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至今,其成果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同时也离不开国家各行业的大力支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内容研究至关重要,是提高技术应用效益及应用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将根据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特点,对其现阶段技术应用问题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及智能化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应用逐一阐述,以此为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内容。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电气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引入各类技术以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行效果,尤其重视管理调节类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电气工程安全性与有效性。
1电气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内涵
电气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主要是工程技术应用和自动化技术运用两个方面,虽然在技术本质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技术应用环境及条件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需要充分参照电气工程技术应用模式,合理将相关核心技术内容运用于电气工程方面,以此提高电气工程技术应用的现代化水平。
1.1电气工程技术
电气工程技术主要涉及电气系统设计及结构设计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电气设备系统设计优化,实现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转。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建设速度逐步加快,相关地区对电力资源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企业对电力工程设备的选择标准愈发严苛,为更好地发挥出电气工程技术的优势,电气工程技术应用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是未来阶段电气工程建设及电气工程设计的主要方向。
1.2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主要指利用拟人化操作,实现非人为干预的技术应用操控。早期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际局限性较大,且具有设备运行不稳及设备维护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在增加电气自动化生产管理成本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安全性问题。而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发展,则通过与计算机系统及服务终端控制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智能一体化管理,利用远程操控及数据监控优势,提高电气自动化应用实际有效性,为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发展及电子自动化技术革新奠定良好根基。
2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作用
2.1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随着各行业电力需求量增加,人们对于电力的依赖性逐渐增加,电力企业的作用愈发显著。电力系统电气控制运行中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各类安全隐患。此外,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运行成本,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2.2电气自动化自身性能良好
电气自动化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十分明显。将其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可以极大改进社会生产,带动电气工程进步。电气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载体,在各项系统、设备的应用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于改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压力,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全面监控性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全面监控和检测的特点,电气自动化运用智能技术,通过监控检测设备对原有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和检测,其应用有效地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同时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有效规避了人工操作中失误的发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实时监控和检测,对设备工作中存在的故障以及问题及时反馈给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充分体现了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管理效能。
3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就是在电气工程施工现场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仪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装置等设备与实物进行链接,组织形成一个并行且多站的现代化信息工程技术系统。在现代电气系统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将在变送器多控制的用电进行收集,在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之中对其进行系统的控制以及集中管理,基于对应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精准的判断以及分析,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指令信息的发送,在控制设备上就会获得对应的命令。在实践中可以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分散电气工程控制功能,实现前置机以及上位机之间的系统配合,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其操作性。可以说,在现阶段现场总线系统可以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满足电力供应的多样化需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进而实现整个电力系统中信息的交换以及共享,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内容,主要对象数据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整个监视系统数据信息的传输、处理以及存储,对于系统的研究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现代电气工程中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就是一种基于传统数据库技术作为基础,研究开发的电力系统专用的信息数据库技术,是将传统数据库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融合的产物,在实践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主动数据库系统通过自身的交互功能可以对相关对象函数进行调节控制,进而强化监督,这对于电气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3光互联技术
光互联技术就是继电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中,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加强对探测器功率的扇出数限制。光互联技术在实践中不会受到电容量等因素的限制也不会受到平面等因素的限制,这对于系统集成度系统的提高以及系统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光交互技术有着良好的抗干扰性,整体性能相对较为稳定,可以提升处理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为数据通信奠定基础,提升整个通信系统中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增强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光交互系统具有一定的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传输以及数据计算、人工界面处理等功能,也具备一些高级的信息检索以及应用功能,可以灵活的控制系统,保障界面流畅性,增强其实用性。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需要根据现有的技术应用环境与条件做好技术细节化控制管理,提高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智能性水平,由传统的被动化技术应用模式向主动性技术应用管理发展,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环境兼容性,为未来阶段更好地运用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开展相关的技术生产夯实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茂花.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6):223.
[2]鹿业勃.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25.
[3]但春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18(14):169.
论文作者:常俊洋,吴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