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科技人才政策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人才政策为比较对象论文

海南省科技人才政策比较研究
——以江苏省人才政策为比较对象

于 欣 三亚学院管理学院

摘要: 随着国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科技人才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针对,总书记于海南省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讲话的内容能够发现,其对海南省的建设有极高关注度。提出“海南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重要指示。本文基于海南省人才政策的现状,通过与江苏省科技人才政策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海南省的科技人才政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海南省科技人才政策问题的优化,提供一些必要的建议,使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充足数量并且能力优秀的人才,为海南省的建设问题作出良好贡献。

关键词: 海南省;江苏省;科技人才政策;比较分析;政策优化

一、海南省科技人才现状与人才政策的必要性

海南省自1988 年建省以来,作为经济特区发展已经有了将近三十年。对于人才事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建设。尤其在人才的问题上,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各级领导部门都作出了极大努力,甚至于在2008 年之时将人才建设的工作提上了日程,明确于文件字样中,2009 年底,全省人才总量约79.8 万人,年均增长约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 122 人,在人才的带动下很多重点项目得以在海南省落地生根,并为经济腾飞奠定良好基础。相比于大多数省份的人才发展变化,海南省在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可圈可点,并且取得的成绩同样值得骄傲,不仅有3 人成功入选到“千人计划”中,甚至有6 个人进入到整个海南省高层次创业人才的代表中去,侧面看出海南省整个地区对于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2012 年,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总量达1.78万人,这一万多人中,有比较多的人才进入了国家重要岗位中去,不管是杰出人才,不管是在专业技术还是工作贡献上都不同程度的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不管是从人才比例还是人才增长率上看,海南省人才变化呈现上升趋势,科技人才的队伍在逐步壮大。截至2017 年底,在整个海南省当中,人才数量有将近三十万人数,在这三十多万人当中,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才数量与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变化。其中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最多,占三万多人。获得的国家级荣誉的科技人才也越来越多,这是人才的荣誉,也是海南的荣誉。

地区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的企业规模与数量。而企业发展变化又依靠于人才的贡献,所以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同人才的数量联系在一起。当然在日益增长的人才数量影响下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快速变化着,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来讲,海南省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求着其在人才的需求上高于其他内陆地区,所以相比较而言,海南省的人才缺口量比较大。现在的人才总量仍不足以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需求。所以,人才政策的推进势在必行。2018 年海南省在人才的计划中做了详细要求,主要包括对海南省人才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机制,针对于人才的发展方向以及管理方式都做了具体要求,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起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抓教育。建议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队伍中大力开展宗旨教育,提高大家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以适时邀请相关专家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志进行业务培训或组织基层骨干赴专业院校进修深造等形式,不断提升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建制度。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理念融入制度、流程、规范中,注重做好制度规定的“废、改、立”工作,构建一整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齐全、职责明晰、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更加合理、规范、流畅。

究其原因:常态化的环保检查,加上自8月初以来的大厂频发装置故障,导致国内尿素整体开工率持续低位,需求面则在此时受到复合肥企业原料采购带动以及大农资公司的适量追涨或将进一步放量。如此一来,仅供需利好便有望令本轮涨价看齐1950~2000元/吨。

二、与江苏省政策内容的比较

1.人才引进

人才对于地区建设无疑是重要的,在人才数量以及贡献率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往往能够创造出极高的成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经济价值的创造有巨大作用。人才的能力引起其对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短时间内的价值创造实际商家就是成本的重要体现,所以在人才引进下能够有效缩小成本。两省在人才引进方案中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在细节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岛,又是国家重点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进科技人才应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近几年,海南省在关于人才的管理上相继出台了大量文件,不管是《海南省2018 年度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亦或者是《海南省党政机关急需紧缺人才招录公告》,都反映出海南省整个地区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其对于人才的渴求程度。首先在关于人才的培养上,其主要在利于人才发展的很多项目上进行了研发,针对科学技术方面,从国家的其他优秀发展省份引进优势产业,并在优势产业中找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将高科技技术与重点研发的项目放在发展的前端,一切从市场需求,从国家发展的大角度出发,对人才进行培养。在重点项目带动人才发展的前提下通过人才与技术双重的发展下实现技术创新,人才能力提升。针对科技方面,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在所从事专业行业中应取得过比较有实力的成绩,或者对行业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或者是关于从业行业的看法观点等取得一定著作产权。

江苏省先后也实施了《江苏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双创计划》《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相关政策文件。重点在于以人才所从业的企业类型进行扶持划分,主要以人才自主创业以及引进两类为标准进行区别。不管是个人所自主创业的企业或是人才所存在的企业都做出了具体的条件规划。

