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与途径-基于对丽水市几处典型案例地的分析论文

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与途径-基于对丽水市几处典型案例地的分析论文

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与途径
——基于对丽水市几处典型案例地的分析

刘燕峰

(中共缙云县委党校,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 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非常地关心丽水山区的发展,对探索具有丽水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作过很多重要指示。近年来,在农村山区人才外流、乡村经济发展受限的背景下,丽水多地探索将乡村治理重心下沉,不断实践激活乡贤在破解乡村建设难题中的重要推手,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涌现了不少成功范例,对周边地区起着辐射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乡贤;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丽水

1 对丽水几处典型案例地的调研与分析

丽水是浙江省的“大花园”,也是全省农村人口占比最高的地区。近年来,丽水在全市范围内高度重视发挥乡贤群体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全市173个乡镇(街道)乡贤联谊会全覆盖,建成村级乡贤会620家,乡贤组织成员达1.84万名[1],涌现出各具特色的乡贤助推乡村发展现实案例。诸如,青田的“华侨经济”模式,缙云打造乡贤“五大工程”,以及景宁“乡贤引领”反哺助力乡村发展。

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秸秆回收成本较高、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不足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滞后等原因,秸秆焚烧难以禁止。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难的问题,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思路。

刘佳喘得有些哆嗦,他大概没想到,我妈真会下那么狠的手,他之前以为我妈拿的锅铲就跟他爸手里的沙袋似的,亲子活动的必备款。

1.1 对青田县引侨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与分析

有着300多年华侨史的全国著名侨乡青田,拥有33万华侨分布于世界128个国家和地区[2]。青田十几年来持续深化青商回归、华侨要素回流,引导华侨资金、技术和信息回流,目前已形成“以侨资为纽带,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区域特色“华侨经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其巧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可归纳为“四个回归”。一是“风尚回归”缔造乡风纯净。依托编撰村史和设立文化墙,提炼总结一批乡贤祖训,传播乡村历史风情和乡贤文化。通过举办乡村邻里节、邀请海内外乡贤进基层宣讲、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和修订村规民约等方式,向群众点对点、面对面宣传移风易俗工作,有效狠刹住村里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已久陋习,推动了乡风民风向善向好。二是“投资回归”兴旺乡村产业。依托设立青田侨乡项目交易中心,动员侨商回乡投身侨乡进口商品城、侨乡农品城等平台建设,打造集招商引资、投资融资、项目贸易多功能于一体的项目投资服务链,深化与省市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交流合作,以“线上线下”“外商联合”“海外专柜”走出去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已基本上形成国外名品进口和国内农产品出口“一进一出、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商贸业态格局。青田已成功被列入农产品出口贸易国检改革试点,更是开通了农产品出口的“快速通道”。三是“服务回归”改善村容村貌。通过开展“千名华侨共治水”行动,组织侨团与“母亲河”结对,聘任384名华侨担任民间“河湖长”[3],搭建县乡(镇)村三级“顶尖底宽金字塔式”管理组织结构,优化河(湖)长组织体系。依托丽水(青田)侨乡投资项目交易中心的“生态投资项目超市”,便利了华侨“一站式”淘到生态旅游、治水治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生态项目,引来侨资16.5亿元[4],助力家乡生态环境更美一层。四是“帮扶回归”提升民生福祉。通过开展“百个侨团结百村”活动,引导101个青田籍海外侨社团与102个村(居)达成结对意向[5],签署书面结对协议、确定产业结对项目和帮扶资金,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归侨侨眷特殊困难群体免费开展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设立海外华侨慈善基金,引导海外华侨力量广泛参与家乡慈善事业发展。

