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对策研究论文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对策研究论文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对策研究

蔡风涛,黄丽梅,王慧峰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摘 要: 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人性的积极方面,比如积极、乐观等向上的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行为自控度差、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等学习倦怠现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进行有效性干预,对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学习倦怠;职业院校;干预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力支持的,同时也是国家实现国家高等教育普及、提升国民素质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受到高度重视,职业院校的学习倦怠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遵循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侧重点是如何矫正心理问题。它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学生倦怠心理问题的发生,也不能提高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潜质。

要改变当前高职学生对待学习的心理状态,就不能遵循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以积极心理学融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了解和剖析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缓解和干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通过了解他们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成因,找寻干预对策,对于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 积极心理学及学习倦怠概述

心理学家在20世纪末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1]。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主张用开放、欣赏、赞美和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的能力或者潜能。积极心理学核心内容侧重于积极乐观的体验、人格特质和积极的心理素养等。积极乐观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方面。研究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快乐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这些因素对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并且能够提升个人心理能力。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此刻我是在一个很大很长的房间里,两边各有一排床,有的床中间用帘子隔开。房间的右边是护士站。如果我没猜错,这里肯定是无畏派的人生病或受伤时来的地方。一个护士从写字夹板上方抬起头来看我们,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耳朵上打那么多洞的护士。一些无畏派的人自愿做一些传统上由其他派别来负责的工作,毕竟,无畏者每次受伤都长途跋涉去市中心的医院看病很不划算。

杨丽娴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缺乏学习动力,在学校、老师、家长及周围大流的敦促下不得不为之时,产生厌倦、疲乏、沮丧甚至一蹶不振的心理,导致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2]。此类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消极的学习心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滋生厌学情绪、自我效能感低等问题,影响其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水平。

地方性高职院校面临高层次教师缺乏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研究、学术活动开展等方面存在极度不足,所以职业院校要深入开展人才引进,加大师资投入,从而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引进优秀人才、聚力学院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发展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教师职称晋升途径,提升教师幸福感,防止教师的流失。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资金管理,鼓励教师进行校企科研合作、企业顶岗锻炼,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二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诱因

(一) 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的大环境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被趋利主义价值观所影响。学生只看重物质及眼前的利益,逐渐对知识积累财富的兴趣度降低,日常只注重兼职、做微商、创业等思想意识,导致学生学习、上课反而成为次要的,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混个毕业证的思想。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求职及就业后薪资、工作环境及社会的认同感比较低,使学生不愿意从事职业院校的学习,从而产生消极怠学的心态。

(二) 院校原因

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不断扩招,学生的录取分数低,本身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足,学生的自律性不足,对学习的兴趣度低。随着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剧、网络小说等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的事物,导致学生产生上课精神不足、旷课等现象的发生,导致课程跟不上;另外农村生源多,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家庭的影响氛围,让学生对职业成就和学业的期待较低,产生了“及格就好,不行就退学”等较低的学业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

(三) 家庭及个人因素

由于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受地域影响,加之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备、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局限,以及周边企业的合作办学不理想,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教学技能训练较少。在教育教学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产生了重大冲击,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学生上网时间普遍增长,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但是教师对于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获取量、接触新事物的能力等如果低于学生接触速度,将直接降低学生对于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兴趣度。另外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大部分课程讲授还是沿用“多媒体+PPT”或“粉笔+黑板”的形式,如果这种形式的授课方式的课程设计单一,对于这种单纯的讲授环节专业教师课堂互动、课堂教学环缺少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于课堂授课的兴趣度很低,导致学生产生课程的知识获取度降低;在管理方面专业课教师对于课堂管理不严等导致课堂缺乏积极向上、竞争有序的学习氛围。以上情况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出现。

三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职业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现状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度明显低于高层次院校的学生,在求知欲望方面不足;另外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层次、就业环境、就业待遇方面比较差,而学生对于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方面期望度比较高,面对学长的就业情况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为自卑感、心情低落、焦虑、厌学、逃避问题、求知欲低、看待问题能力不足等。容易表现出不易适应环境、自我认可度低、择业自卑感等问题。

(二) 职业院校现行的心理教育方式

1922年6月22日,《致梁实秋》:“校订增广《律诗底研究》,作《义山诗目提要》,又研究放翁,得笔记少许。暇时则课弟、妹、细君,及诸侄以诗,将欲‘诗化’吾家庭也。”[2]38

试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脸盘或腿围大了一圈,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如果在唐朝,你必定欢喜雀跃。可放在崇尚“精瘦”的当代,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件“恐怖”的事。可是偏偏就有不少人“喝水都要变胖”,以至于时常饿着肚子质问镜子中的自己:我这是肿了吗?

2.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大部分职业院校由于缺乏心理教育资源,师资配备不够及投入力度不够,大多数辅导员没有心理咨询师证书或者未经过系统的心理学学习。转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转变成了日常普通的德育教育,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的管理模式[4]

Wilson & Freeda指出,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译者在将源文转换为目的语文本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解释和阐释等认知活动,译者运用语言和认知思维活动尽量贴切地把源语信息对等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使两种不同语言中所包含的隐喻内容相互映照对等映射[5]。就语言符号(概念、本体/喻体)而言,翻译中的语义转换,首先接受翻译规则和条件的制约,隐喻翻译只有保持语义内涵的不变才能达到隐喻的功能对等;然后接受其他可能影响到翻译的因素的制约,如意义、结构、语境、文化等。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且教育形式单一化,对于存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才提供咨询与矫正服务,但此模式治标不治本,缺乏预防措施,需要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常态化、碎片化的教育模式,联合各系辅导员及班主任力量,针对全体学生的采取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另外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

