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现状、任务及对策分析_竞技体育论文

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现状、形势任务及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形势论文,现状论文,实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不仅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更是中国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国人为之兴奋,体育界更是激动难奈。但兴奋之余,冷静思考,我们将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困难。奥运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赛事,越来越受到各国和地区政府重视和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我国体育界来讲,由于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超水平的发挥,使我们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一方面表明,我们优势项目突出,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现有的位置很难,要实观新的突破更难。

要举办奥运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极为重要。作为东道主,虽然是北京申办,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举国之力,在世人面前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社会进步,奋斗不息的精神,竞技体育工作者,则应以争取优异成绩作为“钢性”任务。对于我们来讲,如果运动成绩不好,我们将无法面对国人。鉴于此,我们必须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认清严峻的形势,从现在开始,全面、系统地做好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工作,尤其要抓好准备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队伍。

1 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现状的基本分析

1.1 我国参加近几届奥运会的情况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我国连续参加了5届奥运会,共获得80枚金牌、223枚奖牌,曾在12个大项中获得金牌。在第25、26和27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数均列“第二集团”前列。虽然我国在第27届奥运会的奖牌榜上超过德国,居第3位,但通过参加这3届奥运会的情况来看,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除获金牌数明显增长外,我们的参赛人数、参赛项目、获金牌、奖牌及获得前8名的大项等体现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指标,还没有质的飞跃(表1、表2、表3)。之所以我们在第27届奥运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可归结为备战和赛前各项工作、措施得当、行之有效以及教练员指挥和运动员临场出色发挥。

通过参赛小项数比率看,3届奥运会我国参赛小项仅在1/2左右(表2)。排除奥运会项目增加因素,我国在第27届奥运会中获奖项目与第25和26届基本相当(表3)。

以上基本数据表明,在连续3届奥运会周期里,我国的优势项目更为突出。但夺取金牌和奖牌的面仍然不宽。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在第27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客观地分折,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与名列奥运“第一集团”的世界体育强国——美、俄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与名列奥运“第二集团”的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处于同一档次。在参赛人数、参赛项目、获奖牌项目、获前8名数、获前8名项目等综合指标上均存在明显差距。事实上,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的基础实力强于我国,并对我构成很大威胁。

1.2 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现状

从我国开展的奥运会项目的结构分析,大致可分为4类。

第一类,是夺取金牌的重点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在这些项目上,我国整体实力较强,但夺牌数量已趋于饱和。在第27届奥运会上这3个项目共设17个小项,我国夺取了其中的13枚金牌,而且这些项目又面临着“世界打中国”的严峻局面。

第二类,是有一定优势,在部分小项上具备夺金实力的项目,如体操、举重、射击、柔道等。在这些项目的部分小项上,我们夺取过金牌,有一定实力。但由于这些项目的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对手较多,竞争激烈,在国际大赛中互有胜负。同时,这些项目的国际规则修改较为频繁,如国际体联在第27届奥运会后即对比赛规则进行了修改,在2001年年底还将修改规则;举重项目近几届奥运会的级别也在不断地调整;国际柔联近期也有修改现行规则的动议。规则的频繁改动,对我们传统的系统训练体制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类,是有一定基础,但需要突破的项目,如田径、游泳、赛艇、帆船(板)、跆拳道、击剑、摔跤、女子自行车、篮球、女子排球、女子足球、垒球、女子曲棍球等。我国运动员在这些项目的奥运会比赛中,曾获得过较好成绩,但项目整体实力较弱,尚不具备集团竞争力,特别是在田径、游泳、赛艇等金牌数较多的基础大项上,实力更为薄弱。

第四类,是一些与世界高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的落后项目,如拳击、现代五项、马术、铁人三项、皮划艇、手球、棒球、男子曲棍球、男子足球、男子排球、艺术体操、蹦床等,在这些项目中,有些从未获得过前8名,有些甚至没能获得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

综上所述,着眼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要力争缩小与“第一集团”的差距,继续保持着“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需要花大气力去发现和挖掘新的潜力,在确保优势项目长盛不衰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有一定基础的项目,扩大夺金面,其任务非常艰巨。

1.3 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1.发展尚不平衡,基础大项实力薄弱。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在第27届奥运会上设了119枚金牌,约占整个奥运会设项的40%,我国仅在田径项目上获1枚金牌、1个第7名、1个第8名,游泳获1个第4名、1个第6名、4个第8名,赛艇项目只有1项进入第8名。

2.运动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全国现有夏季奥运会项目专业运动员13 200人,教练员3600人,符合准备2008年奥运会年龄范围(12~17岁)要求的运动员约有2 000人,有的项目全国只有几十人。

在28个奥运会项目中有21个项目设有28支国家队,总人数为1 315人,占总人数的90%以上。

目前的突出问题:国家队设项不全,规模尚不能适应参赛需要,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选材面小。