1.2 对缙云县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与分析

缙云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乡贤联谊总会,实现18个乡镇(街道)级乡贤组织全覆盖。3480多名乡贤[6]在缙云乡村产业发展、耕读文化传承、矛盾纠纷调解、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形成的主要做法可归纳为“五大工程”。一是“乡风引领”工程彰显精神文化活力。依托乡村振兴讲习所、乡贤联谊会为载体,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人”推荐等活动,组建乡贤讲师团和乡风文明评议团,积极传播慈孝文化、耕读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古贤”影响“今贤”,以“前贤”感化“后贤”,营造乡风文明成为村民自觉行为的新风尚。二是“项目引资”工程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以乡愁乡情为联系纽带,开展“千贤百企助百村”活动,招引乡贤项目回归、资金回流和技术回援。出台完善加强招商引资、支持浙商(缙商)创业创新等实施意见,理顺乡贤回归项目推进工作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开设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便利乡贤回到家乡投资,为家乡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同时,积极运用“世界缙云人”微信群、缙云发布等平台,定期发布项目需求、投资需求和人才需求等信息,为海内外乡贤回报家乡提供第一手资料,搭建起引资引智互助桥梁。三是“招揽贤才”工程点燃智力带动引擎。通过将培育乡贤组织列入县对乡镇(街道)综合考核内容,形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推进的乡贤统战工作格局。依托通报会、行业协会、异地商会、校友会、海外社团等各类聚贤平台,绘制好“乡贤人才地图”,构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乡贤“智库”。四是“正道讲和”工程维护乡村秩序稳定。充分挖掘“草根优势”,吸纳热爱家乡事业的乡贤支持并参与到邻里纠纷化解中,创新“乡贤+人民调解”“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工作模式,成功打造32多名乡贤加入的“正道讲和团”调解队伍[7],多元化解社会矛盾,提升了人民调解员的社会公信力。五是“公益助善”工程集聚社会公益正气。通过组建“乡贤联盟”“乡贤志愿服务队”,让乡贤当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主导力量。鼓励、引导乡贤们通过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扶持产业发展、孝亲敬老、公共服务、挖掘保护文化遗产等实际行动,参与家乡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道路修建、奖学金助学等等公益事业和同步小康建设。

1.3 对景宁县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与分析

振兴乡村,一个题中之义就是科学发展乡村经济。针对劳动力大量流出导致农村发展内生力缺失等问题,通过设立“乡村人才超市”等乡贤数据库、万名乡贤助千村工程、“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等方式吸引乡贤回村,反哺桑梓的各项事业建设,激活乡村发展新的“动力源”。乡贤群体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思路、充裕的资金和技术,通过以乡村项目建设为载体,帮助村里投资、引进或者推进项目工作,积极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创办特色和亮点产业,可以有效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破解乡村发展“瓶颈”和难题,多途径为村民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工作岗位,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并能够持续不断增长,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造血因子”。

2 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与途径

丽水各地激活乡贤“细胞”是化解乡村治理危机并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通过“乡贤+X”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乡村治理方式得到不断创新、乡村生产生活环境获得持续改善,取得成效显著。

2.1 “乡贤+文化”,涵育乡风醇厚人心“风向标”

2017年广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20396.25亿元,全区财政收入仅为2604.21亿元,面对特色小镇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财政资金支持捉襟见肘。这就要求广西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金融利器,创新投融资模式,开拓多层次投融资渠道。目前,广西特色小镇建设面临如下投融资问题。

要从文化建设角度助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可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掘与传承“古贤”精神遗产。中国古代乡贤积极推行以儒家为主的社会价值观,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12]。在当代,乡贤化身为熔铸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力量和重要支撑。各村应基于当地历史,充分挖掘和保护本地留存的古贤族谱,整饬和修缮被旌表的乡贤祠堂,探寻历代先贤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先进事迹和家风家训,“发思古之幽情”,以便当代人瞻仰和效仿。并借助多样化的平台和载体将“古贤”遗产化为弘文励教的精神资源,尤其是融入到幼儿、小学等蒙学教育的相应读物和文化活动中,让扎根乡土的古乡贤的嘉言懿行潜移默化地积淀、渗透于村民的集体心理之中,内化为凝聚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二是培育和凝聚“今贤”文化。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冲击下,不少乡村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解体。但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社会的架构没有完全坍塌,乡村社会中错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依然广泛存在于乡村之中”[13]。今天的乡村并没有失去“乡土”特质。扎根于本土、活跃于各行各业的“今贤”,是独具人情味和亲缘性的文化人物和精神偶像,对当下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护与改善,依然起着不可或缺的规范与引领作用。通过强化乡村振兴讲习所、农村文化礼堂、乡贤文化馆、乡贤文化长廊、乡村家族宗祠、乡贤好故事征文、出版新乡贤丛书、拍摄乡贤专题片等系列乡贤文化阵地建设,多渠道强化对乡贤文化放射效应的宣传弘扬,以故土乡情来吸引激发乡贤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乃至支持,使其成为涵育乡风、敦化民风、醇厚人心的精神力量。三是学习汲取他乡的乡贤精神。当前倡导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并非受限于当地是否有古乡贤,而在于对贤人或者精英群体的敬仰与期待,在于营造尚贤、用贤、爱贤的乡风民风。因而,对于那些缺乏古乡贤遗迹或历史记载的村落,亦可以向其它地区学习汲取古乡贤精神,将其化为建设本地美丽乡村的实际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地扎根在乡村的沃土中。

