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论文_何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论文_何娜

何娜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省 475002)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对4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评估急救效果。结果:有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还没有到达现场就已经死亡,其他患者经过救治后,病情都有所好转,并且安到达医院。结论:及时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顺利到达医院。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也被称为煤气中毒。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所以人们通常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中毒症状。人体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就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反应进而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症状,特别是脑细胞缺氧严重,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更甚者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但是出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地点大都是在医院之外,必须要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临床救治才能真正让患者脱离危险,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到大医院,医护人员必须要及时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本次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院前救治的4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探讨院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院前救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37.2±17.6)岁。其中有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没有到达之前就已经死亡,有10例患者为轻度中毒,27例患者为中度中毒,1例患者为重度中毒。

1.2 急救方法

如果患者为轻度中毒,那么大都会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的症状,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为10-20%。医护人员在救助轻度中毒患者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口处,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做好保暖措施,如果有条件,可以让患者饮用糖水、萝卜汤等。如果患者为中度中毒,具体表现通常是轻度中毒各项症状加重,患者口唇、指甲以及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烦躁、多汗、心率加速,血压先升高随后降低,同时还伴有嗜睡、昏迷的症状,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为30-40%[2]。医护人员在救助此类患者时,应该在轻度中毒救助的基础上,及时对患者实施人工心脏复苏。如果患者是重度中毒,不仅会出现上述各种症状,而且患者肌张力还会增强,各种反射逐渐减弱或者消失,患者出现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惊厥、迅速昏迷的症状,更甚者患者还会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症状。医护人员在救治重度中毒患者的时候,应该先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以免患者出现窒息症状,患者家属在搬运患者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从旁指导,告诉家属动作必须要轻柔,用担架将患者搬离现场,以免患者病情加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护理方法

首先,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重点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节律,尤其是面对重度中毒患者时,医护人员必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以免患者出现脑水肿症状。其次,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的衣领解开,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在其颈下放一枕头,让患者头部保持后仰的状态。针对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或者呕吐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分泌物吸出,同时将患者的头部往一侧偏,以免患者出现窒息症状。再次,医护人员应该立刻建立静脉通道,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时刻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针对中度中毒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对其实施高流量吸氧措施;针对重度中毒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实施高压氧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对症治疗,适量给予患者冬眠药物或者呼吸兴奋药物治疗,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3]。最后,医护人员还应该做好抢救、监护、观察等相关记录,为后续医院救治工作奠定基础。

2 结果

有2里患者在医护人员没有达到现场前就死亡,其他患者经过急救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成功到达了医院。轻度中毒的患者经过护理后,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中度中毒病人中,有5例患者从浅昏迷状态变为昏睡状态,有22例患者从昏睡状态变为嗜睡状态;重度中毒患者从深睡眠状态变为浅迷状态。病情好转所占的比例为95%。

3 讨论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该气体能够让人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具体是指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了碳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完全失去了携氧的功用,而且一氧化碳会导致人体组织细胞中毒,进而出现组织窒息的情况[4]。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缺氧、意识模糊、四肢无力、昏迷等,更甚者,患者还会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医护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面对轻度中毒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将患者移到通风口,做好保暖措施;面对中度中毒的患者,医护人员还应该对患者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转运的时候对患者实施高流量吸氧措施;面对重度中毒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最好用担架将患者搬离现场,以免患者病情加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除了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就已经死亡,其他38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临床症状都得到缓解,好转率为95%。综上诉述,及时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桂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47-48.

[2]郁海艳.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41-43.

[3]韩艳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60-61.

[4]伍静.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156-158.

作者简介:

姓名:何娜,单位: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职称:护师,邮编475002,急诊护理方面的。

论文作者:何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论文_何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