3.训练水平和效益较低。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培养出一大批世界高水平的运动员,同时,在训练的方法、手段和训练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于多数项目来说,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着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发展,特别是科技含量高,难度大的项目发展缓慢。

4.群众开展普及,关注程度高,影响大的球类集体项目亟待突破。

2 奥运会是东道主国家全面提高本国竞技水平的良好机遇

奥运会各东道国都十分重视抓住举办奥运会的机会,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力争取得好成绩(表4)。

韩国承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政府从获得承办权开始逐年加大对培养运动员的投入,连续几年投入达150亿韩元(约2 000多万美元),并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保证参赛队伍的准备,使其金牌数从6枚增加到12枚,名次从第10名上升到第4名。

西班牙准备1992年巴罗那奥运会,为培养运动员投入了4亿多美元,使其金牌从1枚增加到13枚,名次从第26名上升到第6名。

美国承办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制定并实施了“金牌行动计划”,以较大优势重获排名第1(上届独联体45枚金牌、美国37枚金牌,本届美国44枚金牌、俄罗斯26枚金牌)。

澳大利亚承办2000年奥运会,制订了一个6年发展规划,联邦政府每年投入1亿澳元用于体育事业,金牌数从9枚增加到16枚,名次从第7名上升到第4名。

表4 近4届奥运会东道主国家成绩提高情况统计一览表

  从4届奥运会东道主参赛和赛前的准备情况分析,除美国上升不明显,其余各国的成绩和水平平均有大幅提高。美国是世界竞技体育的强国,在第26届奥运会中的表现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美国第26届与第25届奥运会相比较,金牌数增长18.9%,奖牌数出现负增长,参加小项为98.5%。从我们目前的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分析,到2008年奥运会,我们每个微小的进步都将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3 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基本任务和对策

3.1 2008年奥运会我国参赛任务和目标

1.全面参与竞争。我们将参加所有大项的比赛,力争参加更多的小项比赛,增加夺取金牌、奖牌的机率。

2.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我们要保持第27届奥运会第3名的位置,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主要表现在传统优势项目继续巩固和扩大优势,潜优势项目成为新的优势,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取得突破,球类集体项目成绩有较大提高。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袁伟民局长在2000年全国体工会上提出,巩固优势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加快基础项目突破的速度、提高集体球类项目的整体实力。

我们要分析各运动项目在前两个奥运会周期中所获得的奥运会和世界大赛的成绩和队伍的现状,对我国28个奥运会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和监控。

3.2 基本对策和设想

3.2.1 基本思路

在全面准备的基础上,根据任务需要和项目实际水平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根据各类项目的水平和实力,明确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基本思路。1.力争参加奥运会28个大项。争取更多的参赛资格,参加更多的小项的比赛,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

2.继续采取突出重点的战略。“巩固优势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研究项目规律,抓准项目,力争扩大夺金牌、奖牌的大项,增强我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竞争力。

3.加大对重点小项的投入。对300(299)个奥运会小项进行逐一分析,明确重点小项,增加夺金小项的储备,加快潜优势小项的突破速度,增强我国对奥运会金牌的冲击力。

3.2.2 加强国家队建设

我们将抓住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组建两支备战奥运会的队伍。

1.调整、组建28个奥运会项目的国家一线队伍,增加部分项目国家队集训规模。

2.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组织好适龄青少年队伍的集训。在我们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等20个大项中建立灵活、多样的后备人才储备队伍,扩大准备2008年奥运会的集训规模。以国家集训队、青少年集训等为龙头,带动全国训练工作的开展。

在第9届全运会后,我们将结合备战第14届亚运会,启动各运动项目准备2004年、2008年奥运会国家队一线、二线队伍的冬训。

3.2.3 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

1.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单位共建部分项目的国家队,鼓励地方利用地区优势为国家培养人才。一些在我国开展地区不多,从事训练人员数量较少的项目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方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将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任务直接交给地方,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2.改革竞赛制度。充分利用竞赛杠杆的作用,引导全国的训练工作,调动培养人材单位的积极性。针对准备2008年奥运会的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我们对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竞赛办法、设项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与奥运会设置的项目接轨,在以往16个大项基础上,增加了我国在奥运会上有一定潜力的10个大项;2)加强了对竞赛小项数量的控制,在增设大项中,只增设优势小项和有望在奥运会上突破的小项;3)放开了参赛单位,全国各地级城市均可报名参加全国城市运动会;4)改革了计分和奖励办法,公布代表团奖牌榜,加大对球类集体项目的奖励,球类集体项目的奖牌按4枚或3枚计算。

同时,我们将尽快制定全运会、全国单项竞赛赛制的改革方案,完善运动员注册制度,调整运动员交流政策,保护运动人才培养单位的积极性,促进“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和谐统一。通过竞赛制度的改革和政策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