2.2 “乡贤+项目”,助攻桑梓发展经济“动力源”

景宁畲族自治县鼓励乡贤反哺家乡,书写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新篇章的主要做法有“三点引领”。一是“机制引领”使乡风家风文明呈现新面貌。景宁制定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如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遏制办酒铺张浪费指导性办法、红白喜事参考操作流程、畲汉群众红白喜事菜谱等机制,并通过征集家训家规、家风故事及开展“道德模范、畲乡好人”巡讲等主题活动,逐渐形成了文明和谐、勤俭节约的乡村新面貌。二是“民宿引领”为家乡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景宁成功打造了一批“有故事、有情感、有品质”的精品特色民宿,2018年1-9月,全县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248.52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1.6亿元[8]。“乡贤们”为景宁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如,乡贤河北地质大学副教授吕科建将清代诗人严用光300年故居改造成的“如隐·小佐居”民宿,让厌倦城市喧嚣的人们回归大自然放松身心,先后荣获“浙江省首批白金级民宿”(丽水唯一、全省仅6家)[9]和“中国首批最佳民宿”(丽水唯一、全国仅12家)[10]荣誉称号,带动小佐村村民增收近200万元。三是“网格引领”为村中社会治理构建新支点。针对域外流动人口监管难、纷争多发的困境,景宁在“全科网格”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全国12个省市县景宁人相对集中地,依照“1+1+1+X”模式组建起18支乡贤“域外网格”队伍,由异地商会会长担任网格调解队长、驻会党支部书记担任指导员、商会秘书长担任专职调解员,吸纳97名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干部等担任“域外网格”法律顾问[11],承担起平安综治、便民服务等五大类16项治理协助事项,形成了“普通事件网格内化解,疑难矛盾反馈县内流转处置,日常事项域外网格信息平台互动处置”的县内县外联动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经济基础较稳固、法制意识较强、威望较高的外出乡贤的作用。同时以“集中培训+远程辅导+专门指导”模式,定期对“域外网格”调解员开展法律、咨询、调解等业务培训,促使各网格调解员知格情、明重点、能处置,推动问题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初始。

2.3 “乡贤+治理”,嵌入乡村担任善治“联络员”

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并不是要废弃现有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而是旨在进一步完善既有的正式制度[14]。深得乡民认可的乡贤参与乡村事务,具备一种非官授或继承的内生性非正式权威,有利于架起化解“乡政村治”下“村两委”与村民的冲突与对抗引发的治理危机的桥梁,跨越政府纵向治理能力“不及”和村民横向自治能力“虚化”的沟壑:既可嵌入当政府主导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时担任联络员、宣传员乃至“红娘”,又可作为地方民情民意的汇聚者和代言人,发挥着特殊的“外交”作用。通过成立乡贤理事会、担任乡村管理机构顾问、挂职“村官”等渠道,乡贤参与村务民意传达、决策咨询、协商讨论和民主监督,能够促使乡里的不同声音、意见得以公开表达,激发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增强乡村共同体意识,促成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决议得以出台和执行,提高决策和基层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实现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善治。

2.4 “乡贤+调解”,调处息争亲邻融洽“解铃人”

针对乡村常见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将乡贤调解纳入乡村矛盾调解体系内,发挥其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充当好协调村务矛盾的“解铃人”,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乡贤调解之所以能够根植于基层地区并在基层的矛盾纠纷调解实践中经久不衰,主要得益于大众对传统乡贤文化中调解功能的借鉴,并通过自发成立“正道讲和团”“乡贤帮忙团”“调解室”“宗亲会”等亲善性组织增进乡贤对调解的介入。乡贤调解主体灵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当村民因老人赡养、子女教育、普通债务、交通事故及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等引发纷争时,由当事双方均信任的、有一定权威性和感召力的乡贤出面担任调解主体,既能够及时调处息争,又维系了乡谊和团结,促进了乡里秩序的亲邻融洽。

