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探析论文_张湘平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探析论文_张湘平

张湘平

广州菲达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2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保成为了所有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我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低碳是最重要的硬性指标,本文针对低碳经济,讨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在以往的经济建设当中,未能充分的考虑环境问题,导致当前的很多地区都因为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象,对居民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对而言,很多发达国家之所以在经济上不断的进步,原因在于环保措施比较成功,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我国的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成为了当前的必要工作,需深入分析。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同低碳化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进步,很多地方的产业结构都在积极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方面的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相反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在广泛的运行,而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因素比较多,未能在客观上获得理想的成绩。本文认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同低碳化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区产业布局不平衡,传统经济增长深入人心,技术上的不足和成本的提升,导致调整难度较大。第二,低碳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来适应,期间还要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所以在具体工作方面有待研究。第三,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拥护者非常多,该群体如果不能良好的对待,势必会引起产业经济的混乱,届时造成的损失将会非常严重。

(二)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形成约束

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不断开发的情况下,传统能源消费依然占有主导的地位,包括煤炭、矿产、石油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直接进行产业调整,势必会引起社会上的极大变动;但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传统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约束情况。第一,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效益更加直接,燃烧煤炭可直接获得热量,但要依靠风能、太阳能,就需要大量的配套设备来实现,且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第二,传统能源消费拥有庞大的市场基础、群众基础,产业结构在优化过程中,要对这些基础进行良好的面对,避免造成严重冲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考虑到地区的实际承受能力,在某些偏远地区、山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仍然需进一步的探索。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在当前的环境当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必要的方向,如果产业结构优化未能取得突破的进展,对国内的产业布局、经济调整、社会建设等,均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并不是最好的结果。为此,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个大的背景,针对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产业结构优化的良好调整,逐步加强对策的实施,完成平稳的过渡。

(一)实现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低碳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在技术的研发、创新上做出足够的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能源消费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拥戴,就是因为成本低、技术易操作,符合大众的需求。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应朝着技术体系完善、操作简单、技术设备成本压低等方面努力,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广泛的推广,避免造成与大众的冲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实现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煤等低碳技术,国家予以补助和支持,获得一定成果后,撤除补助,扩大技术的使用范围,形成良性循环效应。第二,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实际运用。当前的燃料能源集中在石油、汽油等方面,虽然很多地区都在执行“油气两用”的方案,但仍然耗费了大量的石油,且对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在这一点上,可积极借鉴国外的成果。例如,荷兰、德国等国家,均加快了IGCC示范电站的建设工作,混合动力技术成为了国家研究的焦点,在美洲、欧洲的国家,还深入研究了纯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均获得了突出成果。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作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来执行。我国的幅员辽阔,要在全国实行产业调整,必须从结构入手,之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相对于以往的工作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低碳产业的运作,都要按照计划来完成,这就是国家为什么要持续执行“5年计划”的原因。本文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低碳产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第一,加快建设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持续调整能源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加快能源重大项目布局,在适度超前、全面覆盖、城乡一体、的原则前提下,建立安全、清洁、完善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设施承载能力,促进低碳发展,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应大力发展天然气,大幅降低煤炭燃烧排放,加快推进热电中心建设、新城集中供热燃料清洁化建设和区域能源中心规划建设,继续实施严格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第二,促进产业关联性强的工业园区建设是引导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空间的优化组合和工业园区建设来实现工业技术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和发挥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三、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人口压力非常大,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国内的人口数量将会激增到一个新的高度,再加上老龄化产生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今后必须要加快速度。建议在后续的工作中,强化以下几项内容:第一,针对国内的重点调整地区,执行强制性的手段、规范,在短时间内肃清一切不服从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个人,将环境污染和城市建设有效掌控;第二,国家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循序渐进”的实施,应加强国企、私企的全面合作,以双赢为目的,以产业结构低碳调整为最终目标,实行全国范围的大调整。第三,在获得一定的成果后,积极带动地区化的调整和进步,实现大范围的良性循环。

总结:

本文针对低碳经济,讨论了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系列的建议和看法。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国内已经大范围的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但在成果上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未来需要调整的力度需持续加大,并且要照顾到地区的差异和要求,完成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永波. 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探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1,09:148-154.

[2]闫慧敏. 低碳约束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3:76-78.

论文作者:张湘平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  ;  ;  ;  ;  ;  ;  ;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探析论文_张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