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论文_田一焜,,杨芳宜,宋丹, 梁振

探讨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论文_田一焜,,杨芳宜,宋丹, 梁振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网线损的表现:定额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经济线损,然后分析了基于营销信息化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线损管理的基础不稳定;线损管理的执行不彻底,最后分析了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电力营销;信息化;线损;精细化;

正文:

配网线损是配网系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用户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迫使用电规模逐渐扩大,且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配电线损问题得以产生,基于供电需求量逐日增长作用下,受供电服务规模发展影响,以电力营销信息化为基础条件,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有效控制配电线损问题。

一、配网线损

配网线损指以配网系统为前提,基于热能形式作用下,所散发的能量损失,即电阻与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针对线损的分析,主要包括定额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和经济线损。

(一)定额线损

亦被称之为线损指标,指以电力网实际线损为依据,结合下一考核期内的电网结构、负荷情况、降损情况等,在测算基础上,以上级批准为基准的线损指标。

(二)管理线损

基于管理因素诱发的电能损耗,其是统计损耗与理论损耗的差值。

(三)统计线损

指以电能表指数计算出的数值为依据,是供电量与售电量间的差值。其中线损率计算公式如下: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四)理论线损

以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运行方式、负荷状况等为依据,基于理论作用下,计算出的线损。

(五)经济线损

在固定线路设备基础上,理论线损并非为固定不变的数值,其随着供电负荷大小而变化,但其存在一个最低线损率,该最低线损率则是经济线损。

二、基于营销信息化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线损管理的基础不稳定

在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过程中,其管理的基础十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配电网的信息方面,对于线损管理的基础信息十分不完整,主要是对其未能进行及时的、全面的记录,对于设备的维护、维修与更新等信息均未能形成系统的管理,致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保养不及时、维修不彻底等;其二,在线损问题方面,电网线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进而制约着线损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线损管理的执行不彻底

目前,电力企业关于线损管理仍未能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制度规范不明确的基础上,其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没有相应的依据,致使工作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对于线损管理工作,其监督不全面和考核不系统,管理体系也存在的问题,致使在执行阶段管理存在不到位、不彻底的情况,线损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工作效率偏低,其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供电企业进行线损管理之际,其工作标准与制度规范不明确,致使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责任未能形成明确的认识。即便部分企业制定了线损管理制度,但在执行时期,未能将管理方法、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等进行全面的研究,致使线损问题的解决仍不彻底;当执行问题被发现后,主要的处理方法为惩罚,此时责任机制未能发挥其作用,致使部分问题的发生仍具有反复性。

三、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健全和完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系统。先健全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及时整理和完善历史数据,有用的历史数据进行存档,无用的历史数据要及时清理,这样将配网线损管理的数据有效的整合,为线损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进而有效提高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要建立健全管理和维护制度,保证电力供应。

(二)合理利用信息采集技术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平台,信息采集系统是采集与收录信息、数据的重要支持。因此,为实现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应合理采用信息采集技术,适当引进信息采集系统,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基于信息采集系统作用下,充分发挥其监控能力,对被监控的线路和配网进行有效监督,包括线路和配网的用电情况、运行状况以及是否发生异常等。以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利用其全面性的信息采集功能,统一规范整理客户表数、应抄户数以及实抄户数等数据信息,并分析确保不同时段下的数据均精准无误,其中包括用电低谷期与用电高峰期。与此同时,注重重要数据的采集,其中包括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以及线损率等。

针对重要数据而言,其与线损密切相关,若能及时、准确地采集此类数据,则有助于配网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虽然客观性与实时性是系统数据采集的基本特征,若基于非法用电、服务异常等状况时,需在分析、计算、总结有效数据基础上,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若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状况,可采用对比分析应抄户数和实抄表量的方式,探究导致线损出现异常的根源所在,进而找到解决措施。

(三)科学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科学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达到监控整个配网线损问题的目的,并科学、细致地分析、处理相关的线损信息,进而得到有效的线损指标,以该指标为依据,指导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共同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与电力销售工作,借助稽查监控系统,对配网运行中的线损损耗状况等信息进行监察,为配网营造一个安全、可靠性的运行环境。与此同时,利用稽查监控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至线损管理中去,规范抄核收流程。针对抄表环节,要求抄表人员及时、准确抄表,为计算电费打下基础,为发现违法作弊的抄核收人员提供保障,避免其对供电企业造成的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配电网的线损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其管理要逐渐趋于精细化,在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但人员管理意识的落后,对于人员的监管、考核与制度的执行等情况均不乐观,为了提高线损管理的能力,本文研究了基于营销信息化的线损精细化管理,相信随着营销监管系统、营销信息系统与营销管理系统的全面运用与完善,线损管理的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付晓斌.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 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4,(11).

[2] 李田英.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7).

[3] 李琼.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

[4] 李仕儒.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 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

[5] 贾探喜.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 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 (3).

[6] 任婷婷,郭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 细化管理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4,(7).

论文作者:田一焜,,杨芳宜,宋丹, 梁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探讨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论文_田一焜,,杨芳宜,宋丹, 梁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