2.5 “乡贤+公益”,反乡哺农增进情感“耦合剂”

为强化乡村社会的协同治理,乡贤还可以发挥自身亲和力、自由度等天然优势,肩负起乡里公共事务“领头雁”的重任,有组织有计划地成立各类组织,化为凝聚乡村公益事业的“耦合剂”。依照年龄段、兴趣爱好差异,组建如老年人协会、名人名家书画协会、健身协会、舞蹈协会等各类服务性、公益性社会组织,增进村民情感交流,唤醒村民内心的精神归属感。基于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各类特色、专门项目,成立如现代农业种子研发、粮食高产创建、有机蔬菜栽培、特色珍稀水果综合开发、畜禽良种养殖等合作社,强化并规范村民合作共赢的意识与能力。面对乡村事务不同类别,保障与修缮乡村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电力供应系统、信息与通讯设备、环境保护设施、防灾减灾设施、文体活动场地、医疗保健场所、乡村教育教学设施、奖教奖学机制等建设项目,设立公益基金和助善机构,开展公益捐助、志愿服务,夯实建设美丽新乡村的各项事务,激发和凝聚乡村共同利益意识。

【参考文献】

[1]丽水市委统战部.2018年全省统战工作亮点回顾 —— 丽 水 篇 [N].浙 江 统 战 ,http://www.sohu.com/a/290516974_120027686/2019-01-21.

[2]张煜欢,应欣睿.“华侨之乡”的“中国年”记忆[N].中国 新 闻 网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9/02-10/8750383.shtml

[3]章一聪,黄倩倩.如何进一步增强治水合力?青田推行流域河(湖)长制改革 [N].浙江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5647496427234299/2018-07-11.

[4]章智慧.青田“生态投资项目超市”引来侨资16.5 亿 元 [N].浙 江 新 闻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951348/2018-5-29.

[5]青田县府办.青田县侨联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称号系全市唯一 [N].丽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lishui.gov.cn/zfzx/qxdt/201809/t20180906_3363573.html/2018-09-06.

[6]丁小伟,叶浩博,刘斌.百余个项目到位资金80亿 缙云乡贤”建功”民营经济 [N].浙江新闻 ,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lsnews/201811/t20181126_8839701.shtml/2018-11-26.

[7]缙云县司法局.缙云县司法局“乡贤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N].丽水市司法局 ,http://sfj.lishui.gov.cn/zwgk/sfdt/201807/t20180717_3285316.html/2018-07-17.

[8]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委员会:《景宁县积极组织名宿业主参加等级名宿申报工作[N].丽水旅游,2018年12月12日,http://lyj.lishui.gov.cn/zww/xxdt/lydt/201812/t20181212_3518722.html。

[9]景宁县旅委办公室.景宁“如隐·小佐居”民宿获评全省首批 6 家白金级名宿榜单 [N].丽水旅游政务网 ,http://lyj.lishui.gov.cn/zww/xxdt/xsdt/201801/t20180122_2723261.html/2018-01-19.

[10]景宁县旅委.景宁县“如隐·小佐居”再夺“中国最佳民宿”称号 全国仅 12 家 [N].畲乡景宁旅游 ,https://mp.weixin.qq.com/s/acxjUJJltTv31Gq1WcLnOQ/2018-07-18.

[11]景宁县民政局.景宁县积极探索县域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 [N].浙江省民政厅 ,http://www.zjmz.gov.cn/il.htm?a=si&id=8aaf801567ac18600167ceb5d78c00b3/2018-12-21.

[12]胡彬彬.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5-05-21(011).

[13]郭超.用乡贤文化滋养主流价值观——访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N].光明日报 ,2014-8-15(002).

[14]颜德如.以新乡贤推进当代中国乡村治理[J].理论探索 ,2016(1):21.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10-0183-03

项目课题: 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批规划立项课题(浙党研[2018]6号文,编号为:ZX20245)。

作者简介: 刘燕峰,中共缙云县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三农问题,电话15857873631,邮箱zjlslyf@126.com

标签:;  ;  ;  ;  ;  

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与途径-基于对丽水市几处典型案例地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