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伙伴选择机理的研究综述论文_马柯航

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伙伴选择机理的研究综述论文_马柯航

摘要:开展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对于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山西创新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协同伙伴的选择是协同创新中心在建立的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伙伴选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分享、协调与效率。本文就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做了梳理,以期有利于做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 伙伴选择

在梳理现有文献的过程中间,发现目前研究者主要从制度嵌入、关系互动、战略协同、知识匹配四个视角来研究伙伴选择问题。

1.制度嵌入视角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基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企业所处的情境和场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如何选择合作伙伴,针对这一假设,部分学者(Hitt,2000; Wuyts&Geyskens,2005; Li&Ferreira,2008; Vasudeva,2012)从制度距离、法治环境、文化环境的视角入手探究企业的伙伴选择决策。

(1)制度距离

制度理论认为,组织处于国家特定的制度体系中,而不同国家之间会存在明显的制度差异,因而组织的行为会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影响。这种制度环境上的差异被称为“制度距离”,它会造成跨国公司或一般国际性企业的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Hitt(2000)在关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背景下的合作伙伴研究中发现,制度距离差异会对伙伴选择产生影响,制度距离越大,跨国公司越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合作伙伴。

(2)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经营的重要情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企业的伙伴选择行为。Gary&Myles(2009) 指出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制度下,新创企业的发明转化为企业产品会很快被模仿,降低大型企业与新创企业合作的资本回报率。在微观和宏观层面,法治环境会通过影响企业的知识获取以及经营活动绩效来影响企业伙伴选择决策,但其中涉及知识获取与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3) 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也是企业进行伙伴选择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组织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会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Vasudeva(2012)的研究,将社团主义文化引入伙伴选择,他们认为高水平的社团主义文化会加强社会价值的积极影响,因此会促进关系互动的伙伴选择。关于文化环境从理论设定和框架构建上对伙伴选择影响的研究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关系互动视角

关系互动视角这一理论的学者认为,企业协同创新本质是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演进,即伙伴间频繁交互,形成关系资本。为了规避潜在风险,提升资源整合效率,企业会倾向于选择熟悉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因此,关系嵌入是企业伙伴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重复性关系建立于企业间的关系嵌入,并且可以逐步强化组织间的信任和依赖(Das,2006;王发明和刘丹,2016),进而促进企业间良性的合作关系发展。企业如何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合作伙伴?基于关系互动视角的研究者认为协同创新合作伙伴能最大限度的进行合作,必须基于信任、依赖和长期合作的出发点来选择合作伙伴。

(1)信任

企业更愿意选择熟悉的、有信任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一方面,基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企业通过既有联系,关系嵌入的合作伙伴来分担风险,克服潜在不确定性,降低代理成本,激发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效应获得更多收益(邓渝,2016)。比如焦点企业选择和熟悉的企业合作,在强化彼此之间信赖关系的同时,还可以获利于专有性准租金,即关系租金(罗珉,200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依赖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必须从外部环境获得关键资源才得以生存和发展,通过与伙伴企业合作,组织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获取资源的能力,以此获更多收益。姜翰和金占明(2008)提出,组织间关系嵌入性价值的存在与实现导致组织间依赖的产生。Aggarwal等(2011)在研究伙伴企业关系依赖对组织合作行为的影响中发现,伙伴企业间关系依赖越高,合作行为会对提高绩效更重要(吕文晶 , 陈劲 , 汪欢吉,2017)。柳芳红(2014)也指出企业合资往往会发生在互相依赖的企业间,而且组织间的关系依赖程度与企业间合资行为成正相关。

3.战略协同视角

在伙伴匹配性维度划分上,Jemison等(1986)研究并购整合时首先提出了战略匹配和组织匹配的二维度概念。他们指出,战略匹配(组织之间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的相似性)应该不同于组织匹配(组织间在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体系等组织流程上的相似性),伙伴间的匹配性决定了不同合作伙伴合并后实现预期协同效应的程度不同。李祖超等指出协同伙伴选择上,坚持共同目标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和优良信誉原则(李祖超,梁春晓.2012)。何丽君从协同伙伴间的对称性、互补性和兼容性剖析协同伙伴特征(何丽君.2014)。

(1) 战略业务匹配性

单一企业要想拥有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所有资源是不可能的。 企业通常是在寻找那些拥有它们所缺少资源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拥有别的企业所不具有的专有资源的企业(李健,金占明,2007)。因此一个企业在建立联盟以前,必须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只有在全面分析了潜在合作伙伴的各个方面并确定其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后,与其结成的联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成功(刘克寅, 汤临佳,2016)。

(2) 目标协同

创新伙伴之间对彼此的战略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很容易将双方的业务行动整合到统一的战略目标说来,这对于突破性创新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联盟的创新目标越具有突破性,前盟友就越有可能成为新联盟的伙伴(危怀安等,2014)。Lorange 和 Roos(1992)认为, 联盟要想获得成功联盟伙伴企业战略目标必须具有互补性,联盟伙伴的目标必须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竞争, 联盟伙伴拥有相互竞争的战略目标会导致联盟的失败, 互补的目标会帮助联盟伙伴获得成功.

(3) 市场协同

伙伴选择中的市场协同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广泛嵌入于企业的创新战略、产品功能、业务模式等诸多问题中,企业为了扩张现有市场,必须把伙伴选择限定在有目标市场优势或相关市场资源的企业(Hitoshi,2008)。在建立战略联盟时, 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相似性和资源互补性的分析了解和确定适合与之建立联盟的对象, 管理者可以通过资源和市场两个维度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位(李健,金占明,2007)。要想识别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及其对伙伴选择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4.知识匹配视角

Cummings和Holmberg于2012年对200多名联盟经理的调查,运用四个关键联盟选择标准(任务、学习、合作与风险)验证了知识互补的重要性,并且发现不合适的初始选择从一开始就注定联盟关系的失败。创新合作或者集群是通过异质性知识交换发生的,潜在伙伴的知识和专业背景异质性越大,越有利于伙伴之间的有效知识转移和提升专业广度(Rodan&Galunic,2004;冯博和樊治平,2012)。

上述研究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伙伴的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目前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尤其对于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领域的研究在伙伴选择原则、选择过程和选择机理方面还存在许多提升的空间,本研究将在这些方面尝试深入展开。

课题号:1,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伙伴选择机理研究》(GH-18030).

2,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研究专项课题(ZX-18026).

论文作者:马柯航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伙伴选择机理的研究综述论文_马柯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