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论文_蒋高峰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论文_蒋高峰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学 蒋高峰

教学情境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际的背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致,增强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服务于生活实际的理念,从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情境作为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符合儿童理性认识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但课堂教学情境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激发兴趣、提升思维的同时,又在“占用时间”甚至“搞乱课堂”,运用得不恰当,就会让人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效率低下。许多公开课情境丰富,表演精彩,但一堂课下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情境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就中学数学教学的情境设计的原则作如下探讨。

1.实际性的原则

新颖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往往最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教学情境时要遵循实际性的原则。尽量避免学生不了解的,与学生无关的一些问题。对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加以收集、整理,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一幅漫画上有三个同学在对话,第一个同学说:“昨天,我们一家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买门票共花了34元钱。”第二个同学说:“哦,那你们家去了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呢?”第三个同学说:“真笨,自己不会算吗?成人票5元每人,儿童票3元每人啊!”最后画外音:“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他算算吗?”学生一下子被这样一个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境吸引住了。

2.针对性的原则

情境设计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核心,直奔主题避免东拉西扯,牵强附会,不得要领。设计的情境应尽可能反映知识的正迁移,尽可能减少学生思维的混乱,更应避免对学生情感,品德的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平面的基本性质”的问题情境: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下面的问题吗?(!)为什么测量架等用来支撑的架子大多是三脚架?(2)为什么只用一把锁就能把门固定?(3)怎么简单地检验教室的地面铺的平不平?通过这一系列有针对性问题的思考,使“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探讨和理解在贴近教学目标而富有激情的氛围中逐步深入。

3.情感与趣味性的原则

教学情境 的设计,不少人只注重‘境’的设计,而往往忽视了‘情’的考虑,‘情境,情境’,只有有‘情’的‘境’才能吸引住人。教师面对的是心理稚嫩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喜好与爱憎,他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主,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情趣,符合学生的爱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热情,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能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学习行程方面的应用题,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追击问题:我军追击撤退的土匪,在我军到达匪窝时,土匪已离开5小时,已知土匪队伍每小时撤退4千米,我军每小时行进6千米,只要追至离土匪1千米时,就可以向土匪进行开火。问我军从离开匪窝到向土匪开火需要多少小时?在何时才能向土匪开火这一悬念下,学生情绪高昂起来,对问题的解决也就迫不及待了。

4.思考性的原则

思考性是数学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情境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富有启发性、探索性和挑战性。使学生乐于产生联想,乐于思考。当然难度要适中,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太容易了,学生会产生轻视和厌倦心理;太难了,学生会无法入手。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5.简明性的原则

设计的教学情境应尽可能简明精悍,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不得要领,不要过于冗长或“铺张”,一节课也不宜有太多的教学情境。情境应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去设计,为教学服务,不应让情境喧宾夺主。如在‘收水费’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在情境设计中,从“节约用水的意义”到“水资源的污染”,“环境的保护”等等,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情境来感受实际,让“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成了这堂课的主角。由于情境涉及面广,用时过多,结果后面时间不够,真正主角“水费怎么收”草草走过堂,造成很多反映慢的同学来不及理解和掌握。

6.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学情境的设计也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宜跨度过大。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使问题的探究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使学生产生“拾级而上,步步登高”的感觉,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在学习“解简单的高次方程”时,设计情境:老师:同学们会解下面方程吗?(1)x+3=0, x2 -1=0 (2)(x+3)( x2 -1)=0 (3)x3+3x2- x -3=0这样学生就能够顺利理解将简单的高次方程化归为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求解的重要思想方法。

总之,中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得好,可使学生如沫春风,清新自然,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育教学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作者:蒋高峰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论文_蒋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