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脑挫伤的CT与MRI影像学对比分析论文_叶茜,王万碧

35例脑挫伤的CT与MRI影像学对比分析论文_叶茜,王万碧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404300

摘要:目的:探讨脑挫伤的CT与MRI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脑挫伤患者的CT与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CT检查显示28例,7例阴性;MRI显示35例。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脑挫裂伤的显示明显优于CT。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挫伤;脑水肿

脑挫裂伤是指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分脑挫伤和脑裂伤两种。而脑挫伤是指外伤引起的脑皮质和深层的散发小出血灶、脑水肿和脑肿胀。本研究搜集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的35例脑挫伤患者,而且对所有病例进行了对照阅片,分析其特点,以决定如何选择和运用两种检查方法。探讨MRI在超急性、急性期脑挫伤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者均有头颅外伤病史,男21例,女14例,年龄14-81岁,平均年龄约43岁。

1.2检查方法

35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先后分别进行CT与MRI检查,检查时间最多相差1周。CT设备:GE 16排螺旋CT,层厚10mm,层间距10mm,病灶局部行5mm薄层或加层扫描;磁共振设备:鑫高益0.35T永磁磁共振,头线圈,常规行横断位 SE(T1WI)、FSE(T2WI)、IRFSE(T2FLAIR)。参数:T1WI(SE序列,TR420ms/TE16ms,层厚8mm,层间距1mm);T2WI(FSE序列TR3600ms/TE128ms,层厚8mm,层间距1mm),并在横断位或矢状位或冠状位附加抑水序列IRFSE(T2FLAIR,参数:TR6000ms/TI1650ms/TE103ms,层厚8mm,层间距1mm)。所有图像由高年资医师分析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解决以达成一致意见。

2.结果

2.1 CT表现

28例患者有颅内脑实质外伤性表现:额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5处,混杂密度灶6处,稍高密度灶4处;颞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6处,片状混杂密度灶4处,条状稍高密度3处;枕叶高低混杂密度灶3处;额颞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1处;颞顶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1处,高低混杂密度灶5处;颞叶可疑病灶1例。有头皮血肿或(和)颅骨骨折而颅内脑实质阴性征象者7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MRI表现

35例患者中有13例在MRI上出现更多部位病灶的显示,呈T1WI高或等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T2 FLAIR高信号,病灶显示数目较CT显示更多、更明显。与CT比较,多发现额叶病灶3处,颞叶病灶2处。剩余7例CT显示脑实质阴性表现,磁共振检查均发现脑组织的异常信号,其中额叶3处,颞叶2处,小脑半球1处,枕叶1处,呈T1WI高或等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T2 FLAIR高信号。其中有三例还显示有少许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有少许薄层硬膜下血肿。

分析

3.1脑挫伤的CT表现:损伤区局部低密度影,病灶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白质区明显;散在点状、线状出血,病灶位于低密度区内,形态常不规则;局部的脑肿胀,表现为脑沟变浅、模糊,或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限消失。但脑挫伤患者常合并脑裂伤,表现为条状、片状的高低混杂密度灶及片絮状高密度影,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3.2 脑挫伤的MRI表现:常随脑水肿、出血和脑挫伤的发病时间而异。脑水肿的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点状出血与脑出血信号变化一致,随着发病时间延长,在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T1WI分别表现为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合并灶周水肿时,则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及T2FLAIR序列表现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少许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则表现为脑沟、脑池的T1WI线样稍高信号,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有的薄层硬膜下血肿于T2FLAIR序列可见弧形高信号影。

讨论

CT、MR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CT作为急诊脑外伤首要检查方法,原因是扫描时间快,对于出血显示敏感,但是由于颅骨伪影干扰,早期小病灶显示不明显,病变显示不完全,对于病变的早发现和诊断造成了局限性。随着MRI设备越发先进,扫描序列的应用越加广泛,对尽可能多的发现病灶数量、部位、提早发现时间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依据[1]。

对于超急性、急性期的脑挫伤,MRI检查能发现CT未能显示的病例,分析其原因是磁共振T1WI、T2FLAIR序列对水肿、血液、血浆及脱氧血红蛋白信号的敏感,和软组织分辨率高、不受骨骼的影响,能清晰显示发生在前颅底、颞极及后颅窝的病灶[2]。同时,MRI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反映病程长短。较重的脑挫裂伤后期改变除了有负占位效应,邻近结构呈萎缩改变外,病变区域还有脑软化与胶质增生的特征,即中心呈脑脊液样低信号,周边绕以高信号环。这些特有的MR信号特点为临床观察和判断脑挫伤的发病过程提供了参考[3],如有5例脑挫伤后期复查病例,T2FLAIR清晰显示了周围胶质增生改变。

总之,MRI检查在显示小范围的超急性、急性期脑挫伤,颞极、前颅底、后颅窝的损伤明显优于CT,可以作为脑外伤患者的补充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黄智,刘璋,等.MRI与CT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216-217.

[2] 林雅明,姜涛,等.MRI FLAIR对脑挫裂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781-783.

[3]黄柳明,王缉胜.低场MR检查对轻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J].右江医学,2012,40(4):545-546.

论文作者:叶茜,王万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35例脑挫伤的CT与MRI影像学对比分析论文_叶茜,王万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