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若干理论问题初探_教育现代化论文

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育现代化的几个假设

首先,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问题。教育现代化道路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上下同步的道路?问题在于谁来确立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是无意的、自然的,还是有意的、人为的?我认为教育现代化的道路的前提条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教育现代化是不能起动的。

其次,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历史性。教育现代化首先是动态的,具体地说是一个历史的演进变化过程。探讨教育现代化可以有两种思维趋向,一种是总结性趋向;另一种是规划性趋向。无论哪一种都不可回避历史性的制约。教育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先后的时序差异。

第三,探讨教育现代化的再一个前提条件是确立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价值。现代化研究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情绪: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首先肯定教育现代化的存在,其次我们赞同反现代化的学术思潮。因为反现代化实质上是反西方化,反欧化。

第四,探讨教育现代化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普遍主义的特性。也就是说,在普遍性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前提下,必然有它的特殊性。这不仅因这“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张力”构成问题讨论的焦点,而且因为特殊性乃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道路目标。从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行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在具有其本身固有的自主性、本源性、独立性的特征条件下,都必然会具有其普遍的、一般性的教育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即所谓的教育现代化的普适性。

最后,教育现代化的自演变规律的问题。探讨教育现代化的对象不仅包括和社会现代化的宏观关系,而且主要是要研究教育现代化的自演变规律,即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言有它自身的现代化过程。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欲就教育现代化的一元多维的外部复杂系统、教育现代化的内部动力系统、最显现的教育现代性——教育的国民性、教育现代化的普适性等几个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教育现代化的一元多维的外部复杂动力系统

在研究教育现代化理论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世界各国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难题是道路选择问题。工业化道路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它要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来实现。那么教育现代化道路也应当由教育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规律来实现。然而教育与工业化不一样,工业化本质上是生产力自身的变革的过程,而教育在部分内容上则是依附于生产力变革过程来实现变革的。因此教育现代化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并不一定构成直接的对应关系。英国学者格林认为,教育模式与生产技术和经济技能需求水平上的变革之间产生的关系是间接的,它需经其它因素作为中介而发挥作用;教育发展与劳动的社会条件变革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他们之间根本构成不了一种直接而便捷的相应性关系〔1〕。 因此格林特别强调,工业化不能以任何方式与学校教育的新模式形成取得联系。我认为此话虽有些偏激,但有其合理之处。我们可以这样以为,教育现代化是从属于因生产力的变革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还包括工业化、城市化、都市化、世俗化等侧面;也包括民主化、民族化、国际化等内容。这是从教育外在的因素或动力源来分析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即构成教育现代化的动力系统是一元多维的外部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决定教育现代化变革一元的动力;但它们之间并不一定构成直接的关系,构成直接关系的倒是多维的动力系统,也就是由生产力变革而引发的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组成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多维的动力系统或“网络”。但是从教育内在的因素或教育的结构上分析其现代化的表现因素,则是另一个方面的内容了。教育本质上首先与“人”发生关系,这里的“人”不仅仅是马克思理论所理解的集自然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双重性的“人”。他应当是具体的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即学生和教师以及与教育结构相关的客体,也就是现代管理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者。学生和教师所具有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意蕴体现在教育现代化的多维的动力系统中。