作为学校机构,需要严格遵循学生教育的规律,开展积极有效的育人工作。基于大数据时代,相关院校需要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通过加大师资投入,利用暑期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充分利用日常教学时间,开展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能力提升,通过以老带新帮扶,快速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指导、技能大赛、集体备课、评课说课等方式,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堂的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我效能感。

易非突然觉得一阵难过,为自己的弟弟要娶这么一个女孩而感到难过,庸俗、浅薄、贪婪、自私自利……从本质上来说,李倩倩是配不上向南的,可是,她现在怀孕了,易非突然感到非常内疚,自己为什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当妈在实施这个陷阱般的计划时,自己怎么没想到过要阻止她呢?马上觉得自己是眼睁睁看着妈挖了个大坑,把向南的后半辈子埋了。

四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干预对策

学习倦怠是学习心理的消极表现之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业成就,进而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人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5]。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创建合适的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知心理,提高学习渴望度,增加学习关注度,学会自我调节、高效乐观的学习。

1.单一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

(一) 结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培养乐观和积极的心理资本,克服学习倦怠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合积极心理学核心内涵,整合学校相关的要素和教育目标,矫正学生的消极学习心理,培养提高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实现防治结合的目标[6]。具体实践中,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为主导,辅导员及班主任为辅。利用学校各个媒介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将积极心理学教育常态化、潜移化,以班级、专业为组织形式进行积极心理的辅导与训练,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个人品质以及班级的整体班风、学风,提升学生乐观和自信的心理资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克服学习倦怠。

(二) 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求知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增加求知投入度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基于本校现状、联合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 结合积极心理学核心知识结构,拓展日常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努力将积极心理学融合到心理健康宣传、心理课程、心理咨询三级教育体系中[3]。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健康教育、日常学生管理、学生活动相结合,为学生人格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全面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建立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心理学知识系统培训,形成教育、课程、管理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模式,将集中教育变为日常碎片化的潜移默化教育。通过开设心理素养课,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职业咨询、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着重培养大学生勇敢坚持、喜爱学习、希望信念、自制力等积极性格品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信心,使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强化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

(四) 加强教师队伍层次建设,提升学校教学活力

目前与我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医院有20余家,培养率达30.08%。学校还将临床实习与推荐就业有机结合,形成了以临床实习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实习就业一体化体系,与10多家单位建立校院联合就业基地。

完善教师科研队伍管理,鼓励教师选拔优秀在校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与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项目,在项目研究中学习、在项目研究中答疑解惑,从而提升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兴趣度,鼓励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深入教学一线的结合点,全方位提升学校学生科研水平和学习兴趣度。

(五) 创新管理形式,搭建智慧化校园,提升学生的校园幸福感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学校需要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和知识获取途径,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学校可以投入智慧化校园建设,将心理健康咨询、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纳入智慧化校园建设,形成一网多点的综合管理模式,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实现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尤其存在旷课、不按时就寝、单亲家庭等因素的学生信息及时推送给辅导员,辅导员有重点性地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引导、帮扶,做到对问题学生“精准化”管理,从根源解决学生学习倦怠因素。

优化学校服务保障建设,从宿舍文化建设、食堂文化建设、后勤保障等多方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服务育人的精神,创新学校管理育人模式,从生活上关爱学生,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幸福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 以新媒体为学生思想导向,建立学生课外兴趣平台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平台相继出现,新时代大学生活跃在新媒体上的人数爆发式增长,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评论、观看视频等信息活动。学校可以通过智慧化平台建设,融合学生比较活跃的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引导。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宣传部门都应该建立本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相应各二级院系需要建立本本院系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学生管理教师需要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通过官微发布学校的特色教育活动、正能量文章等,以及搭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板块,从正面主动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官微平台开设视频专栏板块,各系自成特色,根据本系学生特点,上传学生感兴趣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人文、行业发展、就业、求职等视频,从而引导学生从韩剧、星剧当中走出来,使之开始关注本专业的发展、自身职业方向、人文素养知识等教育视频,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智慧教学平台(如慕课、蓝墨云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置课前预习内容、作业等形式以平台统计学习困难、问题,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在课上讲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设置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减少课堂“低头族”“睡觉族”现象。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增加校内实训基地实践环节,通过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得方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开展校企合作教学,通过学生深入企业岗位实践,结合理论所学解决企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专业职业感和求知欲,从而在学生心理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拓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校内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广度和深度,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情感、意志和品质的培养有深刻影响[7]。学校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社团发展,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业技能比赛、晚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活动体验。组织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赛、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积极兴趣。

总之,当前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要取得实效改善,必须融合积极心理学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教育为职业教育的提供了发展性的教育思路,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至此,基于电动汽车出行充电道路的道路简化模型便已经完成。该模型通过实时交通信息,确定充电站间的预期行驶时间,将无限复杂的道路交通网络化简为由少数带有权值的线段构成的道路简化模型,并自动排除了拥堵路段。当不计充电站信息时,从B到F的最短路径很明显就是图3中红线所示路径。在计及充电站时的路径规划也简化了很多。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321-327.

[2] 汪明春,张丽霞.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干预对策[J].教育探索,2011(06):143-144.

[3] 肖艳双,徐大真.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88-92.

[4] 杜学敏,杜敏佳.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谈大学生德育新途径[J].思政教育研究,2016(04):98-101.

[5] 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5(01):82-85.

[6] 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113-1115.

[7] 熊伟娥.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01):100-104.

本文引用格式: 蔡风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2):248-25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2.087

基金项目: 2019年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9AJY067);2019年度山东省就业创业研究项目(19SYB032)。

作者简介: 蔡风涛,男,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标签:;  ;  ;  ;  ;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