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研究论文_汤敏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T导引;抽吸;引流;肺脓肿;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014-02

Clinical study of CT guided aspiration and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bscess

Tang Min. First Oeople's Hospital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uining 62901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moke analysis under CT guidance to attract flow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absces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60 patients with lung abscess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30 patients, giv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pumping attract flow under CT guid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T guided by pumping attract flow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abscess treat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T guidance; Suction; Drainage; Lung abscess; Treatment effect

根据有关资料,肺脓肿的致病原因为多种病原菌造成患者出现肺部化脓感染[1],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上治疗肺脓肿的传统方法为内科治疗[2],具有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长,且疗效较差的显著缺陷,随着我国的医疗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治疗效果被临床医学广泛认可,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确诊为肺脓肿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岁±5.4岁(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7岁到65岁不等),其中男性肺脓肿患者38例,女性肺脓肿患者2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布情况如下所述:出现高热者38例,出现低热者20例,出现咳嗽者60例,出现胸痛者28例,将研究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比率和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以及观察指标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常规进行止咳治疗和化痰治疗,抗感染治疗以及体位引流治疗等,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进行治疗,术前常规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等检查,术前6小时禁食,采用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患者的病灶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进针路线进行穿刺治疗和对症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菌药物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评定指标

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3]分为治愈(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CT复查无脓腔,腹部扩张良好)和好转(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CT复查脓腔缩小范围超过50%)以及无效(CT复查,脓腔缩小范围小于20%,临床症状仍然存在),其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脓肿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胸痛,体温异常等,得不到合理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研究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和常规的治疗进行肺脓肿的对比治疗,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值得一提的是,本组患者在进行抽吸引流治疗之前,均采用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从而明确了患者的肺部解剖结构,为最佳的穿刺进针路线的合理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进行CT增强扫描能够帮助手术医师掌握患者的脓肿壁的厚度以及脓液量,为进一步的抽吸引流治疗,以及术后的并发症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平,孟凡堰,肖昆等.38例CT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治疗肺脓肿临床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7(43):109-111.

[2]宋凯锋,王美凤,华承良.CT引导下肺穿刺抽吸、冲洗治疗外周肺脓肿15例[J].中国医疗前沿,2013,11(9):312-313.

[3]史歌,樊勋.CT引导下肺脓肿引流术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12):916-917.

[4]董理珂.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肺脓肿18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1):202-204.

论文作者:汤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研究论文_汤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