三、教育现代化的内部动力系统——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分析

不可置疑的是,人们认识教育的理性能力具有历史性、时代性、阶级性。而总体上这种理性能力是不断增强的。教育与人发生的关系也随历史的变化而改变。历史上的教育活动的主客体所拥有的教育时间和空间在总趋势上是不断延长和扩大的。十八世纪的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尤其主体所拥有的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长短和大小显然不能与二十世纪的今天同日而语,而且还存在着教育活动的主体本身的范围的大小。确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作为分析教育现代化自身的内在特性之一,具有强烈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开放社会科学》认为,“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看成是世界(和学者)藉以影响和解释社会现实的社会变量,我们就面临着发展一种方法论的必要性”〔2〕。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时间和空间当作分析教育现代化的内部变量。是否可以这样假设,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活动的主客体所拥有的教育时间和空间不断延伸和扩展的过程,它所具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义在于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即教育权力和教育权利的合法性、教育功能的扩散性和分离性、教育参与的大众性和普遍性。这与塞缪尔·P ·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 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等三方面”相仿〔3〕。教育权力和教育权利的合法性,教育功能的分离性和扩散性和教育参与的大众性和普遍性之间存在着不断加剧的矛盾,这个矛盾实际构成了教育现代化内部的根本动力。但同时它们之间具有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协调关系。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权力的合法性首先在民族国家的宪法中得到确认,无论是受教育权还是教育权都取得了宪法赋予的合法性地位。教育功能的扩散性在纵向、横向层面获得了实现。教育权利和教育权力在教育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下,其要求也随之增长。在现代民族国家里教育权利追求不只是受教育权的目标,而且包括教育发展权的目标。在整个社会教育功能的扩散性和分离性前提下,教育权力保证教育权利与教育功能相互满足,也就是教育发展权按个体的实际需要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在纵向上,由于受到教育参与普遍性的加剧,实现了“中心结构”体系一体化线性结构的建立,同时“边缘结构”在教育权力有限的资源的配置下,在教育权的旨意下得到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社会里,教育权合法性下“边缘结构”的存在实际是教育权力有限资源配置不足的表现,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途径,它也反映了教育功能扩散性和教育参与普遍性。例如,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师世俗性、合法性的确立,在现代民族国家里是通过教师法的颁布和教师职业资格和证书的国家检验认定和颁发。宗教社会里的牧师是教会学校的主要教师,只需受宗教教育后便成为不证自定、不证自明的合法教师,尤其在中等、高等以上的教育机构中。当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国家和宗教的分离决定了教育权的转移,国家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教育地位,伴随着社会世俗化的进程,教育的世俗权力的确立,教师的角色身份需重新确立,教师的权力的合法性得以确立。而民族国家里的学校教师是国家建立的专门的学校——即最初的师范学校到后来的师范学院乃至师范大学或教育学院而提供的。殊不知在现代民族国家中,与教师培养相关的一切设置无一例外的都体现了国家教育权力的合法性。这些设置的国家化性质极其显著,从设置的建立到教师培养乃至到教师的分配都是在民族国家的合法性中实现的。“国家的合法性依赖于它提供普遍改革的能力,同时满足私人资本积累的需求”〔4〕。 对进入教师职业之门进行控制是现代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南特说,“当现代国家教育制度脱离中世纪的教会学制、市镇和行会学制以及大学制度而形成起来时,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要求鉴定教师的各种理由”。他还说:“在美国,地方世俗当局早就对公立学校的全部教师鉴定工作建立了控制权,而宗教领袖们有时候充当了世俗社区的代理人”〔5〕。在现代民族国家里, 考试制度的建立和授予学位同是教育权力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还具有社会的结构意义,即教育的“中心结构”一体化整合线性结构体系和“边缘结构”的依附性从属体系的建立到“中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内的变革过程。从外在形式上分析,“中心结构”的特征在于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结构的完善性;从属性上分析,“中心结构”的特征在于它的政治属性和普及属性。政治属性主要是由现代民族国家的特性决定的,更确切地说是取决于教育权力和教育权利的合法性;普及性是由教育参与的大众性和普遍性决定的,而且它体现了即时性和历时性的历史形成特征。

