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及黑龙江督军对黑龙江的统治开发及历史贡献论文_刘延章

民国政府及黑龙江督军对黑龙江的统治开发及历史贡献论文_刘延章

刘延章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博物馆

摘要:民初,黑龙江地方财力奇绌,军阀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首先在发展农业生产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较为有力的措施,移民实边,开荒垦地,许多荒原变成了良田。随着土地的开发,人口的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提高,省城齐齐哈尔以粮米加工业为主的中小型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发展的机会。其它诸如交通运输、财税金融等也相应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民国政府;黑龙江督军;进步;发展;地位

1911年的辛亥革命点燃的埋葬统治中国二千多年封建制度的革命烈火,迅速蔓延到了黑龙江省。武昌起义的枪声及全国十四个省先后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给了黑龙江省当时的当权者以极大的振动,革命党人活动空前高涨,是顺应历史潮流,还是逆潮流而动,对于当权者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后所产生的活力使地处北方边陲的黑龙江生机勃发,它的社会发展与全国是同步的,有些方面甚至走在了前面。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0年(1931年),黑龙江地区特别是省城齐齐哈尔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都有一些突出的表现。大面积的土地得到迅速开发,黑龙江的人口迅速增长,新兴工厂不断建立,各类学校的兴办,商贸活动的兴旺等等,整个黑龙江在这一阶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的这些进步和发展,可以说与这些地方长官及他们施行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一、经济发展迅速

地处北方边陲的黑龙江地区,民国初建,百废待兴,但财力奇拙,只有增加土地开垦,以辟税收来源之新径,而所谓招徕垦户,振兴地利之中兼寓注重国课。因此,黑龙江地方政府便将移民实边摆在了首位。当时的政府为招徕大批人员开垦土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召垦措施和开垦土地的优惠条件。民国17年(1928年)的《黑龙江沿边各属荒地招垦章程》中,规定移民可免纳三年租赋。

优惠的招垦措施吸引了山东、河北、山西、吉林、辽宁、包括朝鲜等大量移民流入黑龙江。同时全国各省灾民为了生存,也不断涌入黑龙江逃难,1926年河北、山东受灾,30万难民涌入东三省,大部分难民被安置到黑龙江。1930年,黑龙江安置河南6万难民。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至1931年,齐齐哈尔人口增加二倍多,从28,661人增到62,335人。有些垦区的人口甚至增加五倍有余,这些增加的人口绝大多数是由外省来黑龙江的移民。

而土地开垦的数量更是猛增,从1912年至1931年二十年时间,土地开垦的数量,超过了清王朝统治时期的200年。

黑龙江的荒地得到大面积开垦,使粮食及各种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加,除满足了本地区所需及供给国内其它地区外,粮食还大批出口输往世界各地。1930年,全国贸易额锐减,但在输出主要货物中,黑龙江大豆还是占主要地位,黑龙江是大豆的主要产地,而省城齐齐哈尔地区就占了其中的二分之一。

黑龙江地区水面丰富,仅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就有一江六河和一百六十多个湖泡,水域面积广阔,达二十万亩,盛产鲤鱼、鳜鱼、鳌花名驰各地,还有鲩(草根)、鳙(胖头)久负盛名。自古齐齐哈尔人以渔猎为生,但捕鱼工具却极为简陋,基本是自捕自食。到民国设治放荒以来,捕捞工具先进了许多,从业者增加,且主要以销售为主,鱼类产品行销到东三省及日、俄等国。

中原地区的一些副业生产技术被带入黑龙江,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副业生产活动开始增多。如有人开始将贵重野生动物毛皮出售和进行皮毛服装加工,采集大量野生中草药材出卖、出售山珍野味,晒烟卖给烟厂,编织草席、苇帘、笸箩簸箕,还有许多人进山烧制木炭拉到齐齐哈尔出售。放排业更比清代有了成倍增长,由达斡尔人从嫩江上游放排下来的原木,在齐齐哈尔葫芦头和留园一带的江岸上堆积如山,放排收入所得颇丰。

黑龙江各地工、商业开发较晚,到民国时,由于推行了新的体制,实行了移民实边招垦的许多优惠条件,人口猛增,农业发展迅速,工、商业也逐渐兴盛起来。官办、官商合办、集资入股及各种形式的火磨厂、军械厂、造纸厂、火柴厂、制糖、制酒、烧窑、粮食加工等产业相继开工生产。

粮食加工业更是发达,到民国20年(1931年),仅齐齐哈尔省城就有较大型机械制米厂6家,有些工厂还设有专用火车线,生产的面粉、豆油质量好,销路广,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畜力的小火磨和油坊民国12年时也已达150家。

商业店铺也相应增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经营门类齐全,有买卖业、杂货业、印刷业、制造业、银行业、信托业、牙行业、居间业等等。民国6年省城齐齐哈尔成立了物资交易所。到民国20年,齐齐哈尔城镇居民达到22,500户,62,335人,工商业户1,864户,全城有各种商店215家,其中瑞庆和、公和厚、瑞林祥、洪昌盛等几家大商店不但在东北出名,就是在全国也小有名气。

