关课程内容学习新闻发布会的流程,了解活动的每个环节。

(2)学科联动,联系科学、信息、美术等学科教师,共同记录展活动。

2.活动探究或操作

活动一:

【台风“山竹”记录展】

回归生活理论中提到,基础教育课程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教育课程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追求生活的教育,强调学生自我理解、感悟、体验,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因此,主题设计活动主要着眼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学习活动方式上的设计着眼于重建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及反思学习等。

基于这个理论,通过文字直播间等方式记录台风的来临、登陆及离开时的样子,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脑袋思考台风是什么样的。

(1)文字直播间

台风“山竹”的过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也有着许多让人难以忘却的感人事件,你是否在山竹来临期间也遇到了有人对你伸出援手?台风无情,人有情,写一写,用文字记录你的所想所感吧。

活动二:

【台风“山竹”灾后总结新闻发布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要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以研究性学习为统领,学科内容为切入点,用技术搭建学习支架,从观察调查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基于此,以台风“山竹”灾后总结新闻发布会的方式,通过角色的扮演,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搜集整理资料,并通过提问答辩的方式,思考台风山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提高学生的职业体验和社会责任感。

1.准备工作

(1)头脑风暴碰撞,罗列参会人员及其职责

预测:

A市长或城市管理局代表:部署台风应急处置工作,召开灾后恢复整治工作,提出合理规划建设建议,优化城市管理方案。

B交警代表:对路面进行巡逻监控,检查是否有道路积水

C市绿化部门代表:守护好绿化成果,对倒塌树木进行及时清理。

D供水供电局代表:对排水管道进行及时疏通,抢修台风中造成损坏的路灯及供电设施,开展全面检查维修工作,及时恢复供水供电。

E环境卫生维护代表:及时清理道路垃圾、淤泥,对雨水井盖进行清理清掏,保障雨水顺利流出。

(2)数据收集

了解一个角色,才能对这个角色进行更好的扮演。作为一场新闻总结发布会,各部门做总结时得对前期事务进行汇总和分析,在台风期间,各部门都做了些什么,有遇到什么困扰吗?来自于该部门有什么建议或倡议?台风期间有什么感受?

请你走出课堂,实地去采访调查一下各部门人员,为召开一场有序高效的新闻总结发布会做好准备吧。

活动三:

【研究小课堂】

一个好的思考者不可能是个差劲的提问者。可以说,思维不是由答案,而是由问题推动的。为了进行思考,人类必须提出可以激发认识的问题。

1.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根据台风“山竹”灾后总结新闻发布会的活动,学生从活动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2)问题的分类

美国,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在《正确提问引发出色思维》一书中将问题主要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事实型问题、见仁见智的问题(主观性)、判断型问题(探究性)。

A 事实性问题

这种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例如:台风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将利用文献法进行探究。

B 主观性问题

这种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主观性意见往往起主要作用。

例如:你觉得台风“山竹”好吗?

C 探究性问题

这种问题需要推理,而且往往有一个以上的合理答案,我们要从各种可能性中找出最佳答案。

为什么台风“山竹”会造成大量树木的倒塌?我们将利用多种方式组合进行研究。(以下会进行详细解读)

四、活动反思

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带着回归生活中学习的理论,通过台风“山竹”记录展,学生通过摄影展、广播室、文字直播等方式,对台风山竹有了初步的印象及了解,使知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学生自我理解、感悟、体验,充分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其次台风“山竹”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破坏性的损害,通过不同职业的角度,我们认识他们的工作也学习了很多台风防御的指南,台风无情人有情!而通过研究小课堂活动,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循环策略,孩子的问题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分工探究问题,尝试走出班级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生活中搜集资料,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虽然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但我相信有问题的产生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论文作者:刘秀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探秘台风“山竹”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论文_刘秀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