四、最显现的教育“现代性”——教育的国民性

《开放社会科学》指出,“社会科学一向都是围绕着国家这个中轴运转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家构成了一个假想的无需证明的框架,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析对象的种种过程便发生于其间”〔6〕。 事实正是如此,由启蒙运动开创的理性研究,教育研究作为游粘于其间的一个部分,毫无疑问地围绕国家这个中轴来进行,而且显现出民族的特征。在这个研究模式的视野里,文艺复兴时代所颂扬的拒斥神性的人性在民族国家构架内具有了民族性的“爱国者”和“公民”。在这点上,从孟德斯鸠开始的近代思想家的教育观念中,人、国家、民族这三个维度泾渭分明。实际上,它们是教育现代化中观念形态构筑的教育“现代性”中的三个要素,追求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家们在思索教育问题时,都是从这三维要素出发来阐述教育观点的。可以说,这三维要素交互地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任何孤立地去看待它们各自对教育的作用和对教育的需要的企图都会遇到障碍。譬如,卢梭是近代思想史上颇具独特个性的思想家,《社会契约论》建立了他的国家学说,《新衰洛绮丝》揭露腐化的贵族,《爱弥儿》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贵族”,《关于波兰政府筹议》呼唤了波兰民族的“波兰人”。表面上,互不相干的论题,却贯穿着三维要素的逻辑线索。卢梭并不要为“国家”、为波兰民族培养“自然人”,他要教育培养的“爱弥儿”是一位国家里的“公民”,具有波兰民族特征的爱国者——“波兰人”。在他的教育思索域内“公民”和“波兰人”是统一的,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实践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与三维要素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如图所示):

权力制约(直接、间接)

从上面理论构架内,我们看到教育与人,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人”处在中心位置,这是教育首要关注的维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人”,而“人”又是“公民”和“爱国者”的统一体。国家(政体)需要维护其统治的“公民”,民族需要保持其独立和延续的“爱国者”。教育处在国家权力控制下,同时不同的政体,不同的国家形式决定教育权力控制的不同形式;民族通过教育以其语言、文化、传统、宗教等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塑造爱国者;国家通过建立学校培养从事不同职业的“公民”。而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关系决定了不可能有没有民族的国家,也不可能有没有国家的民族,民族是国家的民族, 国家是民族的国家, 两者统一为一体, 密不可分; 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近代社会以来表现出来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同样,“爱国者”不可能没有“公民”的品性,“公民”不可能不是“爱国者”,两者也是统一体。这也是民族国家的客观需要。这种教育现代性——教育的国民性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更加彰显。尤其伴随1945年以后世界政治结构的变化,“在政治上,世界上出现了两个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一是美苏之间的所谓冷战,二是非欧洲民族争取独立的历史伟业”〔7〕。“非欧洲”实际上指亚、非、 拉丁美洲的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随即确定了民族国家框架内的教育国民性。

五、教育现代化的普适性

教育现代化的普适性也就是世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适用的特性,它们可以说构成了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的普遍内容。

1、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 各国的一系列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教育改革大都以法律为基础,或以最高法院的判决为依据。当碰到新的改革课题时,各国往往会成立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建议或改革草案。在此基础上由政府提出法律议案,待议会通过后依法推进改革,对有争执的问题则按照最高法院的判决执行。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法制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据教育现代化的内外部动力系统的张力而不断复杂化。

教育现代化在法制化的保障下教育的民主化更加彰显。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就教育制度而言,教育民主化是指教育的机会均等,不同种族、信仰、性别,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在教育管理上,公众和学生以及有关的个人和团体广泛地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2、教育的国家化

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中表现出的教育国家化趋势愈益明显。教育国家化还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突出国家的目的;在教育的意识形态上,经济主义、科技主义、国家危机论等无不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在教育权上,在教育法制化的推行下,国家确立了教育权的合法性。克拉克·克尔认为,“在英国,‘政府’权力甚至渗透到了各个学院。皇家委员会促进了牛津和剑桥的现代化”。他还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最高权力都存在于‘政府部门’”,“一般地说,权力中心已从最初的师生社群内部转移到外部”。这个“外部”是指“政府权力”。那么什么是“政府权力”呢?克尔说:“‘政府的’权力是一个包括皇帝、教皇、教育部长、拨款委员会、评议员以及皇家委员会的非常混杂的实体”。这个“政府”权力授权创办大学并使其合法化。“在近代,拿破仑是第一位把握控制大学系统的人。他彻底地重建了大学体系,并使其成为国家管理的法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并一直保持至今”〔8〕。教育现代化的今天, 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最高领导人亲自对教育提出要求或意见,并组织专门的机构对教育问题展开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然后再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最高领导人对教育改革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3、教育结构的完善化

