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论文_张洪

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6h、24h的疼痛评分以及排气时间与初次下床时间。结果:两组不同时间心率、平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2 h、6 h、24 h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及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O.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实施效果

现阶段,临床对妇科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然后患者一方面对疾病有较大的恐慌、惧怕,同时对手术方法、手术步骤以及手术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存在恐慌、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对手术和麻醉的适应力产生影响,从而对手术治疗疗效和康复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实践治疗发现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加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的效果,2013年10月一2014年12月,我们对10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0月一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200例,通过临床症状、病理检查等确诊。对照组患者100例,年龄 26-72 岁,平均(37.1±8.3)岁;其中子其中宫颈癌140例,卵巢癌39例,子宫内膜癌20例,侵蚀性葡萄胎1例,;观察组患者100例,年龄 24-62 岁,平均(38.2±7.9)岁;宫颈癌7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卵巢癌19例,侵蚀性葡萄胎1例;患者排除严重的脏器功能异常,过往无精神病史,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护理人员向患者告知围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并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同时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提供有关手术的详细信息、示范指导配合要点、术后患者显身指导、家庭支持、矫正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意象法、指导患者放松、交待术前注意事项等。并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对照组运用状态焦虑量表对择期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调查,计算出术前ld手术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患者术前只交待术前注意事项,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采用由Chade8D、spielberger等人编制状态焦虑量表和自编的《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首版于1970年问世,1980年完成修订,1981年译成中文。STAI为自评量表。由两个分量表共40项描述题组成,第l一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可用来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量表国内无常模,参照美国常模:19—39岁男56分,女57分;40—49岁男55分,女55分;50一 69岁男50分,女43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术前l d、麻醉前15 min和术后3 d分别进行焦虑评分,记录对两组患者测量术前l d、术前即刻、术毕的血压、心率。对两组患者术后2 h、6 h、20 h进行疼痛心理评分.采取Budzyu8ki推荐的六点行为评分法进行疼痛心理评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排气、活动、切口愈合等情况。1.3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结果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l d、术前即刻、术毕血压、心率比较见表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3讨论

术前适当的紧张可伴有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能提高机体的应对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过度的心理应激会引

起焦虑甚至抑郁,对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妇科肿瘤患者术前除担心麻醉

效果不佳、手术不成功、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住院费用昂贵等因素外,还担心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子宫切除会影响性生活及术后体形。因为子宫、卵巢对女性除生理上的作用外,还具有心理上的特殊意义,如果手术切除子宫后无月经来潮,会给患者带来相应的负面心理压力,这些心理上的压力不仅在住院过程中存在,而且将延续到出院后的生活。而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生存,且患者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很缓慢。这些因素的存在.患者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而表现焦虑和抑郁。根据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如对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针对性地介绍手术方式及手术方法的特点.对子宫或附件切除患者针对性地介绍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生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告之如切除子宫,术后月经不会来潮。只是丧失生育能力,不会影响性生活,待术后2—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的性生活。对恶性肿瘤的患者.对不知自己所患疾病的患者,酌情配合家属给予必要的隐瞒;对已知自己病情者.通过介绍一些典型事例,使其正确面对,消除癌是不治之症的观念,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调动她们治病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患者建立支持系统。做患者丈夫的思想工作,让其了解生理解削知识。消除其不正确的观点,鼓励其给予妻子更多的爱与关怀;松弛训练及意象疗法,指导患者腹式深呼吸15Inin,在渐进性肌肉放松的基础上进行内心意象性想象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根据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并能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吉林医学.2011,32(32):6931.

[2]刘索芳.医学人文精神与整体护理的人文关怀.护理学杂志,21307,22(6):71.

[3]田玉青,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西部医学。2011,23(3):561.

[4]徐玉云,陶红梅.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2)17:26-27

[5]骆爱萍,范杜珍,廖粤湘,何勇,麦燕桃.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实施[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04:15

论文作者:张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论文_张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