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如何强化中学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思想教育论文,新时期论文,功能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它和其他行业一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各级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说:“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而且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当今“商海”的喧嚣,“钱潮”的涌动,各种思潮相继而来,使政治课教学增加了难度。在我国,可以说一代青年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道德素养,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深浅、多寡,制约着他们能否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甚至可以说决定着我国的政治方向和前途。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学的教学活动中,政治课教学一般占总教学时数的6%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本文试予探讨之。
一、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政工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在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识教学搞得比较好,多数教师能够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也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较弱的问题。不少政治教师对概念、原理等书本知识讲得多,研讨和解决学生的各种实际思想问题较少。就是说,作为政治课教师,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还不强,统一学生思想认识的职能发挥得不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学校内部来讲无外乎两个:一是一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把政治理论课作为“副课”对待,把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推给党委,团委,政工干部和班主任,没有认识到政治课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对政治课教师进行应有的培养和教育;二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在各级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还缺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部分政治课教师的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下政治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在一些学校,政治教师党外化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政治课质量的提高。
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级都非常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而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学校首位的工作。学校领导和政治课教师应正确认识政治理论课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把政治理论课看作是向学生系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当前,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确认识和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是政治课所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只是完成了教学过程的浅层目标,只有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才算是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完成了政治课教学的深层目标。而这一任务绝非那些低水平低素质的教师所能够圆满完成的。所以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强化政工意识,切实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增长思想政治工作的才干,成为合格的中学政治课教师,方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
二、采取灵活方式,理直气壮地进行政治理论教育。
政治课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任何统治集团都是按照本阶级的思想体系和本阶层的观念形态来树立人的社会理想和行为规范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学的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质就是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当前市场经济风起云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资本主义社会高科技革命的兴起,这一系列新的变化,使许多教师和学生有了很多新想法。作为政治课教师,如何利用政治课教学,消除学生的思想疑团,认请国内外形势,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局面,奋发学习,无疑也是一个新的问题。一名政治课教师,如果政治功底不厚,就会人云亦云,不知所措,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理论导向。这就要求每一位政治教师,要有政工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理直气壮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当前形势,恰当地宣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史,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弘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政tgmi观念。
现在,仍有一些政治课教师慨叹政治课难教,政治理论教育难做。部分学生对政治课心不在焉,或不愿听、不愿上,存在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理论教育难度大,这个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方法不对头有关。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否认设立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他们只是不愿接受“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灌输,不适应“注入式”、“填鸭式”的满堂灌方法。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更希望建立和遵循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一是要学会与学生搞好心理融通,采取拉家常、谈人生的方法,增强师生双方心理的调适度及融洽度,消除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以人教人”“以德带德”,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敬而受教”;二是要学会民主教学,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及现实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观点产生怀疑,提出一些疑问,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允许和欢迎学生提出质疑,并在与学生的相互交谈、讨论中,澄清他们的糊涂认识。对学生暂时想不通的观点不能强加于他们,要允许他们有一个主体内部消化的过程,并应努力给学生创造内化的条件;三是要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电教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与现实,采取让学生上讲台搞学科知识讲座、组织时事政治学习小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等等形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课堂色彩,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突出正面教育。
在政治课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我们的成绩要讲,问题也要讲,甚至有些时候要把问题讲透。政治教育课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上的实际问题。在讲社会主义时,既要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要讲现实存在的种种弊端;对建国以来的成就要大胆肯定,大力宣讲;对于历史失误要客观分析,正确进行引导。讲党风和社会风气时,要分清主流支流,不能有意无意地把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夸大渲染,哗众取庞。例如:高一的政治课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我们过去只讲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互助关系,现在讲市场经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三资”企业,人与人之间却存在着经济和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寻找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答案,不能抛开我国的实际,空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握分寸和导向,要通过大量的正面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既认识到我们国家前进道路的曲折性,又能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前途的光明与远大,同时也能体会到个人前途的美好,从而给学生注入应有的精神力量,使其牢固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政治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的不可动摇性。
四、立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政治课
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之所以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政治课教学的内容不合学生的胃口。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了没用”或“用处不大”,不能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不能适应他们思考人生思考现实的需要。如:向国外出租土地、合办“三资”企业,干部经商,文人下海,上学自费,择业自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仅靠书本,难以找出现成答案。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对教材本身进行适当的改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从培养和树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目的出发,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越能打动和吸引学生。因此,政治理论课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面向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面向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面向学生个体与群体的思想实际,切实增强社会现实因素的含量,并能够凸现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可感性和可操作性,要能富有说服力地回答学生们的各种疑问,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现象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帮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和认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如在讲民主、人权、政党、制度等有关现象时,要特别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法去阐释,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知识可以由外部灌输,信仰则不尽然。政治理论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灌输和教育,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一些中学生反映,他们当前所受的思想教育在家庭方面是溺爱和低层次的,在学校方面是单调乏味的,在社会方面是空头和片面的。的确,当前的政治课教学理论性较强,实践性,现实性较差,教学过程处于封闭状态,经院式教学倾向严重,缺乏与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沟通与交融。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书中曾指出:“当唱些政治高调,多注意些极平凡的但是生动的、来自生活的、被生活体验的共产主义建设事实。”政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帮助他们深入工厂、农村、部队、机关、街道、学校进行社会调查和考察,广泛开展为社会服务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我国国情,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使他们正确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脉博,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政治热情,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我们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目前学习和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遇,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强化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