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论文_陈瑶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株洲 412200

摘要:目的:探析体位变化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中以平卧位,分别将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同时对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以分析不同体位对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变化的作用影响。结果: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时,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分别为1.64±0.71、1.32±0.61、1.04±0.59、0.96±0.54和9.96±1.23、10.34±1.41、10.76±1.43、10.97±1.52,且不同体位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变化差异突出,P<0.05。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º,既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同时还能够避免脑供血不足和低血压情况出现,最为合适。

关键词:体位变化;神经内科;颅内压;脑灌注压;影响

临床中,在进行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患者颅内压变化控制,而脑灌注压作为颅内压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着颅内压变化。通过体位变化实现颅内压变化控制,是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常用措施,临床研究显示,通常情况下,患者头部升高20cm,颅内压会下降2kPa[1],同时脑灌注压会出现相应的升高变化,因此,临床中,通过合理的体位变化控制,在保证有效的脑灌注压同时,降低颅内压[2],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下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17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对其体位变化与颅内压、脑灌注压之间关系进行监测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7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在34岁至7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54.6±7.8)岁。其中脑出血患者10例,脑部缺血缺氧性疾病患者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例,颅内感染患者2例,其他脑部疾病患者2例。

1.2 方法

临床中,所有患者结合病情采取对症治疗和控制后。依次将患者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同时对每种体位下患者的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其中,颅内压变化观察需要在患者变换体位15分钟后,确定颅内压监测设备数值变化稳定后进行监测结果读取记录,同时结合颅内压监测结果,进行脑灌注压计算获取,脑灌注压的计算方法为平均动脉压减去颅内压。在进行不同体位下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变化的观察记录中,主要通过将颅内压监测仪器以及心电图监测仪放置在床沿固定位置处,并随着患者床头高度变化,观察记录患者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结果后,进行脑灌注压计算获取。

1.3 观察分析指标

对不同床头高度下患者的颅内压及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进行观察记录,以分析体位变化与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之间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时,患者颅内压分别为1.64±0.71mmHg、1.32±0.61mmHg、1.03±0.59mmHg、0.96±0.54mmHg,随着患者体位抬高呈现显著的下降变化,且床头抬高30º和45º时,患者颅内压下降变化差异性不突出,P>0.05;其次,患者的脑灌注压随床头抬高分别为9.96±1.23mmHg、10.34±1.41mmHg、10.76±1.43mmHg、10.97±1.52mmHg,呈现不断增加变化,而且不同体位患者脑灌注压增加变化差异并不显著,P>0.05。如下表1所示,为不同体位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变化分析。

3、讨论

临床中,颅内压是由脑组织以及血液、脑脊液等物质共同作用在颅腔内所产生的一种压力作用。正常情况下,成人卧位颅内压在5mmHg至15mmHg之间,而儿童颅内压在3.5mmHg至7.5mmHg范围内[3]。在颅内压监测中,根据颅腔内蛛网膜下腔以及脑池内部脑脊液位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同时和脑室以及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连通,因此,可以将脑脊液的静水压认为颅内压,并且多以卧位状态下的颅内压数值为标准。而脑灌注压则是至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值,一般为70mmHg至90mmHg[4]。在正常状态下,平均动脉压保持不变时,颅内压升高会导致脑灌注压下降,而颅内压下降则会致使脑灌注压升高[5],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人体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能力产生相应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使人体脑部发生缺血或缺氧,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上文中,在进行不同体位状态下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变化分析中,分别以平卧位将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以观察体位对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作用影响,结果显示,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时,患者颅内压呈现不断下降变化,且床头抬高30º和45º时,患者颅内压下降变化差异不突出;此外,在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时,患者脑灌注压呈现不断增加变化,并且不同体位下脑灌注压增加变化不明显,P>0.05。根据这一结果可以得出,床头抬高30º时,既能够对患者颅内压变化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避免颅内缺氧和供血不足状态发生,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讲,是最为合适的体位。需要注意的是,临床研究相关结果认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讲,其体位增加会导致患者出现压疮及其他并发症状,并且体位增加越高,并发症状发生率也越高。这是由于患者在卧床状态下,人体与创面接触所产生的静摩擦力和接触面的正压力呈正相关性[6],而人体与床面夹角为90度时,这种压力达到最大。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对30度角的人体与床面正压力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出,床头抬高30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讲,是最合适的体位,利于患者病症的治疗和恢复。

总之,对体位变化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变化关系分析,有利于为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相应的参考,帮助患者实现病症治疗恢复,价值作用突出。

参考文献:

[1]张文德,张湘,邹志浩,等.高血压脑出血无创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2):182-185.

[2]邹志浩,张世忠,张文德,等.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预警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50-53.

[3]陈一丁,谭小红,王志仪,等.麻醉快速诱导药物对颅内肿瘤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1):35-39.

[4]陈一丁,张宏伟,唐育民,等.轻度过度通气对幕上占位开颅患者麻醉后颅内压、脑灌注压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8):1186-1189.

[5]吴静波,蔡杰衡.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3,(1):40-42.

[6]周强,蒋栋毅,陈寒春,等.持续颅内压监护和脑灌注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5):386-388.

论文作者:陈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体位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论文_陈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