3.2.4 保持和发扬优秀运动队的优良传统

坚持“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坚持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运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运动员无私奉献精神是我国体育战线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运动队的教育和管理,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发展优秀传统,提高运动队的疑聚力和战斗力。

3.2.5 加强体育科研及重点研究领域

当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成为运动场外的竞争焦点,其特点是:

1.体育科技朝着集约化和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增加训练中的科技含量,各体育强国都在大型训练基地或中心配备了现代化的科研设备和强有力的科研人才,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

2.加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竞技体育作为复杂的人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实践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才能有效解决,包括多门学科,如运动医学、生理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间的综合攻关研究,人体科学与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的综合应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与有机体整体运动能力间的综合研究,现代高科技与传统科学间的结合等。这种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不仅仅是学科数量上的相加,而是有效地提高体育科研运用于实践的整体效益,在科研方法、组织管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立更加开放的体育科研体系。体育科学与其它科学领域相结合,充分借助和利用航空航天、军事、医学、材料、计算机等其它学科的成果,以及社会的科研力量,使体育科研上档次。

4.不断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多方位提高训练水平和人体运动能力。近年来,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应用的热点问题和显著成果有:各种提高力量的手段和方法的研究;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研究;促进恢复、减缓疲劳的研究;运动营养的研究;运动训练理论的突破;心理训练;新器材;设备的研制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新型材料运用于体育;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滥用与反对使用兴奋剂方面的研究等。

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着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组织攻关,尤其是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解决训练中诸如训练方法、营养、疲劳恢复等关键问题。针对田径、游泳、水上等项目多为基础和体能类项目,要首先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从而实现运动成绩的突破,全面提高我国基础大项的竞技水平。此外,在科研工作中不仅仅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等,还要加大与训练直接有关的竞赛、裁判等方面的研究。

3.2.5.1 加强竞赛改革的研究,确保竞赛为训练服务

当前,竞赛活动日趋频繁,导致传统训练理论发生变化。作为竞技体育最集中的表现形式——竞赛制度、方式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名目繁多而又充满刺激和吸引力的比赛应运而生,除了传统的比赛以外,各种名目的大奖赛、排名赛、精英赛、系列赛等比赛越来越多,而且还有继续增加和升级的趋势。

频繁的赛事对传统的训练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竞赛形式增多、规模扩大、周期加长、频率增加等,既增加了运动员的比赛机会,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和技、战术水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训练观念和方法,包括周期观念、系统观念、阶段安排等,甚至对传统的训练理论产生了冲击和影响。运动员将告别过去传统的训练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频繁地参加比赛,使比赛成为训练的一部分,成为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际竞赛种类和次数的增加,各国原有的竞赛体制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竞赛制度改革。对此,我们如何适应,需要很好的研究。

3.2.5.2 加强竞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与系统训练相关关系的研究

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商业化趋向对传统训练观念产生了冲击。“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化”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谈论并实践的话题。无论是传统的恪守奥林匹克“纯洁”精神的国际奥林匹林克运动的领导者们,还是新一代拥有开拓精神的体育领导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体育将是在苍白无力的,不但难以发展,还难免逐步萎缩。“纯体育”的体育、封闭的体育已经或正在受到体育商业化、产业化和职业化的巨大冲击,这一点在竞技体育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竞技体育的社会性、深受群众喜爱的程度以及市场经济的导向使得竞技体育有可能,也势必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而越是普及的项目越会先行一步。这种趋势一是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动力,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各国的竞技实力发生变化,由于资金投入加大,增强了竞技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竞技体育的投入方式和比例——社会投入和体育自身产业收入比例大大增加,从而扩大了体育的规模和社会影响,使竞体育更趋社会化。

但是,这种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商业化的运作给竞技体育比赛注入了活力,但过度的商业倾向和商业操纵也给竞技体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损害了竞技体育最本质的特征——公平竞争。过度的商业倾向会导致对体育比赛的商业化控制,使正常的比赛受制于商家的特殊要求,围着金钱利益的指挥棒转动,从而影响比赛的组织和效果,甚至产生与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相悖的不利社会效果。

3.2.5.3 随着竞技体育发展的高、精、尖,对裁判理论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事实上,裁判理论不仅涉及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还涉及法律、法理、心理学和人的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裁判理论对运动项目技、战术的发展方向和训练的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将裁判理论的许多技术性问题提高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再认识,不仅有利于裁判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距离2008年奥运会还有不到7年时间,时不我待。在未来7年,我们的优势项目要保持和巩固优势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一定基础的项目要有所突破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后项目要缩小与世界高水平的差距将面临更为艰难的历程。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才能在享受荣誉的同时,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标签:;  ;  ;  ;  ;  ;  

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现状、任务及对策分析_竞技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