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主要负责全国、地方性的校园比赛组织工作,在各级校园中推广足球运动。各个校园足球学校需要根据日常上课、踢球情况,与家长商量孩子未来发展之路。

从海南的人才数量来看,数量较少,而关于科技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储备不足且总体综合素质不高。

从两省从科技人才引进政策上可以看出,江苏省对人才定位与条件要求更为具体,而海南省比较含糊,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及要求,没有精确引进科技人才的具体配套标准,针对省内市场科技人才欠缺问题引进人才的力度不够。

2.科技人才机构建设

江苏省从总量来看,截止2017 年,全省建立各类研究机构2.41 万个,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究机构2.20 万个,比2010 年增加1.65 万个,增长3.96 倍,年均增长21.7%。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方面:全省各类机构拥有研发人员50.64 万人,相当于全省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120 人。经费方面: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2260.06 亿元,其中,全省科研机构投入研发经费164.57 亿元,全省各类机构科研用仪器设备原价2175.34 亿元,比2010 年增长5.56 倍,年均增长27.7%。

海南省从总量上看,截止2017 年,全省企业注册研发机构有47 个,335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但具有“四有”,有固定场所、有技术人员、有研发经费、有科研设备的研发机构只有27 个,与去年相比,增幅为3.8%,其中,有15 家是中型企业,占54.5%,12 家是中小型企业,占比为45.5%。但没有一家是大型企业,科研人员方面:共有研发人员1556 人,与2016 年相比下降14.2%;经费方面:机构经费2.68 亿元,科技机构仪器和设备原价2.05 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2%、13.4%。

从两省的科技人才机构建设来看,海南省远远不如江苏省整体建设突出,虽然各级政府对企业科技人才逐步重视,但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海南省对照全国平均水平及部分自贸区的情况,排名倒数第二,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仍在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企业的研发机构规模都不大,不具备开展研发活动的能力和基础;科技研发机构实力不够强,发展也不平衡不充分。

2.2 hsPDA组和nhsPDA组孕母疾病及产前激素应用比较 对两组孕母疾病及产前激素应用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①母亲妊娠期高血压与hsPDA相关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母亲孕期血糖代谢异常、产前感染及产前地塞米松应用与hsPDA无关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人才激励

从海南、江苏两省都已经实施的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内容上来看,两省都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方法上都使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的方式。在物质激励方面,海南省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 年)》提出,一方面给予带项目、带资金的科技型创业领军人才每人可获得100 万元的项目启动经费及其他相关补贴,对引进的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以及引进科技人才被认定为我省“百人专项”专家的,享受相关人才政策奖补待遇,对引进的科技创新团队可获得200 万元至500 万元创业启动经费。江苏省关于人才的扶持与保障措施上,较为具体,如在人才的奖励上,财政部门设置不同的奖励支出奖项,其中以五百万、三百万以及一百万等不同标准进行奖励设置,针对个人待遇要求中的生活补助也做了具体要求,为保障人才的基本生活保障,要求在创业资金中给予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的金额作为人才个人生活帮助。而对于即是创业又是创新的双创企业来讲,国家的扶持政策力度更大,给予整个团队的资金奖励高达三百万到八百万不等,其中对个人的奖励同样要求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并且不不与工资待遇相冲突。海南省对人才的扶持同样比较大,两省从权益保护和表彰奖励两方面入手(表1)。2017 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共11 项,分别为一等奖2 项、二等奖4 项,三等奖5 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共37 项,分别为一等奖:9 项、二等奖12 项,三等奖16项。不仅如此,海南还将高校、医院、园区、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引才主体作用,对引才用才绩效突出的给予必要的奖励和表彰。相比海南省,江苏省在奖项方面更为突出,2017 年度江苏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32 项,分别是特等奖2 项,一等奖12 项,二等奖118 项。2017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共49 项,分别为一等奖2 项,二等奖47 项。2017 年度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 人,获得2017 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 人。在科技人才方面,江苏省更注重海外引才与激励,具体的科技奖项方面,两省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

表1 海南省、江苏省主要科技奖项比较(2017)

三、海南科技人才政策的应注意的问题

世界各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变成人才之间的竞争,世界范围内人才的发展成为各国努力的方向,所以在大的知识前提下,人才变化越来越能够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管是国家还是各国企业对人才的安排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样成为各界积极并主动响应的问题。海南自1988 年建省以来,作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已经有了将近三十年。尽管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人才数量也不断增加。但相比其他城市,仍有很多问题与不足。

