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的信息工作_信息发展论文

中国加入WTO后的信息工作_信息发展论文

“入世”后的我国信息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工作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入世”对我国情报信息工作的要求

1.1 迅速增长的情报信息需求

加入WTO,势必加快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促使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采用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对各种相关的情报信息需求将大幅增加。包括市场信息、金融信息、贸易信息以及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信息等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并表现出广泛性、外向性、针对性、规范性、多样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信息工作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其中包括国际市场情报、国内市场情报、有关世贸组织的情报、跨国公司情报、标准情报与专利情报等。

1.2 日益频繁的国际信息需求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促使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都必须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趋势接轨,参与国际经济的大循环,随之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也必然会日益频繁。这种超越国界的信息自由交流,为促进本国经济加入世界大市场,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信息要突破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交流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就必须扩大与国际间信息的交流,信息工作即把这些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不同语种、不同载体的知识实现大交汇、大融合、大渗透以适应我国人民的要求,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1.3 日益升温的生活服务信息需求

入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们就会关心起自己的生活质量。故各种有关生活服务信息的需求就会变得迫切而强烈起来。如保健、娱乐、旅游、家教、择业、购房、择偶、家政、展览会、心理咨询、新技术新产品等信息。这是信息服务业务的新增长点。国内邮电部门近些年来开办的电话信息服务所以非常红火,其根本原因正在这里。社会上不少民间信息服务机构都已认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并着手进行开发。

2 “入世”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影响

2.1 “入世”谈判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达成的协议

对中国信息产业而言,中美达成的协议主要包括允许外商在电信服务领域持有49%的股权并于2年后增至51%,可投资互联网等。当然在协议中,对计算机产业,半导体及设备制造业等都有相应放开市场的各项规定,但焦点仍在电信业及互联网上。从引进国外的第一台计算机开始,中国信息产业迈进了从无到有的门槛。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对计算机使用价值的认定,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转折点。其次,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极大震撼了人们对生活方式的理解,加强了人们的全球观念,进一步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全速发展。而今对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仅对电信业,同时将对整个信息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入世”可尽早将中国信息产业推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激烈竞争中改进自身管理运营方式,有效缩短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差距。

2.2 “入世”对信息产业主要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2.2.1 计算机产业。国内计算机产业由于市场开放得早,产业运营相当超前,与国际差距小,而它的关税也无“地雷”,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在硬件发展上,由于关税生产成本下降,国际惯用的直销方式取代现有代理商代销方式,将导致计算机总体价格下降,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化,降价并不影响硬件的发展,反而存在更多的机遇。在软件发展上,我国也一直是在同等环境下与外国开发商竞争,同时国外软件公司为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将加强软件开发的本地化,软件将愈加丰富,国内软件界的压力在增加的同时,也将学习到更多先进的开发技术。因此对于计算机产业来说,震荡较小,能平稳过渡,机遇多于挑战。

2.2.2 通信产业。“入世”对于通信产业来说挑战最大,但现实的机遇也最大。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一直实行开放竞争,并已习惯了市场竞争态势,当然,“入世”肯定会给民族通信的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将使中国在这些领域与国外产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另一方面我国民族通讯设备制造业现以实现群体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讯设备制造业已开始步入国际市场。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全球采购,加入WTO,我国进口关税将大幅度降低,甚至信息产品零关税,这将大大降低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面对如此巨大的一个国内市场,对于国外的通信商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机遇大于冲击。

2.2.3 信息服务业。这一产业包括新闻报道业、出版业、咨洵业、教育业、情报信息业等。新闻报道业,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具有相当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力。随着激光照排的应用,新闻报道业正朝着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化方向迈进。现代的出版业,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有相当的规模,目前,正向出版技术高效率和发行、销售、经营的复合化方向发展。咨询业是近代新兴的一种行业,它的存在以数据库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手段。随着信息系统的建成,咨询业几乎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事业已成为推动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入世”增添了知识经济和全球网络两个新因素。WTO上生长的知识经济,通过“知识产业”这座桥,促使教育与经济的界面边缘模糊起来,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既是它的生产者又是传播者,既是牵引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驱使经济运转的阀门。教育带来的知识创新,作为一种资本,直接参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教育的发展。情报信息业随着电子计算机联机检索网络的建成,使电子图书馆的功能大大提高,是典型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传递的最佳结合点。

3 “入世”后我国信息工作的对策

3.1 积极构架中国的网络信息服务业

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上网服务、增值服务及网络集成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不仅意味着基于网络条件下新型信息服务方式的出现,同时使服务内容也得到了扩展。电子商务、IP电话、网络传真、虚拟私人空间等服务手段的出现,多媒体实时图像传播、视频点播等信息服务方式的应用需要,以及服务内容等越来越重视事实型信息的要求,使得网络信息服务业成为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产业。构架中国的网络信息服务业,必须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集成,加快电信网、计算机网与有线电视网的结合促进中文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中文搜索引擎的建设,使网上内容能有序组合,充分利用,不搞重复建设。

3.2 加快数据库建设

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情报信息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把它摆在重要位置。首先,要下大力开发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的信息资源,加快建立一批国家级大型数据库,形成支撑社会共享的基础设施资源。其次,要加快现有文献资源数字化步伐,使信息化建设尽快地采用先进技术。另外,还要坚持信息资源数字化步伐,使信息化建设尽快地采用先进技术,还要坚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建设协调发展,注重网上信息资源建设,大力开发中文信息,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同时,要将分散在局域网上的各种数据库引入公共服务网,推进自身网络节点与国内外网络互联。

3.3 加强信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世界性信息通信网络迅速扩大,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及时查询要求信息工作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为实现信息化的需要,在当地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结点提供的公用信息平台上构筑信息机构网站,使其成为地方信息网的一部分,把信息推上当地信息网络或直接与国内互联网、行业或因特网互联,面向企业,开展上网服务。利用传统媒体与现代第四媒体的优势互补,改进信息服务手段,完善信息服务的方法,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3.4 加快培养信息人员队伍

人才问题关系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应及早制定培养信息管理人才计划。信息人才的知识构成应是交叉性的,专业构成应为复合型的,并具有强烈的情报意识和敏锐的眼光,具备出色的情报分析研究和信息服务能力,要加强在职信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信息工作的实践中培养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研究与咨询、信息管理与经营的人才。

标签:;  ;  ;  

中国加入WTO后的信息工作_信息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