二、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民国初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只有一条设有3个车站的齐齐哈尔至昂昂溪的轻便铁路。民国时期,黑龙江的督军们都认识到了铁路运输的重要性,从民国3年(1914年)开始至民国20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时止,不到二十年时间,黑龙江基本建立了自己的铁路交通运输网络。在此期间先后修建了四条铁路运输线:一是为连接奉天(沈阳)、吉林、齐齐哈尔的交通,免除受日俄控制的南满和中东路的挟制,修筑了洮昂铁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为了便利省内交通,修建了齐克(齐齐哈尔-克山)铁路,并与洮昂铁路相连。三是修筑了榆昂支线,与中东铁路相连。四是修筑了宁拉支线。各铁路线的修筑,使黑龙江自己的铁路与外省的铁路相互联接,铁路运输不再受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的控制,从此黑龙江的铁路货运和客运变得非常发达。

当时水路运输和陆路交通发展的也很快。民国时期,由于汽车较少,水路运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的水路运输比较繁忙。每天运送粮食、木材、军用物资的大小船只在嫩江及各主要河流中往来穿梭,嫩江上船多时每天可达千只,江岸边码头上的货物堆积如山。

修复和修建了省城齐齐哈尔与北部边境及周边各县的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这些公路虽不能与现今的高等级公路相比,但在当时却提高了道路的质量,大大方便了公路运输,所以合股经营的汽车公司开始取代过去落后的畜力车开始进行公路客、货运输,给商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金融行业迅速兴起且发展较快

民国期间,省城齐齐哈尔的金融业兴起和发展较快,经营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一时期,由于土地开发,移民大量增加,中小型商业的发展,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华外资银行有的停业、有的势力被削弱。这些有利因素为当时的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黑龙江的金融迅速兴起并发展。

当时黑龙江较大的金融机构有广信公司、黑龙江省官银号、黑龙江中国银行、黑龙江储蓄总会、各县地方储蓄公会、黑龙江商业银号等,交通银行齐齐哈尔支行等外地银行也设立了驻齐金融机构。钱庄、典当业在省城和周边各县更是有了相当的数量,至民国18年,省城已有资本金相当雄厚的当铺8家,仅依安县就有钱庄17个。

四、各类学校教育成效显著

黑龙江督军也非常重视教育。民国期间,省城齐齐哈尔的教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学校门类比较齐全,从幼学到高中、师范,到职业教育,还有女学和慈善学校等等。办学资金也相对稳定,政府投资和个人捐赠相结合。师资力量雄厚,教员思想进步,人才济济。在黑龙江教育的先驱林传甲、祝宗梁夫妇、王宾章、于毅夫身边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把齐齐哈尔的各种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和内地南方相比并不逊色,有的还有突出表现。如当时的女子小学、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等。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女子教养院,由当时的巡按使朱庆澜与林传甲合办,是一所独特的绝无仅有的女子教育场所,其招收对象不完全只限于黑龙江省,而是招收全国各灾区的孤苦女子,实行供给制,加上教员薪酬,师生每人每月需百元大洋,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不小的花费。这种气度、胆识、和眼光,都值得大书特书。

五、各种文化活动非常活跃

随着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繁荣,各种先进的文化活动也进入民国时期的黑龙江,戏剧演出、电影放映、报刊印刷、图书出售阅览、诗社等文化活动日益增多。

民国2年(1913年)清末兴建的室内舞台德魁茶园由升平舞台改称龙江大戏院,并且成立了龙江戏院戏班(班底),配合流动艺人演出。这个戏班实际是齐齐哈尔最早的京剧团。随着齐齐哈尔工商业的发展,关内来齐经商人员频繁,戏曲观众日益增多,各茶园、戏院积极为演出活动提供场地,关内艺人纷至沓来,著名艺人杨月楼、李鑫培、胡蕊兰、金碧玉等先后来此演出,各类戏剧演出一时间呈现火爆现象。同时业余戏曲活动逐渐兴起,省城齐齐哈尔成立了改良戏曲俱乐部和京剧票友龙江俱乐部。

民国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菊荪先生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家林传甲交往甚密,在省城齐齐哈尔设立分馆,初以售书为主,后有各种书刊期刊出售,“书业兴隆,岁入百金,有增无已”,可见文化之兴盛。该书馆不仅售书,还为黑龙江人出版图书并发行全国。如出版发行了《孔教救国篇》、《黑龙江乡土志》、《龙江诗集》、《龙江史论》等等。

民国时期的黑龙江历史,是黑龙江整个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新的社会制度的活力,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军阀统治的地方政权,制定了一些得当的社会发展措施,因而这一历史时期黑龙江社会发展很快,加上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黑龙江尤其是省城齐齐哈尔在民国时期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12年至1931年是黑龙江社会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现今重新审视黑龙江过去已被尘封的往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和教育,我们应该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挖掘深层次的龙江人文精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志稿》卷十八

(2)、《黑龙江财政说明书》宣统二年版

(3)、黑龙扛志稿·卷十六·物产·渔猎

(4)、拜泉县志.黑龙扛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5月第l版.

(5)、依安县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第1版.

论文作者:刘延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民国政府及黑龙江督军对黑龙江的统治开发及历史贡献论文_刘延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