从海南的人才的分布来看,地域方面,人才分布不平衡,多于集中化。大部分的人才都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如三亚等,而相对落后的城市科技人才较少,无法提高海南整体的经济科技发展。

1.科技人才引进匮乏

自主创业和企业引进为划分标准,对人才实施分类引进措施,并对个人和所在企业同时提出了条件,使其政策更具灵活性。相比较之下对于自主创业类型的企业针对人才个人的表现以及能力做出了详细的要求。首先在创业企业的内容上要求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是现代需求旺盛的服务性企业。而关于知识产权的要求上也要高于省级以上的创业园等,所以可以看出对自主创业企业的要求比较多。在企业中就职的人才要求一般对经验要求比较多,多要求人才能力突出,经验较多。不仅关注国内市场,江苏省把吸引本土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也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

只要,当离子运动方向与磁力线的夹角(锥角)很小时,粒子就会逸出腔外。最后,粒子的约束时间,基本由粒子碰撞时间来确定。

此外,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是从调查中发现,企业人才的比例低于高校比例,明显呈现出企业人才弱化的趋势。海南省整体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所以企业的人才引进尤为重要。做好企业的科技人才引进工作,逐渐解决“弱企业化”问题。

2.科技人才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海南省的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增多,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以及社会贡献率也不断上升,整个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科技人才整体环境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岛,因地域原因,从环境建设的各个角度来看,建设程度等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建设不够系统与完善,很难吸引科技人才,海外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其次,虽然海南省政府通过搭建海口高新区、生态软件园等来促进科技人才的利用,但在人才配置上出现脱节,竞争机制较低,很多科技人才没有完全在岗位上发挥其作用,甚至出现“闲才”状况,难以支撑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平台建设。

3.科技人才激励力度不够

海南省作为国内最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又是国际旅游岛,所以吸引更多的是前来旅游观光的人,以第三产业为主,促使了整体生活成本,物价、住房等攀高,但与之相匹配的人均工资待遇却偏低,很多海南本地人仍存在生活质量不高的状况。此外,虽政府出台了很多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但由于对人才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不足,促使很多了科技人才望而却步,即使有科技人才加入,流动性也很大,也很难再一定时间内上留住人才。引才难,留才更难。

四、介于江苏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可借鉴启示

1.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

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科技的竞争等等实际上都是人才的竞争。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提升,所以人才的重要性体现日益明显。相比于江苏地区,海南省在人才的管理与培养上比较落后。人才分布不平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海南省应做到精准调研,把握人才需求关系。从人才发展的专业性角度出发,以国家整体发展的需求,省内发展前景为指导标识,针对性的提高人才修养。与此同时,应配套制定各级各类科技人才规划与需求体系,并能够通过宣传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科技人才的氛围和共识。将科技人才及海南支柱产业所需各类人才作为人才规划的重点。避免出现人才空置、人才堆积的浪费现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2.提高科技人才激励措施

江苏省在精神激励方面,以实际发展成绩为导向,将科技发展程度作为考核标准,通过对人才发展成果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考核作为人才能力与贡献的标准,实行不同等级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同时江苏省针对于人才的培养建立了法律标准,对人才的科研成果予以法律保护,实现人才产权的保护。不仅对人才的成果与能力进行荣誉表扬,更主要以资金等方式来调动人才科研信心。江苏省在人才的培养上,激励力度更大、范围更广,资金支持更丰富、更雄厚。海南省应加大财政扶持、利用财政收入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专项资金,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资源充分。海南省尽管在人才培养上还是存在不足,但是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展与改变,所以在海南省政府的扶持与呼吁下,建设成为人才强省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詹贤武.香港的人才政策及对海南的启示[J].新东方,2018(5).

[2]隋珊珊,李卉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三位一体”创新机制研究[J].企业与改革管理,2015(10).

[3]高冉晖,张玉赋.江苏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研究——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特区经济,2015(5).

[4]娄伟.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9).

[5]朱军文,沈悦青.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4-0473-03

基金项目: 2018 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研究方向项目“海南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研究”(ZDYF2018248);三亚学院“一师一项目”校级专项科学研究课题“民办高校高级人才引进机制研究”(USY18YSK026)。

作者简介: 于 欣(1986-),女,汉族,辽宁丹东人,硕士,海南省三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培训与开发、管理沟通,创新创业研究。

标签:;  ;  ;  ;  ;  ;  

海南省科技人才政策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人才政策为比较对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