教育结构同样取决于教育外部的一元多维的复杂系统和教育内部的动力系统。教育结构的完善化是指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体化的线性教育结构的中心体系的建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这种教育结构的建立。这个中心体系的建立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的,而不是历史某一时刻产生的结果。它包括多元的教育权结构的形成和从学前到博士后的一体化教育结构的完善。从教育权结构上看,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选择权包括教育的发展权的多元结构的形成,教育权结构的确立使一体化教育结构体系得以实现;一体化教育结构同时为多元的教育权结构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和分化

教育理论的发展在总趋势上是综合一单一分化的演变过程,而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外部的动力系统所决定的;同时在世界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中教育理论不断科学化。教育学借助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的方法、技术,也开始急剧分化,并在与其相邻的学科之间发生交叉。它从其它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里汲取营养而日趋丰满,许许多多的新的教育学分支如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从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中分化出来。教育科学逐渐形成了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独特的、有50门之多的科学学科群。这些新的教育分支学科,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在新的方法论原理指导下,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作了更为深刻的描述和解释。

4、教育方法的技术化 在某种意义上说, 现代化是科学的技术化过程。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主动地适应技术的变革成为共同的普适性特征。尤其是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进入到一个高度信息化和非常技术化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对教育领域提出严峻的挑战。教育技术已成为在教育决策,在课堂教学,在各级教育特别在成人教育中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社会的技术化必然带来教育方法的技术化。教育技术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的学习。教育技术的实施对高层次的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它包括教育内容的确定由专家负责,许多媒体化教学的内容是由教学内容专家、教学设计者等确定的;由于教育内容由专家确定,课程必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媒体化教学日益广泛;教育内容标准化之后教育过程的质量得到提高;教育的作用得到改变,教学将变得更为人本主义化。由于教育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教学模式。教师可使用“视听教具”进行辅助教学,还可以使用完整的教学系统,即媒体化教学,教师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设计教学系统、评价和选择教学系统。教育技术通过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为人们学习提供了多种教育途径,推动了非正式的教育体制即远距离或媒体化教育体制的发展。开放教室、个别化媒体教学和使用社区内外的资源,开办自由学校,强调非强制的学习和教学决策分享;还可以建立学习网络。

5、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终身性作为一个教育研究领域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但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上来看,它取决于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实现程度,而且受教育的内部动力的制约。在人类教育现代化普遍性上看,这种终身性远没有实现,而且实现的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不平衡性。

6、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受制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外部动力系统,世界经济的变化形成了经济的国际化,特别是从六十年代起经济的国际化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已显著扩大,几乎席卷了所有国家和一切经济领域,这种国际化的经济对培养国际竞争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尤其是在1957年苏联第一次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撼。他们不仅认识到教育的经济意义,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教育的国际政治意义。他们在加强对国内教育进行调控的同时,积极推行国际化的教育政策,使国内教育系统成为国际社会大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形成了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国际竞争人才的培养不仅立足于国内而且实行了开放性政策,不断地加强和扩大了国际间的教育和学术交流,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同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国际化的各方面的工作。一些地域性和国际性的教育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文化合作委员会、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欧州委员会、国际大学联合会、国际大学校长协会等相继成立。从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来看,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推行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战略目标的实现。

注释:

〔1〕Andy Green,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the Rise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 France and USA, theMacmillan Press LTD,1990.

〔2〕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82页。

〔3〕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7月第1版,第87页。

〔4〕H.M.Levin, Work and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edited by MartinCarnoy,G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15.

〔5〕(美)科南特著,《科南特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页;165页。

〔6〕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第87页。

〔7〕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第37页。

〔8〕克拉克·克尔著:《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6页;15页。

标签:;  ;  ;  

教育现代化若干理论问题初探_教育现代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