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论文_陈耿旭

浅析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论文_陈耿旭

陈耿旭

身份证号码:445202198808043035

摘要:作者主要从事废水、废气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及施工。本文主要从有机废气的危害及来源、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现代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危害及来源、传统的处理方法、现代处理的方法。

伴着涂装产业、石化产业、运输产业以及印刷产业等不间断地进步,有机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也愈来愈严重,极其严重影响到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成长。如今这些企业大多都存着在排放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再加上有关的部门监管不严等原因,使有机废气尚未经过处理便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应该增强对有机废气的处理力度,提高有机废气其处理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在有机废气处理这方面,慢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并且或得了一定成就。

一、有机废气的危害及来源

相关人员都知道,有机废气对人体及动植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来源于不同行业有机废气所具有的毒性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有机废气其对人体危害如下:苯类的有机气体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高浓度的苯蒸气能够造成急性中毒身亡。多环芳烃具备着强烈的致癌特性,属较为严重的污染物。苯酸类的有机气体会是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全身中毒。腈类的有机气体能够造成呼吸问题,并且有窒息死亡的可能。硝基苯破坏神经系统,影响脏器功能。有机磷化物会造成血液中胆碱脂酶的活性降低,出现功能性神经系统障碍。在各种各样的硫化有机物中,高浓度的硫醇也许会有致命的可能。高浓度的含氧有机物环氧乙烷能够导致人死亡。

二、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2.1 热破坏法

这种方法在处理有机废气上面有较为广泛的使用,并且是很多学者注意的对象。该法较合适用在低浓度的有机化合物处理当中,原理是使用火焰的燃烧把有机废气分子实施破坏分解,一般可分为催化燃烧和直接火焰燃烧这两种工艺。当中直接燃烧工艺比催化燃烧工艺耗时长,主要取决于所运用的催化剂。为此,在投资方面上的费用也比较高。近年来,很多学者探究以陶瓷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系,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2.2 液体吸收方法

经过使用液体吸收剂来吸附有机废气达到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通常被称为液体吸收法。但有机废气溶解性通常较差,所以该使用也大大受到了限制。为了能够提高吸收的效果,经常会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及液体石油类物质,从而形成乳液体系。因依照相似相容原理,有机废气更加容易溶解于石油类物质。近几年以来,有些人对环糊精为有机卤化物吸收液实施了探究,由于环糊精不但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而且无毒不污染,并具备着比较好的解吸率,可以反复使用,这充分达到了节省资源的目的。

2.3 吸附方法

该法最为主要是使用含有细孔结构的吸附体来对有机废气实行吸收,这些吸附体通常内表面积较大、对有机气体的吸附率也较高、价格便宜。吸附方法优点是:在清除有机废气的使用方面也较成熟、净化彻底。缺点:设备要求较高,流程也比较复杂。目前吸附法主要使用在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的处理上面。

2.4 冷凝方法

在不同温度之下,有机化合物含有着不同的饱和蒸汽压,使用该特性便可以把气态的有机污染物经过冷凝从废气之中分离出来。通常冷凝过程能经过降低温度或提高压力来实现。这种方法处理有机废气净化效率虽高,但其条件较为苛刻,所以能耗大、运行费用也较高。所以该法经常跟其他方法联合使用,用以回收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现代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

伴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离子体分解法、脉冲电晕法等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逐渐出现。

3.1 脉冲电晕方法

该法是经过在高电压上面加上一个脉冲电压,因此在常压常温之下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产生氢氧根离子、氧离子、高能电子等等活性粒子,然而对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实施氧化降解,因此达到净化有机废气的目的。实验证明,在常压常温情况下,此法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成效。

3.2 光分解发法

使用光能把气态有机污染物实施氧化分解处理法即是光分解法。如今探究较火热为光催化降解技术,研究证明,大多数的有机废气分子均可发生光催化分解。但该法受催化剂的影响较大,为此尚未能够使用到工业生产中。

3.3 等离子体净化方法

等离子体净化法即是经过使用高能电子射线来对有机废气当中各个组分实施裂解、电离、激活,因此把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改变为无害产物实行回收使用方法。该方法是近几年以来,国际上极有希望的、进步比较快新技术。

3.4 微波空气净化法

这种方法经过微波解析不仅仅大大地缩小了解析时间,并且有效降低了能耗。该法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可在国外已有了成功的案例。

3.5 电化学氧化法

该法是使用电极降解废气之中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有机物在阳极氧化降解,最后转化成无害物质。该法主要分为两类:电化学产生的活性粒子把污染物实行转化;污染物分子在电极表面直接被氧化。如今,成对电氧化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3.6 膜分离法

其主要包括:膜基吸、气体膜分离和蒸汽渗透收法。膜基吸收法即是在有机废气处理的过程当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膜分离方法具有耗能低、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有机物回收率高等优点,并对非极性和极性的有机污染有机物都可以有效的清除。

3.7 生物处理方法

其实质是附着在滤料介质之中的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之下,使用废气当中的有机成分为氮源和碳源,并且把有机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生物质和无机盐等少污染或者无害的物质。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吸收法,即是生物过滤法微生物附着生长于固体介质上,废气经过由介质构成的固定床层时被吸收、吸附,最后被微生物降解和营养物配料及其微生物存在于液体之中,气体中的有机物经过跟悬浮液接触之后转移到液体中而被微生物所降解。生物处理法具有较少形成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设备简单等优点。

3.8 光氧化分解方法

一般光分解气态有机物是光照在催化剂的作用之下让气态有机物分解。光氧化分解方法处理有机废气其原理是在特定的光催化剂和一定波长的光照的作用下,H2O分被解成-OH,有机物被-OH氧化成HO2、CO2等无机物。光催化氧化法不仅副产物少,并且可以把有机气体无机化,可该技术如今还没得到商业化使用,因为其存在着催化剂难以固定、催化剂的失活,并催化效率极易降低等问题。

结束语

在我国有机废气处理是影响着大气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业高速进步以来,人们排放到大气当中的有机气体不管是量或是类,都出现了质的变化,环境治理不容缓慢。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从源头着手,减少有机气体的排放,这就需经济、节能、高效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所以在传统处理方法上面,研发出新颖的处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 唐运雪.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及前景展望[ J ].湖南有色金属,2005,21(5):31-35

[2]刘畅.吸收法治理合成革有机废气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3] 李云路,李建军,孙国萍.生物滴滤池中废气有机物的生物降解[J].微生物学报,2005,32(2).

[4]李红军,江莉,段晓军. 生物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2008,35(10):80 - 82

论文作者:陈耿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浅析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论文_陈耿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